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美軍每個人的槍是怎麼配發的?

南少46753432


很多人都習慣性的用“武裝到牙齒”來形容二戰時期的美軍,實際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期,美軍的裝備水平並不高。二戰前期的美軍陸軍裝備水平仍然停留在一戰時期,無論是陸軍的人數還是裝備質量,都無法同當時的歐洲軍隊相提並論。二戰前美國最大的優勢是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工業生產能力,美國的工業產值佔到了世界的38.7%,只要美國將強大的工業生產能力應用到戰爭上,美軍的裝備在短時間內就能得到質的提升。

日本偷襲珍珠港之後,美國的工業生產能力開始為戰爭服務,美軍的裝備進入了高速發展階段。到了二戰後期,美軍士兵無論是單兵武器還是後勤保障,都已經穩居世界第1位。二戰後期美軍普通士兵最基礎的裝備就是步槍,美軍裝備的步槍主要分為三種,第一種是老舊的春田式步槍。春田式步槍是美國軍隊在二戰前期裝備的主要步槍,隨著美軍M1加蘭德步槍和M1系列卡賓槍的大量服役,春田式步槍在二戰後期被美軍作為援助性武器大量的運送到我國。


因為春田式步槍和中正式步槍都是仿造的毛瑟系列步槍,我國士兵習慣性的稱這種步槍為“花旗中正式”。春田式步槍的主要優點是射程遠、精準度高、穿透性強,缺點是不能夠連發,壓制性不如半自動步槍。二戰後期歐洲戰區的美軍士兵最常用的步槍是M1加蘭德步槍,美軍在二戰時期共生產裝備了400萬支M1加蘭德步槍,M1加蘭德步槍是半自動步槍,比普通拉栓式步槍的射速更快壓制力更強。

除了春田式步槍和M1加蘭德步槍之外,美軍還裝備了大量的M1卡賓槍。美軍最早研製M1卡賓槍的目的是想要用M1卡賓槍來替換掉美軍的制式手槍,但是在實際使用中M1卡賓槍成為了美軍的一種制式步槍,主要裝備於美軍的太平洋戰區部隊,和歐洲戰區的低層軍官和特種任務部隊。


M1系列卡賓槍的生產數量超過了M1加蘭德步槍,在整個二戰時期,僅原型號的M1卡賓槍就生產了550萬支,再加上M1卡賓槍衍生出來的其他幾種型號的卡賓槍,M1系列卡賓槍的總產量超過了600萬支。除了制式步槍之外,美軍單兵武器中還包括手槍和衝鋒槍,美軍裝備的手槍主要是M1911手槍,M1911手槍在二戰時期生產數量超過200萬支,美軍普通軍官幾乎人手一把M1911手槍。



美軍裝備的衝鋒槍主要是M3衝鋒槍和湯姆遜衝鋒槍,其中M3衝鋒槍在二戰時期生產了60萬支,湯姆遜衝鋒槍生產了140萬支。除了這些單兵武器之外,美軍整建制的部隊還會裝備各種各樣的機槍和火炮,以及一定的數量噴火器,而且這些部隊擁有十分充足的空中支援和炮火支援。



軍武小咖


二戰時,雖說美軍在人員配發武器上比較開放,甚至允許士兵們自帶武器,但是考慮到作戰部隊武器裝備及火力配置是有嚴格要求的,因此美軍不同兵種士兵配發也是有一定限制的,不是想用啥就拿啥。

一般來說,以二戰典型的美軍步兵班為例,共有12人,其中10個人會裝備M1加蘭德步槍,1個人會裝備M1918式布朗寧輕機槍,還有一個槍法好的會裝備M1902春田狙擊槍。

對於二戰時美軍步兵來說,一支射程更遠、精度更高,射速較快的M1加蘭德半自動步槍更受美國大兵的歡迎,畢竟衝鋒槍的射程只有100多米,只有在坑道近戰中才有優勢,甚至在巷戰中都表現不佳,因為巷戰也要經常封鎖路口,對付房頂,甚至需要穿透大量的障礙物,而發射手槍子彈的衝鋒槍很明顯非常吃力。

所以衝鋒槍一般配備給軍官們或者軍官們的警衛部隊,早期是湯姆遜,後來是M3,因為當軍官們都需要參加戰鬥的時候,就意味著戰鬥距離已經很近了,這時候衝鋒槍就可以展現其火力優勢了。

這張圖片為1944年美軍步兵連編制表,編號為57的一項,Gun,submachinecal .45,M3,只有連部有,三個步兵排和兵器排裡都沒有。

當然根據不同兵種,執行不同任務,在配備附屬武器上會有些變動,如在太平洋上執行島嶼作戰任務的海軍陸戰隊班組則會配備火焰噴射器,在歐洲戰場執行作戰任務的步兵班組會配備巴祖卡火箭筒。

除了步槍之外,美軍士兵還會攜帶手槍,只要是二級士官以上(如軍官和班長)都會統一配備手槍,其型號為M1911A1。

前面也說過,美國士兵是可以自帶槍支的,所以二等兵和一等兵的手槍都是自己搞來的,可以買,也可以家裡寄。

要知道當時美軍士兵的月薪高達30多美刀,而一直M1911才14刀,勃朗寧1935才7刀,柯爾特左輪只要2.5刀,花點小錢就可以買一把保命的手槍,真的是買不了吃虧也買不了上當,所以二戰時期的美軍可以做到人手一隻手槍。

綜上所述,二戰時期美軍是二級士官以上均配備M1911手槍,絕大多數步兵配發的是M1加蘭德半自動步槍,槍法精準的士兵配發M1903春田狙擊步槍,每個班組還要一名士兵配發M1918式布朗寧輕機槍,一般連部警衛部隊會配發衝鋒槍。


小油瓶侃歷史


二戰期間,美軍在武器配發方面態度較為開放,在保證武器轉隔壁比例不失調的情況下,比較注重士兵的個人意見,允許士兵選擇適合自己的武器。而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則是由於美軍當時的武器種類比較多,士兵的選擇空間相對較大。簡單介紹一下美軍的二戰主要單兵武器。

一、手槍

按照美軍的規定,陸軍下士以下作戰人員不得私自佩戴手槍,而101空降師、82空降師和海軍陸戰隊由於任務特殊,因而士兵允許裝備用於近戰和自衛的手槍。

M1911手槍/M1911A1手槍。該槍從1911年起開始生產,是一種點45ACP口徑的半自動步槍,由美國人約翰·勃朗寧設計,其採用槍管短後坐自動方式,7發彈匣供彈,具有結構簡單、結實耐用、性能可靠的特點。該槍一經推出,便立即成為了美軍制式手槍,並一直裝備長達74年(1911年至1985年),歷經一戰、二戰、朝鮮戰爭、越戰和波斯灣戰爭。

不過在一戰後,美國軍械局評估了該槍的戰鬥表現,並提出了一系列改進意見,改進後的手槍從1926年6月15日起投入生產,被命名為“.45口徑M1911A1型半自動手槍”,並在二戰中成為了廣受各方歡迎的軍用手槍。到二戰結束時,美軍陸軍中裝備有多達270萬把M1911手槍。

二、步槍

步槍是美軍單兵的主要裝備,美軍的步槍型號較多。其中M1903春田步槍是一種即將淘汰,但仍然大量裝備的步槍;而M1伽蘭德步槍則是歐洲戰場陸軍的主要裝備;M1∕M1A1∕M2∕M3卡賓槍則是歐洲戰場士官、偵察兵、空降部隊和太平洋戰場陸軍的主要裝備。

1、M1903春田步槍。這是一種旋轉後拉式槍機步槍,算是毛瑟步槍的變型槍,在毛瑟兵工廠的特許下,由春田兵工廠研製並生產,是美軍一戰、二戰時期的制式步槍。該槍採用M1906步槍彈(.30-06步槍彈),由容量5發子彈的彈倉供彈,用5發分離式彈夾裝彈。該槍一戰後開始大量裝備美軍,美軍雖然從1936年開始由M1伽蘭德步槍取代M1903,但由於M1步槍產量不足,因而M1903仍然是美軍裝備的主要步槍,甚至被賦予了更多的使命,包括改裝為狙擊步槍。而根據二戰期間的援助法案,大量的M1903步槍被運送到了中國,在中國抗戰和解放戰爭時期被廣泛使用,因該槍外形、長短均與當時中國軍隊裝備的中正式步槍(仿毛瑟1924)極為相似,因而被中國士兵稱為“花旗中正式”。直到如今,M1903仍然在美軍中少量出現,不過一般只用於訓練和檢閱。

2、M1伽蘭德步槍。該槍由約翰·伽蘭德研究和設計,於1935年10月定型,是一種7.62mm口徑的半自動步槍。雖然美軍從1936年1月9日開始裝備M1伽蘭德,但產量一直很小,且一直在不斷進行修改,直到1940年才變成我們所熟悉的M1伽蘭德步槍,而直到1941年美軍參戰,伽蘭德步槍的產量才開始猛增。整個二戰期間,斯普林菲爾德兵工廠和溫徹斯特公司共生產了超過400萬枝MA伽蘭德。該槍是二戰期間最著名的半自動步槍,也是美軍在二戰中產量最大的輕武器。

3、M1∕M1A1∕M2∕M3卡賓槍。1938年,美國陸軍原本想要研製一種類似於卡賓槍的肩射武器,發射中等威力的彈藥,用來替換二線部隊制式手槍。該要求被擱置一段時間後,於1940年被重新提出,選型委員會最終於1941年9月選中了溫徹斯特公司的樣槍,並於10月正式定型,被命名為“M1 0.30英寸(7.62mm)卡賓槍”,隨後開始初步裝備給陸軍試用。該槍除了原型M1卡賓槍之外,還衍生出了M1A1、M2、M3等變型槍,到1945年停產,該槍一共生產了多達600萬枝。雖然該槍具有威力低、射程近、可靠性不高等問題,但其在二戰中卻表現極佳,在歐洲戰場,該槍和其改進型M1A1卡賓槍被大量裝備給士官、偵察兵和空降部隊,而在太平洋戰場更是幾乎遍地都是,幾乎全完取代了M1加蘭德步槍。

三、衝鋒槍

美軍的衝鋒槍型號同樣很多,主要有三種,其中雷興衝鋒槍被當做臨時物資緊急裝備部隊,而湯姆遜衝鋒槍和M3衝鋒槍則在二戰中大放異彩。

1、雷興50型/55型衝鋒槍。這是美國輕武器設計者尤金G·雷興的最後一件作品。二戰開展前,美軍的衝鋒槍裝備嚴重不足,於是雷興衝鋒槍被緊急生產了十萬支,被當做應急物資匆忙塞給了海軍陸戰隊和海軍使用,當湯姆遜衝鋒槍和M3衝鋒槍被運抵前線後,雷興衝鋒槍便被從前線撤了下來。

2、湯姆遜衝鋒槍。該槍是美國研製的第一種衝鋒槍,樣槍出現於1918年,由美國自動武器公司生產,其最早生產型號為M1921型, 後來又相繼出現了M1923、M1927、M1928A1型和M1型5個系列。湯姆遜衝鋒槍被認為是衝鋒槍元老之一,在20世紀20年代成了匪徒殺人越貨的黑幫武器,因而聲名狼藉。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使得該槍出現了轉機,雖然美國陸軍裝備不多,但法國、英國和瑞典都購買了一批自用,到1941年8月,各盟國政府共訂購該衝鋒槍318900支。在美國成立裝甲部隊後,乘員急需一種火力猛尺寸小的自動武器,湯姆遜衝鋒槍一時成為搶手貨,由於湯姆遜衝鋒槍火力猛、結實耐用而深受士兵的歡迎。

3、M3/M3A1衝鋒槍。二戰爆發之後,為了滿足軍隊對沖鋒槍的需求,美國陸軍開始尋找一種性能優於M2的衝鋒槍。1942年10月,美國陸軍技術部開始推進新型衝鋒槍的研發計劃,由此開發出的新型衝鋒槍就成了後來的M3衝鋒槍。該槍主要由通用汽車公司生產,於1943年夏季開始正式投產,但由於實驗時經常出現卡殼,因而直到1943年秋季美軍才開始裝備。因其射擊時易於控制,很快便得到了美軍的信賴,後針對實戰中暴露出的問題,又出現了改進型M3A1,並從1944年底開始配發部隊使用。二戰期間美軍共生產了605664支M3/M3A1衝鋒槍。

四、輕重機槍

作為步兵的主要火力來源,美軍的輕重機槍種類同樣較多,其中勃朗寧輕機槍為班組常用裝備,而M1919A4 式/M1919A6 式重機槍則為主要火力來源。

1、勃朗寧輕機槍。最初型M1918A1式勃朗寧輕機槍(BAR)由美軍士兵在一戰中首次使用,並且二戰中該槍仍在使用。在惡劣環境下的可靠性使該槍獲得了很高的聲譽。1940年,M1918A2式投入使用。與早期型號不同的是它僅有全自動方式下的兩種射擊方式:慢速方式300—450發/分;快速方式500—650發/分;而沒有了半自動方式。兩種型號的勃朗寧機槍都被廣泛的使用。該槍是快速火力和穿透力完美結合的典範,而它最大的缺點是缺少可快速更換的槍管來減少槍管的過熱。平均每個10人班組都會裝備一支。

2、M1919A4 式重機槍。一戰結束前,美國軍械局意識到水冷式重機槍在坦克中佔踞了太大的空間,而且對快速挺進的步兵來說也太重了。二戰臨近時,軍械局待開發一種風冷式重機槍給步兵使用,於是M1919A4 式重機槍應運而生。該槍連腳架在內重達41磅,與重達93磅的水冷式M1917A1 比起來的確是輕多了。因此,與水冷式相比它更多被當做攻擊性武器,但它同樣存在確定,那便是它不能象水冷式那樣長期維持同一水平的持續火力。

3、M1919A6 式重機槍。美國正式參戰之後,隨著越來越多的部隊投入戰鬥,美軍急需要一種比M1919A4 式輕、又有比勃朗寧輕機槍更快射速的重機槍。在這種情況下,M1919A6 式重機槍誕生了。它繼承了一些M1919A4 式機槍的部件,不再有三角架,但它仍然重達32.5磅。事實證明,它太累贅而不能滿足戰場上官兵們不斷變化的要求。即便如此,該槍仍生產了43000 支。


綜上所述,美軍單兵主要以步槍和衝鋒槍為主(通常有一杆狙擊槍),班組則配備一到兩挺輕重機槍提供主要火力,下士以上軍官則配備有用於近戰和自衛的手槍。此外,以“MARK II”為主的各種型號手榴彈也是美軍的常用裝備,攻堅時美軍則配備有一定的火焰噴射器。


香茗史館


有槍任性,沒槍認命。

美國在二戰中取勝一靠正氣,二靠勇氣,三靠兵器。美國武器產量、質量和性能全球領先,部隊在戰士武器配製上的任性你絕對想象不到。


在抗戰中我們好多部隊抗日靠的是大刀、長矛作戰,分到老舊步槍的戰士就是命好了,分到大刀、長矛也只能認命。所以那時候有一首勵志歌曲是《大刀向鬼子頭上砍去》我們就是靠大刀跟鬼子的三八大蓋較量的,雖然最後贏了戰爭,贏得非常艱苦。

而亞洲戰場的裝備跟同時期的美軍裝備根本不能同日而語,簡直是霄壤之別。

二戰時期,美軍的單兵武器裝備已經得到了飛速發展。到二戰中期即1943年,美軍裝備基本實現了自動化,這一時期美軍槍械有一個明顯的特徵就是半自動和全自動武器在軍中更新,大容量彈夾普及。


在美軍中官兵等級沒有那麼森嚴,著裝也沒有非常明顯的區別,武器配備更是不分等級、因為武器不但是消滅敵人的,也是保衛自己的,生命面前人人平等,武器配備不分尊卑。

在二戰題材的影片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美國大兵關鍵時候隨手掏出手槍的場面,這個場面不是虛構的,事實的確如此。

美軍武器種類眾多,部隊儘可能讓戰士攜帶足夠多的武器,但不是誰想操什麼傢伙就操什麼,而是有組織、有紀律的。要不然登記也麻煩,清點也麻煩。

美國大兵的配備武器之一:手槍。

手槍是美國大兵必備的自衛武器,能夠發揮想象不到的作用,在二戰中,雖然武器的自動化程度有了提高,可是美軍並沒有放棄半自動的M1911系列手槍作為士兵的基本裝備。

M1911被稱為沙漠獵手,早在一戰是就廣泛配備於美軍, 在一戰中聲名鵲起,軍隊中口碑很好。戰爭結束後,美軍又根據戰場反饋的情況對M1911手槍進行了部分改進。改進後的手槍

加寬了準星,加長了撞針,縮短了扳機距離,增肌了防滑力度,加長了手握保險。

新槍於1926年6月25日被美軍正式採用,並重新命名為“0.45口徑M1911A1自動手槍”(Automatic Pistol, Caliber .45, M1911A1)。此時的M1911A1已經趨於完美,該槍在結構方面至今幾乎沒有再進行大的改動。


二戰一爆發,M1911立刻有了用武之地,變得供不應求,這款手槍不但受到美軍士兵的好評,也得到盟軍士兵的青睞。

兵工廠不得不晝夜不停生產這款手槍,到戰爭結束為止,美國陸軍一共裝備270萬支M1911和M1911A1手槍。可以說,有美軍的地方就有M1911系列手槍。美軍指揮官、通訊兵、傘兵、駕駛員、步兵、坦克兵人手一把。

讓 M1911系列手槍大顯身手的是太平洋戰場。

在戰爭中上,面對日軍瘋狂的刺刀衝鋒,手中握有M1911系列手槍的美國大兵們心裡有了定心丸,士兵們親切地稱它為貼身情人。

美國大兵的配備武器之二:步槍。

在二戰中,美國陸軍武器不少,但士兵手中最基本的配備還是步槍。但美軍士兵手裡的步槍可不是一般步槍而是半自動步槍——M1伽蘭德步槍。該槍由約翰·伽蘭德研究和設計,於1935年10月定型,是一種7.62mm口徑的半自動步槍,其後也進行過幾次改進,得到了盡善盡美的地步。


自美軍參加二戰那一天起,伽蘭德就開始跟美國大兵形影不離。

二戰期間,美國一共生產了400萬枝左右伽蘭德。

美國大兵的配備武器之三:卡賓槍。

卡賓槍誕生於二戰期間,可以說是應運而生的。1941年美國參加二戰,美國兵工廠隨即開始研製一種新式的槍械。這種槍在1941年10月定型,被命名為“M1 0.30英寸(7.62mm)卡賓槍”,此後不久開始在陸軍裝備。

該槍後來開發出好多款式,如M1、M2、M3,一共生產了多達600多萬枝。但考慮到實際需要,這款槍並不是人手一槍只有士官和偵察兵、通訊兵和戰地救護兵才配備,因為它在衝鋒,突擊的時候射程有限,


以上三種是美軍的基本配備,除此之外,美國陸軍和陸戰隊還配備了勃朗寧輕機槍和M1919A4 式/M1919A6 式重機槍,但這些槍可不是人手一槍,是以班組為基本單位配置的。

至於火焰噴射器主要在太平洋戰場上使用,配置的數量也非常有限,就不詳細介紹了。


小約翰


在二戰期間,美國陸軍一個步兵班由12人組成,配1支BAR,10支M1伽蘭德步槍。而美國海軍陸戰隊的步兵班編制幾經演變,由二戰初期的9人班到12人班再到13人班,而班組內配的BAR也從1支到2支最後是3支。美軍海軍陸戰隊步兵班配備10枝M1伽蘭德步槍、1挺M1918A1式勃朗寧輕機槍(BAR)跟1枝1903式步槍作為狙擊槍,有時班長會攜帶一枝M1A1湯姆森衝鋒槍,每名士兵還攜帶MARK II型手榴彈,為對付洞穴日軍,後來還編有一門火焰噴射器.。

每一個步兵班員額12人,配備10枝M1步槍、1挺布朗寧自動步槍(BAR)跟1枝M1903春田狙擊槍。


znnb12345


一、1911式點45口徑勃郎寧手槍。由John M.Browning發明,是二戰時期最著名的美國手槍。在西美戰爭期間,美軍普遍反映小口徑的左輪手槍威力不足,軍隊急需一種有較大威力的大口徑手槍。在這種需求下,1911式.45口徑勃郎寧手槍誕生了。Colt和Springfield兵工廠在1911—1915年間生產這種手槍,到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60%在法國的美軍士兵都配備了它。一戰後,又在扳機、撞針、握把和結構上對它進行了改進,主要是使它更輕便。在二戰期間,它只配備給軍官和班長,並不是美軍步兵的制式武器。但是禁止士兵配備手槍的條例被仍到了一邊,在前線許多士兵都擁有一把1911式手槍。



二、1903式步槍。簡稱03式,1903年被美國軍隊採用,直到1936年,它一直是美軍標準配置步槍。二戰期間,仍有許多在使用。1936年,M1 步槍取代它成為美軍標準配置。在諾曼底戰役中,它成為狙擊手的主要武器。不過,它在精度上的許多優點已被半自動和全自動武器的速度所取代。該槍又稱Garand 步槍,是美國步兵的標準配置步槍。以它的發明者John C.Garand 的名字命名。它是第一種在戰場是廣泛使用的半自動步槍。儘管它在1936年就被軍隊採用,直到1943年一直是供應不足,但到戰爭結束時,它的產量卻超過了4百萬支。M1 步槍易於分解和清潔,它的口徑、彈丸速度和半自動性能的結合提供了優於其它步槍的火力。

三、勃朗寧輕機槍。最初型M1918A1式勃朗寧輕機槍(BAR)由美軍士兵在一戰中首次使用,並且二戰中該槍仍在使用。在惡劣環境下的可靠性使該槍獲得了很高的聲譽。1940年,M1918A2式投入使用。與早期型號不同的是它僅有全自動方式下的兩種射擊方式:慢速方式300—450發/分;快速方式500—650發/分;而沒有了半自動方式。兩種型號的勃朗寧機槍都被廣泛的使用。而且在很多的電影中,你也可以見到它的身影。

四、MARK II 手榴彈。二戰期間,美軍士兵使用了許多類型的手榴彈,但主要配備的Mark II手榴彈。它為鐵鑄,外部呈鋸齒狀,利於在爆炸後產生更多的彈片。由於公認的投擲距離多為35—40碼,所以要求士兵在投彈後臥倒直至手榴彈爆炸,另在美軍步兵手冊中有一句話,所有燃燒時間在五秒鐘的引信都會在三秒鐘內燃盡,就是說得它的引信了!呵呵!這下大家明白為什麼美軍一拉保險銷都迫不及待的把它丟出去的原因了吧。


小軍觀歷史


2戰時期美軍在人員配發武器的方案上比較開放,十分注重士兵的個人意見。但也有一定的限制。在能夠保證武器裝備比例不失調的情況下。允許士兵自己選擇合適自己的武器。但是也有一定的限制,比如說在M1911手槍的配發上就曾規定除特殊需要外,下士以下的作戰人員不得私自佩帶手槍。但這種情況通常用於陸軍部隊。而101空降師、82空降師以及美國海軍陸戰隊由於任務特殊。士兵普遍需要手槍用於近戰和自衛。因此就沒有這樣的規定。二戰時期美軍三軍普遍裝備的單兵作戰武器是你提到的M1加蘭德半自動步槍,採用7.62毫米口徑彈藥。普遍裝備的主要原因是可靠性高,射擊精度高,易於分解和清潔。但缺點在於槍身重量太大,近戰時威力過大易於誤傷。而M1卡賓槍彌補了這個缺陷,其採用的中間型威力槍彈適合近戰。但殺傷力不足,因此二戰美軍的醫務兵,通訊兵,運輸兵等非戰鬥人員經常使用它。我們在影視劇看到的手持M1卡賓槍的士兵大多是這類角色。而M1918勃朗寧自動步槍則擔任了輕機槍的角色。它比M1步槍重兩倍,但M1918自動步槍的威力是驚人的。在太平洋戰爭塞班島戰役中曾出現過用M1918勃朗寧自動步槍擊穿日軍99式坦克側裝甲的情況。但唯一的致命缺點是採用了20發彈夾,嚴重削弱了火力持續性。平均每個10人班組都會裝備一支。不過M1A1和M1928A1湯姆森衝鋒槍解決了這個問題。軍官們也喜歡使用M1衝鋒槍,它可以採用20發或30發彈夾,也可以採用50或100發彈鼓,但它的重量太大,故障率偏高也是它的缺點之一,《兄弟連》中空降兵使用的是M1A1,M1928A1是海軍陸戰隊員專用的武器。只不過是把拉機柄設置在槍上方,槍口加裝了槍口制退器。


探索世界遇見你


不能否認伽蘭德步槍是二戰美國陸軍最廣泛使用的武器,所謂美國陸軍二戰3件寶(伽蘭德、威利斯、可口可樂)可不是浪得虛名的。


用戶57739675


這些裝備小米加步槍打的贏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