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投資者的成長之路(什麼是護城河)

我們是專做行業深度分析和潛力個股挖掘的小團隊,歡迎關注,方便看後續優質個股的深度分析。

價值投資者的成長之路(什麼是護城河)

2011年的畢業的我,開始了期待已久的證券之路,經紀人生涯就此展開。每月開5個活戶,30個死戶伴隨了我大半年,同時,接觸了很多投資者,有靠一根均線夢想抓趨勢的投資者;也有精通財務的基本面投資者;同樣也少不了每天看新聞跟內幕的短線投資者。

他們大多經歷了2007年的牛市和2008年的熊市,每一個人都好像看透了紅塵,對於股市的波動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事一點都不驚訝,只不過,每天收盤之後都會把往事輕聲嘆息,畢竟曾經犯得錯,足夠他們銘記一生。

那是一個莊股橫行的時代,也是價值萌芽的時代,很多人都在試圖從政策、消息、營業部所透露的蛛絲馬跡中找出主力的走向、併購重組的可能,試圖去跑贏市場,抓取超額收益;也有很多人,從行業格局、公司財務、估值、未來現金流方面尋找高ROE的個股買入並持有價值派。而那個時候的我,也慢慢明白了投資並非如此簡單,作為一個農村家庭出身的我,也博不起,開始尋找屬於自己的穩健投資之路。

價值投資者的成長之路(什麼是護城河)

印象中的第一次投資是參與的中鐵二局,當時是聽一個每天都看新聞的老年交給我說,四萬億的基建刺激,公司拿到了很多訂單,未來業績大增,之後自己用從學校學習的知識研究了下,PB確實很低(具體忘了是否破淨值),買入後持有了兩個月左右,盈利了百分之二十幾(確實很慶幸)。

之後的自己進入了經濟政策研究期,從四萬億的基建刺激消退,經濟增速持續下滑至6.7%,政府開始了貨幣化政策刺激給地產去庫存、

貨幣寬鬆疊加槓桿效應,沉寂了五年的股市再次迎來了增量資金,14年個人也激進了一把,配資參與A股,但盈利並沒有多少並於農曆年底就離場了(因為當時經濟增速還破了新低,其實自己根本不大相信光靠貨幣寬鬆會反彈那麼多,所以也沒有繼續持有)。

幾年的從業學習生涯,終於明白了一個好行業、好公司、好價格在整個價投體系中的重要性,投資就是拿現在的錢換將來的收益,問題是我們獲得的數據信息都是現在的,未來每天都在變化(外部環境的複雜性),怎麼樣尋找未來確定性高的企業:

價值投資者的成長之路(什麼是護城河)

第一.尋找具有競爭優勢的企業。

1.你的產品或者服務給客戶帶來了什麼?

2.你的產品或者服務有沒有可能被競爭者複製?

3.是否能形成護城河?

貴州茅臺、LV給客戶帶來了面子;格力電器、美的集團給客戶帶來了質量;恆瑞醫藥、中國生物製藥給客戶帶來了前沿藥物;牧原股份、溫氏股份給客戶帶來了豬肉等等,那麼這些產品和服務有哪些會被競爭對手複製?

白酒企業很多,但龍頭只有一個,這是多年的社交口碑、稀缺性等形成的獨特護城河;醫藥企業很多,但處於前沿藥物研發的一線企業就那麼幾家;生產牛奶的企業很多,但品牌+渠道完整的也就那麼兩家;水泥企業那麼多,就海螺水泥成本最低;去年很多企業試圖打破騰訊的社交地位(多閃了什麼的)但沒有一家可以做到,因為騰訊護城河太厚了(基於網絡效應和轉換成本)。

一家企業有了護城河,就等於有了持續創造現金流的能力。

價值投資者的成長之路(什麼是護城河)

第二.假設外部環境出現了變化,會不會改變公司的競爭力,公司有沒有能力對抗這種風險。

雪球熱股分眾傳媒,去年因為新進入者新潮傳媒的衝擊,行業失去了高毛利潤;

仿製藥行業,受醫保局的帶量採購政策大跌,行業失去了高利潤;

非洲豬瘟的爆發,受養殖成本的提高等風險因素加大,中小養殖戶退出,但牧原股份和溫氏股份依然具有競爭力和擴產能力;

貿易戰剛爆發時,大家擔心會影響5G建設,但現在來看,反而加速了中國的5G的建設步伐;

好的護城河是成長的保證,而高速的成長也容易建立起護城河。有核心護城河的企業,即使在一兩個戰略上出了錯,也能避免滅頂之災。

價值投資者的成長之路(什麼是護城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