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間市歷史沿革

河間市歷史沿革

河間市是河北省轄縣級市,由滄州市代管。位於河北省中南部,滄州市西部。總面積1338平方千米。總人口83萬人(2012年末)。全市轄7個鎮、13個鄉(其中1個民族鄉):瀛州鎮、米各莊鎮、景和鎮、臥佛堂鎮、束城鎮、留古寺鎮、沙河橋鎮、故仙鄉、黎民居鄉、興村鄉、沙窪鄉、西九吉鄉、北石槽鄉、果子窪回族鄉、詩經村鄉、郭家村鄉、時村鄉、行別營鄉、尊祖莊鄉、龍華店鄉。市政府駐瀛州鎮曙光中路,距北京市198千米。

地處冀中腹地,地勢自西南向東北漸低,平均海拔8.9米。子牙河、子牙新河、古洋河從西南流入。年降水量561毫米,年均溫12.4℃。是河北省糧、棉、油基地。有豐富的石油、天然氣和地熱資源。(北)京九(龍)鐵路和106國道、滄(州)保(定)、河(間)定(州)公路過境。建有白求恩戰地手術紀念館。、

秦置武垣縣。漢高帝時置河間郡,隋開皇十六年(596年)於武垣縣改置河間縣。郡、縣均以河間為名,蓋因其境處於兩河之間而得。據《讀史方輿紀要》稱:“郡在滹沱,高河之間,故曰河間。”宋置河間府,元為河間路。明、清均為河間縣。1946年建河間市,1947年撤市為縣。1990年10月撤縣設市。

1996年,河間市面積1333平方千米,人口約73.9萬人。轄7個鎮、11個鄉、1個民族鄉:灜州鎮、景和鎮、臥佛堂鎮、留古寺鎮、束城鎮、沙河橋鎮、米各莊鎮、北石槽鄉、西九吉鄉、西詩經村鄉、行別營鄉、興村鄉、時村鄉、沙窪鄉、果子窪回族鄉、故仙鄉、郭家村鄉、尊祖莊鄉、黎民居鄉。市政府駐瀛州鎮。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河間市常住總人口757581人,其中:瀛州鎮98732人,米各莊鎮53926人,景和鎮28334人,臥佛堂鎮44137人,柬城鎮46734人,留古寺鎮31313人,沙河橋鎮40018人,故仙鄉35254人,黎民居鄉42261人,興村鄉51931人,沙窪鄉31749人,西九吉鄉30227人,北石槽鄉22108人,果子窪回族鄉47591人,詩經村鄉28658人,郭家村鄉25761人,時村鄉27247人,行別營鄉36960人,尊祖莊鄉34640人。

2002年,河間市面積1333平方千米,人口約76.27萬人。轄7個鎮、11個鄉、1個民族鄉,9個社區、615個行政村。市政府駐曙光中路18號。

2005年,設立龍華店鄉。調整後,全市轄7個鎮、12個鄉、1個民族鄉。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河間市常住總人口810306人,其中:瀛州鎮115387人,米各莊鎮56577人,景和鎮29338人,臥佛堂鎮48986人,束城鎮51390人,留古寺鎮32419人,沙河橋鎮42451人,故仙鄉37463人,黎民居鄉45289人,興村鄉54933人,沙窪鄉34840人,西九吉鄉29449人,北石槽鄉22294人,詩經村鄉30036人,郭家村鄉26700人,時村鄉25209人,行別營鄉39834人,尊祖莊鄉36391人,龍華店鄉29126人,果子窪鄉22194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