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接不接受移民,在日本是個尷尬的問題呢?

夏日消消氣


過去在日本的便利店買東西,不時可以看到店員胸前佩戴的名牌上寫著漢字,那多半是打工的中國留學生。現在,便利店裡卻常會碰到來自東南亞、膚色更深的店員,日語還不是很熟練,給客人鞠躬的時候,不像日本人那樣先彎下腰,而是先點一下頭。


這些留學生和外來勞工,多半是在日本短期工作,如果想長期定居日本,還不是那麼容易,因為日本目前並沒有清晰的接受外來移民的政策。


儘管長期飽受少子化和人口老齡化的困擾,嚴重缺乏勞動力,但是否接受移民,在日本仍然是個諱莫如深的話題。

整個2018年,日本國會一直在爭論這個問題。執政的自民黨希望,今後5年能從國外引進34萬人從事基本勞務工作。說起來,這不過是每年引進六七萬人而已,但仍然遭到議會中其他黨派的堅決反對。


有意思的是,一向被認為保守的自民黨,最願意引進移民增加勞動力,而自稱“革新派”的一些在野黨,反而堅決反對接納移民。不少呼籲日本“改革開放”的媒體,也同樣明確表示不接受外國移民。這樣的悖論,或許是“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的最好例證吧。


無論政客們以什麼原因反對移民,日本現在已經到了不得不正視勞動力嚴重短缺的時候了。2018年,日本全國的新生兒數量為92.1萬人,比2017年減少了2.5萬人。與此同時,日本當年死亡人數為136.9萬。也就是說,僅2018年一年,日本就減少了44.8萬人。隨著老齡化和少子化的加劇,以後每年“消失”的人口恐怕還會繼續增加。

按照目前的政策,每年只准許數萬人進入日本短期勞動,但不歡迎他們成為移民定居日本,這個國家的勞動力問題真是看不到什麼解決的希望。實際上,現在即使放開移民,日本勞動力市場的吸引力也已經大不如前了。30年前,中國改革開放之初,我剛去日本時,打一小時工幾乎相當於國內兩個月的工資。現在,中國發展日新月異,日本的薪資水準與中國相比早已不再有競爭力了。因此,在日本便利店打工的外國店員,也變成了以越南和其他東南亞國家的留學生和勞工為主。


按這樣的趨勢,再過一些年,即使日本熱烈歡迎外國人去工作,恐怕也沒有多少人願意去了。

日本走過的路也告訴我們,未來的國力競爭,很大程度上是勞動力活力的競爭,因此要提早規劃老齡化時代的勞動力和移民政策。一個國家的“移民魅力”,既體現了軟實力,更對未來的“硬實力”至關重要。


夏日消消氣


日本長期單一民族國家,對於接受外來民族肯定十分排斥,而且很明顯會去日本傳統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