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上高級職稱的教師真的很優秀嗎?

評上高級職稱的教師真的很優秀嗎?

評上高級職稱的教師真的很優秀嗎?

一、評職稱受很多客觀條件限制,埋沒了許多優秀老師。

比如在過去很長時間裡,評職稱要考職稱英語、要有計算機等級證,對高級職稱來說還得有本科文憑,這樣一來就會把很多優秀的教師擋在高級職稱門外了。有一位八十年代本科畢業的老教師,無論學識還是教學水平都不錯,就是因為職稱英語不過關,評上講師近二十年也晉升不了高級講師。而那些晚他10年的老師都評上了高級職稱了,他還是講師,成為學院最資深的講師。直到近些年英語不再是必選項後,他才得以晉升。這樣的老牌本科畢業的教師,不可謂不優秀,照樣不能晉升高級職稱。

二、評上高級職稱的也不見得多優秀。

在學校其實也有不少留校的實習教師,他們後來通過成人高考拿到本科文憑,大家都知道,函授本科的水平有多高。但這些老師參加職稱評審有一個優勢,那就是實習老師可以不考職稱英語,而從事理論教學的老師必須考英語。最後出現了前述最資深講師的學生留校後已取得高級實習指導師了,他的老師還是中級職稱。實在讓人覺得好笑,他的學生水平已經超過他了嗎?

三、評職稱還存在很多問題。

有許多評上高級職稱的老師是比較優秀的,但是由於職稱評審過程中存大許多問題,從而降低了高級職稱老師權威性。

也就是說評上高級職稱的並不一定是優秀教師,水平和能力並不比沒評上的教師高。

評上高級職稱的教師真的很優秀嗎?

1、領導及與其走得近的老師獲得相關榮譽容易,而一線老師難以獲得省市級榮譽。

領導及其親信更容易達到評職稱的資格,也更容易獲得職稱評審指標,哪怕你再優秀,連評審資格不給你,你哪有機會評上呀?

2、職稱評審資料造假。

比如某個中學校長從來就沒帶過課,他會在學校排課時排自己,其實真正帶課的是其他老師,這樣就保證了他有了一線帶課的經歷。

比如某小學領導申報課題,本來是別人在做,領導只是掛個名,但最後領導成了課題的主持者。

比如某篇論文,明明是別人寫的,領導可以變成第一作者。

再就是發表論文和出版專著,他們完全可以通過中介讓別人代寫代發,這也成了他們的職稱評審的資本。

這些東西都是公開的秘密,你說這些人評上高級職稱,誰認可他們的能力呢?

評上高級職稱的教師真的很優秀嗎?

四、評上高級職稱可以提高待遇,評上之前很優秀,評上之後水平下降。

大家都知道,教師的工資水平受職稱影響很大,相同工齡,中級職稱10級與高級職稱7級的工資相差巨大。

10級的崗位工資是2007元,而7級崗位工資是2773,如果考慮五險一金及職業年金的差異,中級也高級績效工資也有差異,其他福利待遇中級職稱與高級職稱的差異。

整個算下來,每年收入相差1萬到2萬之間。

正因為如此,大家都要努力去爭取評上高級職稱。

為了達到高級職稱評審條件,老師們都非常努力表現,成為優秀的老師。

等到評上高級職稱後,工作熱情就會下降,不願意挑重擔,因此表現就比較平庸了。

甚至有些老師評上高級職稱後願意離開一線教學,去後勤做雜工。

免責聲明:來源於網絡,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如有問題請及時聯繫,將於24小時內刪除。本聲明未涉及的問題參見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當本聲明與國家法律法規衝突時,以國家法律法規為準。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