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题难倒一群大学生背后的深度思考

晚上休息时,微信群里突然冒出了一个学生家长的求助:

三年级数学题难倒一群大学生背后的深度思考

学校运动会上,小青、小力和小磊都参加了1500米赛跑。

小青:“跑步时,我和小力相距260米。”

小磊:“跑步时,我和小力相距150米。”

求解小青和小磊相距多少米?

看到这个三年级的数学题目,我的第一反应是:运动会男女同赛?可能是一个场外,两个场内吧。

由此,脑洞大开的我得出了如下结论:

这是一个三角形求边长范围的问题。假设他们三个人在三个点,其中两个点距离第三个点分别为260和150米,那两个点的距离可能是110到410之间的任何一个数字。

题主在此时画了这么一个图出来,暗示答案应该是410或者110。

三年级数学题难倒一群大学生背后的深度思考

恰在这时,另有一人出现,对话如下:

第一回合:大神“大学生在这里,不问我?”“这么简单,这个就是两个答案的”

三年级数学题难倒一群大学生背后的深度思考
三年级数学题难倒一群大学生背后的深度思考

第二回合:大神“我带过培训班,我能不知道?”

三年级数学题难倒一群大学生背后的深度思考

第三回合:路人甲“用作业帮app对着题目扫一下,答案就有了”

大神“你这是胡思乱想”

三年级数学题难倒一群大学生背后的深度思考

第四回合:大神“你没必要表现的想法很多”

三年级数学题难倒一群大学生背后的深度思考
三年级数学题难倒一群大学生背后的深度思考

第五回合:大神“这是数学,不是脑筋急转弯,其实你错了”。

三年级数学题难倒一群大学生背后的深度思考
三年级数学题难倒一群大学生背后的深度思考

对话到此结束,我陷入了沉思:三年级数学题难倒一群大学生,这个锅谁来背?

学校教育想一想:数学能力培养是不是拔苗助长?

进入小学一年级开始,小朋友们便有了数学课,而且是主课之一。笔者上小学时,数学课本上经常会有一些思考题。每学期开学初,我便会逐个攻克,以此为乐,往往学期未过半,题目基本全部做完。

现在的数学课本难度远远超过我们当年,其中也有一些思考题,连我这个大学生都回答不出。

教辅机构想一想:数学课外辅导是不是为虎作伥?

搜索网络,“小学生题目难倒一票大学生”的内容铺天盖地。翻开各种小学教辅用书,奇葩题目更是不胜枚举。

很多家长小朋友表示深受毒害。我的小侄女现在就读小学三年级,对数学畏之如虎,开学摸底考试数学仅46分,爸爸妈妈轮流辅导她,结果爸爸气得胸闷,妈妈气得一天吃不下饭。

学生家长想一想:孩子思维培养是不是全面严密?

我们在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时,既要通过反复的数学计算培养孩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也要通过“一题多解”、“一事多写”、“一物多用”等方式,培养孩子发散思维能力。

学校更倾向于前者,而作为家长的,则要在后者多给孩子以开导。拿开头争论的这道题目来说,因为题目条件过于简单,学校给的答案可能就是两种,但是作为家长,可以给的答案应该有很多种。

办法总比困难多,这种破解生活难题的理念智慧,家长应该从小就让孩子理解和掌握。

❖ 作者介绍❖思齐爸爸,80后文青一枚,现居江苏无锡,有特别正经的职业,业余时间喜爱写文,公文熟练,软文撩人,评论犀利。漫漫人生路,懂你悲欢,知你冷暖。喜欢就关注我吧,这样我就可以每天陪在你身边了。Biu!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