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歷史的最大謠言,卻流傳了整整大約600年

引言:古代的皇帝們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總會想一些稀奇古怪的殺人方法,然後在眾人面前立威。俗話說伴君如伴虎,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因為你永遠不知道在皇帝身邊,指不定哪一天這位君主,突然奇思妙想,然後斜了旁邊的人一眼,沒準這個人就成為了創新的試驗品。 

  • 商鞅變法遭遇了車裂:秦孝公通過變法使秦國的國力躍於各國之首,商鞅功不可沒。但是由於商鞅這個人執法的時候非常嚴厲,因此得罪了不少人,所以在秦孝公死後,直接被小人讒言,然後實行了車裂,一代名臣下場不咋地。
  • 堂堂國君竟然被煮了:周朝末期各路諸侯都蠢蠢欲動,周夷王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決定找個人立威,恰巧齊哀公兩年沒有進貢了,於是在小人的讒言之下,被放進大鼎內給活活的煮了。其實周夷王也知道齊哀公不會造反,但是沒有辦法。

當然了除卻上述的兩個比較有代表性的之外,還有很多其他的,就比如還珠格格里面那個容嬤嬤,用針頭扎紫薇那一段,看著也非常令人氣憤。然而歷史上卻有這麼一個君主,居然創造了使用燒鵝殺人的方法,不得不說瞬間腦洞大開,而這個君主就是大家熟知的明朝皇帝朱元璋,一位思想很前衛,很具有創新精神的開國帝王。

明朝歷史的最大謠言,卻流傳了整整大約600年

這件事的起因是這樣的,話說之所以朱元璋能登基做皇帝,其實離不開手底下的一名大將,這個人就是徐達。徐達(1332年-1385年),字天德。濠州鍾離(今安徽鳳陽)人。明朝開國軍事統帥。

  • 元朝末年,徐達參加了朱元璋領導的起義軍,為淮西二十四將之一
  •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在鄱陽湖之戰中大敗陳友諒。次年,被任命為左相國
  • 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麾師攻取淮東,並於兩年後攻克平江,滅張士誠。旋即出任徵虜大將軍
  • 與副將常遇春一同揮師北伐,推翻元朝的統治。洪武元年(1368年),攻入大都,滅亡元朝
  • 此後連年出兵,打擊元朝殘餘勢力,官至太傅、中書右丞相、參軍國事兼太子少傅,封魏國公

可以說大明朝的江山,有將近一半的疆域都是人家幫著老朱家打下來的,由於徐達從小時候就跟朱元璋是好朋友,稱之為“青梅竹馬”也不為過,再加上武藝高強,驍勇善戰,所以深得朱元璋的喜愛,但是兩個人的蜜月期貌似也沒有持續太長久。

明朝歷史的最大謠言,卻流傳了整整大約600年

朱元璋這個人有個毛病就是疑心病太重,說白了就是害怕別人將他自己的江山給搶了,因此在朱元璋登基之後,為了鞏固自己老朱家的地位,就開始走上了一條“不歸路”,凡是手握權利的大臣,都挨個的去了,即使是那些跟他一起打江山的功臣,也沒有逃過這個下場。

史書記載朱元璋時常夜不成眠,披衣觀天象,憂心天下四方的局勢變化。久而久之,患上了嚴重的神經衰弱,在決策上日顯強迫性懷疑妄想,並剛愎自用。

其實這也跟朱元璋的出身有關係,記得《漢書》中有一段從韓信嘴裡說出來的話叫“狡兔死,走狗烹;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這句話雖然是形容劉邦的,但是同為草根出身的朱元璋說的直白點,跟劉邦一個毛病,甚至劉邦跟朱元璋比起來,都有點小巫見大巫。

  • 洪武十三年,朱元璋宣佈以“擅權植黨”罪處死胡惟庸。其實胡庸這個人本來也沒有什麼大才華,而且還有點夜郎自大的意思,但是藉著滅胡庸,牽連了一眾大臣,就不得不說朱元璋的用心了。
  • 洪武二十六年,錦衣衛的頭目蔣獻誣告藍玉“謀反”,最終一萬五千人跟著受到了牽連。其實藍玉這個人雖然驕橫跋扈一些,但是戰功赫赫還是需要承認的,只能說一葉障目,被朱元璋又給暗算了。

當然了還有很多的文臣武將也遭遇了差不多的結果,所以這個時候作為功勞最大,可以用功高震主來形容的徐達怕不怕?答案肯定是怕的,畢竟徐達雖然是武將,但是經歷了這麼多之後,自己的心裡也是有想法的。因此每天也是憂心忡忡,生怕朱元璋啥時候心情大好,然後朝著自己動刀子,就這樣,在心事的煩擾之下,徐達竟然病了。

明朝歷史的最大謠言,卻流傳了整整大約600年

洪武十七年(1384年),徐達在北平留守時得了背疽,朱元璋在得知後,一看自己的青梅竹馬小夥伴徐達病了,立馬派人過來慰問一番,而且還是帶著禮物來的,啥禮物?一隻大燒鵝。徐達看到燒鵝之後,就明白朱元璋的意思了,這是看自己礙眼了,因為這種病只要一吃鵝肉,肯定是一命嗚呼的,但是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徐達還是果斷的將鵝肉吃了。

雖然不知道徐達當時心裡想的是啥,不過唯一的結果就是吃完鵝肉之後,果然沒多久就一命嗚呼了。洪武十八年,也就是次年二月(1385年),徐達病情加重,隨後去世。

徐達死後,朱元璋親至葬禮以示悲瘍,把他列為開國第一功臣,追封他為中山王,諡號“武寧”,贈三世皆王爵。賜葬鐘山之陰,御製神道碑文。朱元璋曾經稱讚他說:“令行禁止。不居功自傲,不貪圖女色財寶,處理問題不偏不倚,沒有過失。當世有此美德者只一徐達。

這個典故可謂是流傳最多的版本,甚至一些學者有的時候也會使用這個典故,但是接下來就一起分析一下,朱元璋真的想用燒鵝殺死徐達嗎?其實這件事很好分析,看似挺撲朔迷離的。

明朝歷史的最大謠言,卻流傳了整整大約600年

朱元璋有沒有送過徐達燒鵝

很多人都說徐達是因為吃了燒鵝才死的,那麼朱元璋到底送沒送過徐達燒鵝?

《翦勝野聞》徐魏國公達病疽,疾甚,帝數往視之,大集醫徒治療。且久,病少差,帝忽賜膳,魏公對使者流涕而食之,密令醫工逃逸。未幾,告薨。《廿二史札記》轉述了這個故事,還加上賜以蒸鵝,疽最忌鵝

但是實際上在明史裡,朱元璋根本就沒有送過徐達燒鵝,而且徐達也不是吃燒鵝死的。史書中只是提到了徐達患有背疽,然後在病重之後,才死的,壓根沒有提燒鵝這件事,更別提吃燒鵝了。

明朝歷史的最大謠言,卻流傳了整整大約600年

朱元璋壓根不想殺徐達

雖然正史都是控制在皇帝的手中,那些史官也不敢隨意的亂寫,而朱元璋又有疑心妄想,尤其前面也提到了,對於一些有功之臣,手中權利比較大的,更是下場不咋地。可是這位老闆還就真的沒想過動徐達。

首先就是朱元璋動的那批人,不管是胡惟庸,李善長,藍玉,在將這些人處理之後,家族成員也都沒有幸免,全部受到了牽連。但是徐達的家裡人明顯沒有受到波及,甚至他兒子還子承父業,繼承了魏國公的位置,裡面的故事是不是值得揣摩。

明朝歷史的最大謠言,卻流傳了整整大約600年

徐達的病因是死於背疽

徐達的死因不管是正史還是野史,都提到了是死於背疽,那麼這是個什麼病呢?其實說的直白點就是後背上長了個膿包,用現代的手術也很好治療,將膿包劃破,然後包紮一下,並消消毒整點抗生素啥的,基本也就康復了,可是古代不行啊,還別說死於這種病的還真就不少。

  • 秦朝末年項目的謀臣范增,就是極力號召項羽殺掉劉邦的那個大俠,最後死於背疽
  • 唐朝的一代詩人孟浩然,就是寫花落知多少的那位青年才俊,最後死於背疽
  • 南宋的名將宗澤,就是讓金兵看到之後,幾乎掉頭就跑的那位,也算是岳飛的伯樂,最後死於背疽

其實也是沒有辦法,要是在現代這種病基本上不算啥,可是古代的醫療水平確實不咋地,尤其是平民穿的都是粗布麻衣,對皮膚的摩擦力比較大,幹活的時候不斷觸碰到傷口,再加上消毒水平也不高,也沒有高度酒精啥的,所以在那個時候,背疽算是一種沒法治癒的病。

明朝歷史的最大謠言,卻流傳了整整大約600年

徐達真是吃鵝死的嗎

對於燒鵝相信不少人都喜歡吃,味美還勁道,並且還蘊含豐富的蛋白質啥的,《本草綱目》裡講:鵝,氣味俱厚,發風發瘡,莫此為甚,意思就是說鵝肉吃多了,對於一些有瘡的人來說,會發出來。但是有一點大家要知道,本草綱目有很多的東西,都是老李同志道聽途說,蒐集出來的。

《本草求真》:鵝肉,按書有言味甘性平,有言味辛性涼,有言氣味俱厚而毒,有言服則解熱解毒,有言服則發風發瘡發毒,持論不同,臆見各一。《集驗背疽方》裡面講到禁忌:作勞叫怒,嗜慾,飲食如干溼面、炙 、淹藏、冷酒、生冷、滯膩、魚、羊並不可食。性熱者發熱,冷者損脾、腎,毒者發病,皆當戒之。

也就是說鵝肉可能算是油膩之類的食物,但是要說直接能將老徐吃死,那是萬萬不可能的。況且古代醫學也沒有那麼發達,古人對某些領域的認知也非常的侷限,所以如果有人說徐達是吃燒鵝吃死的,還真有人會信!

明朝歷史的最大謠言,卻流傳了整整大約600年

朱元璋沒有那麼草率

如果真的想殺徐達的話,朱元璋完全不用以送燒鵝的形式,畢竟他已經滅掉了那麼多的功臣了,如果到了徐達這,整隻燒鵝那就有點畫蛇添足的意思了,真看徐達不順眼,那就直接拉出去就得了。

況且朱元璋這個人有多狠辣,大家也不是不清楚,絲毫不跟你講一句廢話,擼袖子就是幹。因此得出徐達並不是死於燒鵝,完全就是因為背疽而死,只不過朱元璋實在是滅了太多的人,因此多徐達一個也不算多,乾脆就直接撂他身上了。

所以說歷史上用燒鵝殺死徐達的說法,是不成立的,完全就是謠言,而且是流傳了大約600多年謠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