很多人認為十年後的農民將更多的離開土地,你怎麼看?

職業農民蔣大叔


十年後相當數量的農民將離開土地的狀況勢必要出現,你的看法有高的前瞻性,如今的土地確權、宅基地確權、集體資產的確權都是為土地向大戶、農場、農業合作社流轉集中做備戰,隨著我國科技高速發展,鄉村振興戰略目標的推進,三農體制的不斷改革開放,現代化農業為期不會很遠,機械化耕作水平即將佔領農業陣地,黨和政府對農業知識人才的重點培養和優惠待遇的引導,一大批有經驗有能力有技術新型農民將脫異而出,傳統的陳規陋俗,落後的經營模式逐步淘汰,農業的經營管理人員必將走上精銳化,知識化,現代化,思想觀念落後的,不求進取的,無知識無專長的必將退出農業陣營,另擇他業。


百川王佔功


我個人認為十年後的農民離開農村的人將會大幅減少,甚至不願離開農村。其原因如下:

一.十年內農村

1.現在50歲左右在城裡打工的大部分人都會回去養老,農村空氣好,消費低,落葉歸根古土情結。加之老了也幹不動了,也給兒女們安了家,絕大多數子女也不願意與父母一塊生活,辛苦一輩子也想落個清淨。

2.十年內的農村青年考上學的大學生都不願意在農村,沒有考上的年輕人在城裡創業安家的也佔大部分。

二.十年後農村

1.現在60歲以上的農村老人在十年後將去掉大多數

2.現在50歲左右的人在外風雨拼搏一生,大多身體落下一些毛病,如果在不加強保養,這部分人在十年後有一部分人會離去.在的人在十年後也只是養老幹不動了。

3.十年後的農村人將會是一部分回鄉養老的老人和沒走出去,走出去又迴流的一部分年輕人以及農村大變革吸引的新的知識新農民,那時的農民將會守著機械化、智能化,新希望的農村.可以說大變革的農村會讓城裡人羨慕嫉妒恨。


歲月見證159332286


十年後,農民離開自己的土地,就當前社會發展看,我認為十年後農民很有可能離開自己的土地,到底啥原因?

第一,現在普遍進行新農村改造,好多村莊都搬離原來的村莊,這樣一來,種地大大不便了。

第二,搬到新村後,乾淨整潔的街道,為了衛生和安全起見不允許曬糧食。這就讓老百姓感覺種地大大不便,慢慢也就不願種地了。

第三,老齡化問題明顯,年輕的子女大都在外上班或者打工,老人們在家種地體力跟不上,使不了農機器具了,這也是農民慢慢退出種地舞臺的根本原因。

第四,現在的農民的思想和技術跟不上時代的步伐,仍是按部就班的種那幾樣經濟作物。現在需要集約化種植,需要一部分有技術有頭腦的年輕人出來對農民的土地進行承包。只要承包費老百姓滿意,這個路子會很好走。

第五,現在在我們這裡,已經有一部分人開始承包老百姓的土地了,效果還不錯。

目前社會發展的趨勢就是這樣,願我們的老百姓能得到更大實處,更好的解決目前他們面臨的三農問題。





湖西鄉村故事會


十年後,將有更多的農民離開土地,離開農村,這是大勢所趨,必然結果。這是因為:

一、小農經濟的生產模式,逐漸退出歷史舞臺。小農經濟,每家只有三畝五畝土地,或十畝八畝土地的,投入高,產出低,且不能實施機械化的操作。在這種情況下,農民種田,只能解決溫飽,不能提高生活水平。為了提高生活水平,改變貧困命運,這樣條件下的農民,必然放棄農業,離開土地,逐步融入城市,追求好的生活,

二、根據我國土地承載力,農業人口嚴重過多,不僅造成農業勞動力的巨大浪費,而且難以發揮土地效益。發達國家的農業勞動力,只佔總人口的2%至7%,而我國農業人口,卻佔40%以上。有網友測算,在全部機械化的操作的情況下,一個農業勞動力可耕作500畝以上的土地。我國如果在保留一部分小農經濟的前提下,每個勞動力只按耕種100畝土地計算,有2000萬農業勞動力就足夠了。如果加上農業勞動力附屬5個人口,那麼,在機械化的操作和半機械化的的情況下,全國有10%以上的人口,既1億多農業人口就足夠了。因此,減少農業人口,是大勢所趨,歷史客觀發展的必然過程。

三、有網友在網上公佈,我國目前小農經濟生產模式,仍佔60%以上。假如我國保留30%的小農經濟生產模式,將有30%的小農經濟逐步消失。這也是十年內將有更多農民離開土地,離開農村的重要因素。


琿春徐飛768


先用講故事的形式說說將來農民越來越少的好處?

本人從事農村工作三十多年了,國以民為本,民以地為食,食乃命之源,土地出萬物,萬物養眾生。農民之所以叫農民,就因為農民有了土地。土地是農民的命,農村是農民的根,,在這裡,我先說兩個例子,湖北大冶農民侯安傑,租地1.96萬畝,以種糧食為主,號稱湖北糧王,還有其他經濟作物,年淨掙400萬元,同樣也是湖北京山農民劉若崢,租地1290畝,主種糧食,也有其他經濟作物,年淨掙100多萬元。能種兩季的都種兩季,提高複種指數。兩人的畝均收益,似乎很不一致,這是為什麼?兩人都有用機械化,僱工加自己種。劉若崢總收入不如侯安傑,但畝均收入就高一些了。兩人的收入都不錯,原因在於種地多。曾經媒體連續報道了江西一些地方爭著租田種的情況,導致租金猛漲,由100元、200元、300元乃至400元一畝,都有人租,到400元的租金,每畝一季還能掙個二百來元。無論是侯安傑、劉若崢,還是江西的租田戶,都是種田大戶。

如果說,農村想種地的人越來越少,為什麼這些人卻恨不得種得越多越好?

  這是因為,當一個農民只種一畝田時,即使種兩季,也僅夠養活自己。一畝田,種水稻,畝產千斤,每斤以一元算,是1000元。一般計算,一個農民一年的自用糧是800斤(除自食外,還要餵雞、鴨等),可出售200斤,收入是200元。種一畝田的成本,如種子、水費、化肥、農藥等的成本大體是400元,不夠,就還要加上一季越冬作物,如油菜,淨收入大體是三、四百元,再用這個錢去貼補水稻投入,最多還有點鹽巴醬油錢。所以,只有一畝地時,兩季的產出,僅能養命,要想再有其他支出,就沒錢了。這一畝田,只能算口糧田。如果再增加一畝田,農民就不需要再扣自用糧,全部用於出售,扣除幾百元的成本投入,淨收入就有了七八百元。再增加的田,可以稱為商品糧田,越多收入越好。這是一個粗賬,大體可讓人看出端倪。

我國是一個十四億人口的大國,要知道以我國的人口基數來算,既便農村只餘20%的人口也還有差不多3億農民,以我國總共18.2億畝耕地來均分,到時候3億農民每人也只6畝地,一個家庭以4人計算,每個家庭也不過區區20多畝耕地,而你知道像美國一個農場主能管理多少耕地?據悉,中國的耕地,大體有三分之二屬於中低產田。雖然說如今的農民很多已不再種田,可要知道這相對整個農村的農業人口來說還是不足影響到農業生產的,隨著農業生產率的提高,機械化市場化的運作,難道還想要我國七八億農民天天守著家家戶戶的一畝三分地?這樣的農村何談致富?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國家非常重視農業的基礎性作用,國家鼓勵並提倡的“農民的出路在於非農化”,“農業的出路在於工業化”,“農村的出路在於城鎮化” ,農村要發展就需要農民越來越少

一、隨著經濟社會和技術的進步,我國農業發展由傳統農業加速向現代農業發展,表現在:1、生產要素加速集約化,2、生產要素加速市場化,3、生產手段加速科技化,4、產業經營加速一體化,隨著中國科技力量不斷的提升,一些農業生產方面已經不大需要勞動力,僅憑一臺機器就能完成,因此從事農業的勞動力過多,勞動力大量的剩餘就只能夠像其他方面轉型。

二、廣大農民進城從事非農產業,城鎮企業進村從事農業產業化,形成工農業交融發展,農業的收入不如工業的收入高,現在越來越多青少年為了謀求一份更高收入的工作而步入城市從事工業或者是服務業。

三、由於農業集約,程度明顯提高,設施農業成為農業增效新途徑,農業增產將更多依靠科技支撐。農業產業鏈條不斷拉長,產業化經營成為基本經營機制,目前我國從事服務業的人數最多,並且服務業人數量持續增加,這也從側面說明了我國不但邁入了工業大國的行列而且還向著服務業大國行列發展。這些都能說明社會不斷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數都有上升。

四、當前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我國農業發展離不開走出去,一是利用國際先進的農業技術,改進我國農業生產,二是利用國際市場提高我國農業發展的競爭力,三是合理利用國際市場,補充國內糧食生產的短缺。

我們的祖國有著光明的前途而這離不開每一箇中國人的努力!







山中寫客


農村十年後肯定有新的變化,一是要合鄉變鎮,合村變社區,散戶遷進社區居住點,農民由個體經營土地逐步過度到種植大戶手中或農業專業合作社規模種植的模式,但土地所有權不會變的,仍然個人所有,二是農民逐步走向老年化,不能種田,農二,三代又在外上班,打工,又不願回鄉種田,農民的田只有流進合作社,三是農村機械化作業,個人的力量跟不上,只好把田流轉大戶或合作社,四是先進科技種田農民老模式跟不上,只好流向合作社,

以上這些是農村農民在十年前後,或許更長的時間會有更大的變化,農民終就要離開土地的,變為新型農民。也就是新三農中新式農民。


王則純


十年後,農民將要更多的離開土地,為啥呢?這是正常現象,衡量一個國家的發達程度,主要看這個國家的工業化、城市化發展水平如何。

中國現在還是發展中國家,農業人口的比重比較大,要走向發達國家,必然要走工業化發展,城鎮化發展兩條路,也就是發展第二、三產業。


以後的農業發展方向非常明確,要走節約型,規模化發展之路。大力推廣私有農場,機械化操作。說白了就是要把農民零散的土地出讓給農場主,讓其規模化種植,統一管理,統一銷售農產品。這樣一來農業生產的勞動力會大大降低,生產的利潤將會大幅增長。農業生產需要的人口數量減少,農民也就不必要呆在農村。

農村最終要走城鎮化發展的道路。上面已經說了,發展二、三產業是一個國家走向發達國家的趨勢。農民進城必然帶動第三產業的發展,不要說你啥都不會,進城幹嘛呢?第三產業大家都知道是服務業,城鎮人口多了,餐飲、娛樂、住宿、交通運輸等等都是農民可以參加的職業,而且利潤也不比種田低,所以說城鄉一體化的發展趨勢是農民的出路。



農民的發展前景大家現在就應該有個底,以後只會有少部分人種地了,大多數人將走的是第二、三產業。只有這樣農民才能有美好的未來。


農人李哥



做自已想做


這要分兩種情況來分析。


一種是自然環境差,土地貧瘠的山區,這種情況會越來越多。因為一個農民在這塊土地上創造的價值會遠遠低於他在城市創造的價值,如如果人為設置障礙,一方面造成了勞動力的低效,加大了政府對這些地區的財政支持。另一方面也加劇城市勞動力的短缺,延緩城市化的進程。人員流出後,為政府對這些地區重新規劃提供了大的空間,減少了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成本,為規模經營農業提供了條件。若是農民自願流出,應當鼓勵。

二種情況是自然條件好,土地肥沃,交通便利的地方,情況就截然相反,這裡的農民是不會輕易離開土地進城生活的。因為土地能為他們生產出大量的糧食,他們會打工種地兩不誤。這些地方都實現了機械化,種地也不累,家裡有個人照看著就能完成全部作業。再者,這些地方的土地有升值空間,大家都是有更多的期待,不會為一個城市戶口放棄自己的期待。即便子女進城入學掏高價,也不會任性離開自己的土地。

所以說,要理性看待農民的合理流動,不能把農民的流動妖魔化,農村的土地不會荒,農村的土地有人種。


河洛夢話


10年之後農村的地誰來種?誰願意種?

因為現在在農村種地的這些農民年齡普遍在60歲以上了,10年之後就是七十歲以上了,這個年齡不僅幹不了農活,還需要別人伺候。

現在在地裡勞作的都是60歲以上的“老農民”

我在河南南陽農村。今天的農村,年輕人25歲以下在讀書上學的,只要讀個大專及以上,學成後將來斷不會回農村種地,甚至連南陽這個城市都不會回。

25歲以上沒讀個好大學的,一般都外出進廠打工了,或者在城市裡做個小買賣謀生,那收入是在家種地的幾十倍。

50歲以上的工廠都不要了,大部分全國各地打游擊似的做零工,或者建築裝修行業,建樓修路。

60歲以上的連建築行業也不要,只能回家種地。

現在是這些60歲以上的農民支撐著我們的整個農業生產。這個群體,扳著手指算一下,他們剛好是上世紀40、50年代生人,改革開放大潮來臨前農業生產的主力軍。等於他們種了一輩子地,年輕時候種地,老了接著種,面朝黃土背朝天一輩子。

沒辦法呀,年輕時候不興幹別的,都是種地謀生。現在興打工,人又老了沒人要,只能種地。都知道農業是個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但也不能讓地荒著,慶幸的是農業機械化減輕了一部分體力勞動,不然累死也幹不完。

年輕人還願意脫鞋下地麼?

20年後這一代人幹不動了,地誰來種?讓現在40歲的在工廠打工的人種地?我覺得可能性不大。撇開微不足道的收入不說,這個苦恐怕也受不了吧?

我們政府一直在說農村土地流轉,一直在說合作經營,一直在說種地大戶,一直在說規模經營,事實呢?我們村周圍前幾年想第一個吃螃蟹的幾個種地大戶,種的大棚蔬菜,都是搞四五年,撂下棚子跑路了,血本無歸。

有在外面發財後,因為情懷,國家又有政策,回家創業試試的,結果鎩羽而歸。

有不搞大棚,流轉幾十畝土地種土豆的,都是土豆成熟期不要了,因為算一下賣的土豆剛好夠出人工錢。

我們村,以前在打工大潮興起的時候,村上好多年富力強的都外出打工了。有兩個年輕人,三四十歲,他們不出去,還對種地抱有一絲幻想,種自己的和村上出去打工了的一家子的地,二三十畝,這些地幾乎都不要租金,種土豆、西瓜。每次到種植和收穫時,親戚朋友拉好幾車人來幹活,搞了兩年,被鬥敗了,也出去打工了,地讓別人種了。

不排除有跟著農業種植髮家致富的,但都是鳳毛麟角。種地發家了都可以上央視《致富經》了。

現在有些 人家不想種地了,把地流轉給別人,有的一畝地想要1000元租金,現在行情不好了還想要800塊。租金加上農藥化肥種子及人工機械成本,流轉過來經營一畝地成本在1500元以上。

在河南種什麼能畝收益達到2000元以上?

20年後即便農戶個體經營都不再種了,一個村子的莊稼地流轉到一個兩個人的手裡,誰願意做這兩個人去承包經營這些土地?

把有農業情懷的人拉過來再坑一次?把外面發財的鄉紳騙回來再抖擻一次家底?

離開收益談農業,門都沒有。沒有收益就留不下人搞農業。

怎樣提高農業收益?這又是一個讓人頭疼的老大難問題。

離開收益談農業都是耍流氓,農業不是公益事業

河南是個人口大省,又是個勞務輸出大省,又地處中原,和北上廣深周圍的城市不一樣。北上廣深個個上千萬的人口體量,不管周圍農業城市種大米還是蘿蔔白菜,不愁賣不出去,幾千萬人張著嘴等吃的呢,大城市消費水平還高,還能賣個好價。河南周圍的新一線城市也就鄭州武漢西安,這幾個大城市周圍都讓幾個產量產菜大縣包圍了。堆天湧地的蔬菜,吃不完。種小麥玉米這種糧食作物又不掙錢,還沒有附加值。即便種蔬菜,附加值也不多,畢竟不同於茶葉、無公害水果,隨便包裝宣傳一下附加值就上去了。中原地區消費水平有限,賣的貴就沒人吃。

糧食作為基礎農產品,麵粉漲一毛,麵包就敢漲一元,但又不能把種地弄成一個公益事業,眼前看來只有增加種植補貼來得更實在更現實些,不管是黃箱補貼還是綠箱補貼,只要不違反WTO 規則,大力補貼種植戶,才能留住種植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