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希特勒的最后王牌,看看纳粹德国的虎式坦克有多厉害


虎式坦克是德国在二战中根据实战经验设计的第一种重型坦克,主要是为了对付十分难缠的苏联T—34坦克。早先,希特勒的幕僚建议他大量仿造这种成本低廉且十分耐用的苏军坦克。但希特勒十分自负,并未听从。于是,虎式坦克应运而生。

同年8月,虎式坦克进入批量生产。虎式坦克参战后,凭借其庞大的躯体、坚固的装甲和威猛的火力一度横扫苏联T—34坦克,甚至虎式坦克还曾在叫板过盟军的军舰。不过,双拳难敌四手,在苏军大量T—34坦克的冲击下,虎式坦克最终还是惨败于库尔斯克会战。

早在1941年,希特勒就让国内尝试设计一种能克制苏军T-34坦克以及KV坦克。1942年,这种坦克终于被研制出来。

虎式坦克虽然优点很多,但却有几个致命的缺陷—炮塔转动速度过慢,不利于捕捉目标;体形过大,容易被击中;重量过重,常常压塌桥梁,尤其是在苏联十分糟糕的交通环境。

虎式坦克首次参战是在1942年9月21日。参战数量最多是在1943年的库尔斯克会战。当时德国一共生产了310辆虎式坦克,在库尔斯克就投入了182辆。就在这场世纪罕见的坦克大决斗中,虎式坦克一个营竟轻松击败了苏军的一个坦克旅。可以说,若不是苏联高层早些得到情报,希特勒妄想用新式武器翻盘的打算险些成功。最终,在苏军的大纵深防御面前,德军的闪击战再次失败。


1944年6月,为了阻挡盟军诺曼底登陆,德军调集了671辆虎式坦克。当时盟军生产的坦克基本难以抗衡虎式,但盟军的制空优势却将虎式坦克的优势完全摧毁。仅在1944年7月,虎式坦克就损失了195辆。

战到后来,盟军利用虎式坦克上文所述的缺点开始避开它的88毫米的主炮,转而从侧面攻击,“宰杀老虎”的战例开始频繁发生。于是,德国又研制了新一代的虎式坦克——“虎王”诞生。

1944年,“虎王”进入批量生产。本来,德国打算生产1500辆虎王,但因为盟军轰炸了德国的重工业区导致虎王最终的产量仅有485辆。

调校虎式坦克的德国士兵。

虽然“虎王”无敌,但缺点也很大——重量重导致油耗大;用于铁路运输的600毫米履带和用于战斗的800毫米履带转换起来十分不易。

虎王首次参战是在1944年的明斯克附近。随后,虎王又相继参加了诺曼底战役、阿登战役、匈牙利和波兰中部的战斗、柏林之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