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民族復興·英雄烈士譜」堅持平原游擊戰的抗日英雄——孔慶同

在華北軍區烈士陵園裡,一位抗日英雄長眠於青松翠柏之中,他就是冀中第8軍分區司令員孔慶同。在華北軍區烈士陵園管理處工作16年的史料室副主任婁月說:“孔慶同烈士犧牲小家,顧全大局,在民族危亡時刻挺身而出,進行艱苦鬥爭,他的英雄事蹟和愛國精神值得每一個人學習。”

孔慶同,1912年出生,河南光山人,192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春,光山縣建立中共地下黨組織,成立了農民協會,年僅15歲的孔慶同參加了農民赤衛隊。不久,共產黨領導的這支農民武裝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25軍,孔慶同任司號員。

1934年11月,紅25軍遵照中央指示,退出鄂豫皖根據地,進行戰略轉移。抵達陝北時,孔慶同已經成長為紅軍營長。

1937年,孔慶同作為年輕的指揮員,離開延安,到天津中共中央北方局工作。他在冀東豐潤縣腰帶山一帶組織黨員和農民自衛會,成立冀東第一支抗日武裝隊伍,任冀東抗日聯軍第1支隊支隊長。1938年,第1支隊擴編為冀東抗日聯軍第4總隊,他任總隊長,率部打擊豐潤、遵化兩縣的日、偽軍。

1938年7月8日,遵化偽軍保安隊出動130多人撲向鐵廠。孔慶同聞訊後立即帶隊搶先到鐵廠北邊的玉皇廟迎敵,經過約兩個小時的激戰,將偽軍全部打垮,俘獲80餘人,繳槍80餘支,戰馬35匹,給遵化的日偽軍以沉重打擊。7月9日,孔慶同等又率部出擊,兵不血刃拿下了興城鎮。他通過強大的政治攻勢,促使偽滿警察所長王生存帶手下40餘人反正。隨後,抗聯4總隊再接再厲,平息豐潤王官營一帶的民團叛亂,擴大抗日影響。當地群眾紛紛加入抗日隊伍,僅王官營就有500多人參加抗聯。4總隊在短短几天裡就由400多人發展到4000多人,改編為冀東抗日聯軍第1梯隊,轄4個總隊,孔慶同任梯隊長。

1939年,孔慶同到中共中央晉察冀分局黨校學習。1940年從黨校學習畢業,到冀中第8軍分區任副司令員。在保定一帶堅持平原游擊戰,後任第8軍分區司令員。

1942年秋天,冀中第8軍分區黨委召開緊急會議,傳達彭德懷關於“以武裝鬥爭為主,堅持平原游擊戰爭”的指示。10月20日,孔慶同帶領一個手槍班趕到河間縣左莊,對河間縣開展抗日鬥爭作了指示。由於漢奸通風報信,第二天拂曉,部隊駐地被數倍於己的日偽軍包圍。在戰鬥中,孔慶同中彈犧牲,年僅30歲。

2014年,民政部公佈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孔慶同名列其中。每年清明節,孔慶同烈士的孫女孔鳳霞都會到華北軍區烈士陵園為祖父掃墓。2015年,孔鳳霞曾陪父親孔久齡到河南省光山縣尋親。“我到光山尋親,發現革命老區的紅色教育沒丟,讓我最感動的是,時隔多年,故鄉的鄉親們沒有忘記爺爺。”孔鳳霞說,“現在我也有孫輩了,我就教育自己的孩子,爺爺傳下來的精神一定不能丟。”(記者 韓朝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