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價值”過萬的測溫設備

疫情之下,“價值”過萬的測溫設備

當新冠疫情成為大範圍的公共衛生事件,人人自危,火車站、飛機場再也看不到往日景象。

經過幾個月的奮鬥,疫情得以控制,企業開始復工,返工潮隨之而來,而測好體溫這第一道崗,成為防疫戰的新關鍵。這同時也是安防企業和 AI 技術的練兵場。

返工潮人流湧動,如何能做好溫控這一道崗,成為防疫狙擊戰的關鍵點。

如果你已經在復工,那在歸途經過的火車站、機場、地鐵等交通樞紐,你一定不難發現,安檢口又多了一個新設備。這是由一臺攝像機、一個三腳架、一臺筆記本組成的——AI體溫監測儀。

疫情之下,“價值”過萬的測溫設備

沒經過一位行人,電腦顯示屏上都會呈現他的溫度,溫度正常的人可以無感通行,一旦檢測出疑似高溫行人,儀器就會報警,再有現場的安保人員二次測體溫。

這不僅增加了安保人員的安全問題,更是應對高人流量防疫的測溫需求。

在疫情防控的今天,如何能做到既能保障人流量的高效通行,又實現精準測溫,是新一代“安防+AI”企業的應急需求。

AI 測溫是由紅外與人工智能技術的雙向加持,即:

紅外技術保證遠距離非接觸測溫,與計算機視覺技術的快速、精準定位,識別行人的額頭部位。

疫情之下,“價值”過萬的測溫設備

就目前市面上落地方案來講,設備多采用紅外/可見光雙向傳感器,結合紅外熱成像和人臉識別技術,以非接觸的方式,實現多目標測溫篩查,測溫精度保持在±0.3℃之間。

從技術邏輯原理來說,它需要 AI 算法來做人臉識別和追蹤,在攝像頭中準確的識別出每一張經過的行人人臉,然後結合紅外溫度點陣,計算出人臉(額頭)的溫度。

這背後涉及的識別技術包括人臉識別、RelD(行人再識別),以及多個攝像頭間的校準等細節問題。

從產品定位來看,AI 測溫產品所扮演的職責仍為篩選,對於疑似高溫者,仍需人工二次檢測。之所以如此定位,一方面初篩+複檢可以增加安全保障性;另一方面則是受限制於產品精度、環境複雜等,對產品造成的一定影響。

就目前來看,AI 測溫產品仍有一定的限制。比如,如何保障人群在攝像機視野之內,在視野之外的地方肯定會無法測量;其次,紅外傳感器的工作溫度在 0~50℃之間,過高或過低都將會影響其準確度,因此,冬天的北方地區,室外將無法使用;最後,就是設備的精準度也有一定影響,目前大部分產品誤差保證在±0.3℃,但也有部分誤差仍達±0.4℃、±0.5℃。

疫情之下,“價值”過萬的測溫設備

雖然 AI 測溫無法取代人工,但這類產品仍有重要價值。在高人流場景下,近距離安檢本身就存在比較大的風險,而人流擁堵更容易造成擠壓風險,通過快速的初篩,可以減輕安保人員的工作壓力,同時,便於乘客趕時間。

AI 紅外測溫方案至少要滿足 3 個條件:

第一是測溫精度要高,

第二要以無感、非接觸、無需配合的方式滿足高人流量通行,

第三易用性要強,可以簡單直觀供安保人員使用。

而藉此東風,AI 測溫方案也逐漸開始擴散到樓宇、閘機、門禁等低流量入口場景。作為社區管控的一環,此類產品將有一定的市場價值,當然,如需大面積推廣,還需要做到更精準識別,特別是戴口罩的情況下。

大家可以預測一下,AI 測溫方案未來是否會成為常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