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非要拿當代的劉慈欣跟金庸相比較,誰的造詣更高?

桃花緣網絡


這是很容易引起爭議的一個話題,但從文學的角度而言,難道一定要在雙方之見比一個高低、分一個上下嗎?有道是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兩者都是大師,只是適應了不同的時代,不同的讀者。

和金庸相比劉慈欣的價值在哪裡?答:我認為大劉是全國最好的科學老師!

金庸老先生是一個文學大師、文化大師,這是毋庸置疑的,他的作品不僅影響了幾代中國人,而且覆蓋了整個華人圈,漢字文化圈。特別是先生對傳統文化和中華民族優良品德謳歌,極大地增強了我們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

和金庸相比,我認為劉慈欣先生最大貢獻不是捧回了亞洲第一個雨果獎,也不是單槍匹馬將中國科幻提升到了世界水平,而是從文化角度給當代中國灌輸了一種科學的思維方式。近代以來,中國全面落後於西方,世界所有的科學門類都起源於西方,究其原因,除了歷史的因素,就在於傳統中國文化或者中國文學缺乏這種思維方式,缺乏對自然科學的認知,過於強調人的智慧而缺乏對技術的思考。而劉慈欣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這個短板。不客氣的說,劉慈欣先生可算作是當代全國最成功的科學老師,很多人就是從讀他的作品感受到了科學的魅力,開始從技術角度思考問題,而這正好適應了這個時代。

為什麼今天武俠小說衰落了而科幻文學崛起了?答:因為時代使然!

從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到本世紀初是武俠小說風靡的的年代。但梁羽生、金庸、古龍、溫瑞安……等一批大師層出不窮,但為什麼時至今日武俠小說衰落了呢?究其根源是因為時代進步所致,這也是很多傳統文化,傳統產業的通病。發展到最後只能一味地復古、復古,再復古,要麼創造出一些歷史神話,要麼強調地域神話,缺乏新鮮的血液和新的創意。譬如說白酒行業,沒有一家酒廠強調自己的高科技,只能放大自己的歷史積澱。

因此以劉慈欣為代表的科幻文學崛起,不亞於中國當代又一次新文化運動,適應了當代科學主義和理性主義的興起,就像今天舉國關注5G,關注人工智能一樣,這是時代使然也是時代發展所致。所以並不能說以劉慈欣先生為代表的科幻作家和以金庸為代表的武俠小說家誰更優秀,誰的造詣更高,他們適應了不同的時代。

全息解讀《三體》,深度解讀科幻,歡迎喜歡科幻的朋友關注:深度科幻!


深度科幻


我對劉慈欣瞭解不多,沒法做評價。但是我是看金庸武俠小說長大的。他的作品中人物俠肝義膽、愛憎分明,忠心報國、義薄雲天令人感動。故事情節引人入勝,令人沉浸在故事中。我個人覺的金庸先生是武俠小說寫作造詣很高的作家。



安然一笑224836240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我們初中的時候語文老師佈置作業就讓我們讀三本金庸的作品,一看作者就是沒看過金庸先生的作品,恩怨情仇生殺權謀都只是表象,本質是“俠義”,其中包含和平,佛教,道教,儒家等各種傳統思想,以德服人,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以及看過江湖紛擾不如隱於林的淡泊明志,無不透露了金庸先生對於人生的淡然處之,表面上的殺其實是為了說不殺,表面上的鬧其實是為了襯托內心的靜,特別推薦天龍八部和射鵰三部曲,而樓主只能看到金庸書裡的打打殺殺,那麼我想你也只是看到劉慈欣先生作品裡的各種科幻場景和殺戮,誠然劉先生的作品裡殺戮和戰爭更高級一些,更有著科學依據,好像能更讓你理解一些,但你只看到這些無不是說明你在買櫝還珠暴斂天物,我覺得劉慈欣先生作品和金庸先生透露的是相似的思想,反戰,和平,以及對於人性的各種思考,本身無誰好誰壞,但是因為樓主狹隘的視角,竟然說出如此觀點,我怕你誤導很多沒看過這兩位大師作品的人,特寫此文



鞍山老王醬驢肉熟食店


金庸的武俠是屬於中文文學的範疇裡的一個垂直領域,不是我們漢語環境的老外連江湖是什麼概念估計都很難理解和想象,金庸當然是最高的那座珠穆朗瑪峰,而且隨著網絡文學的盛行可以預見未來純武俠小說的式微,說後無來者不為過。科幻卻是全世界文學類目裡的一個子目錄,科幻注重的不是像漢語這樣的環境底蘊,科幻小說注重的是想象力,人類的想象力是無窮的,大劉自己也說了,假如未來真正的人工智能真的實現參與人類社會生活,那麼想象力將是AI唯一無法超越人類的點(..不知道這是不是大劉說的 ),所以:劉慈欣是一座高峰,翻過這座山還有更高的山,金庸是我們無法攀登的山。




小王分享


科幻作家劉慈欣,可能很多朋友沒有對金庸那麼熟悉。說到吳京參演的中國首部科幻電影《流浪地球》,相信大家印象菲淺。這部首創47億票房的科幻電影,是中國科幻電影的里程碑式的一部作品,這部電影正是由劉慈欣的同名科幻小說改編的。該影片宣揚了面臨災難人類依靠科學自救的積極態度,有著進步意義。金庸也有作品改編成電影,如《笑傲江湖》、《鹿鼎記》之類,這兩部影片宣揚復仇、殺戮、暴力,用特異功能復仇、用特異功能殺戮,暴力的特異功能等等,與現代社會理念明顯相違背,這類武俠影片中人物毫無道理地飛來飛去,入水不沉,一掌過去,飛沙走石,也會讓物理老師吐血,曾經擔任過電視劇《三國演義》總導演的著名導演張紀中,在一次發佈會說“笑傲江湖就是胡編亂造,就是對觀眾不負責任”,還是有道理的。


此外,劉慈欣憑藉長篇科幻小說《三體》獲得世界科幻大會雨果獎,這是亞洲人首次獲得該獎項,同時這部小說也入選了“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有趣的是,美國前總統奧巴馬曾經寫信給劉慈欣,催促他加快寫作速度,原來奧巴馬非常喜歡閱讀《三體》,嫌劉慈欣寫得太慢,供不上自己看了,奧巴馬真是一個有著可愛性格的美國前總統啊。《三體》這部小說,是英文、俄文同步翻譯出版的,也就是說,劉慈欣這邊寫完一本漢語版的,國外馬上翻譯出版一本,沒有時間差,這在世界文學史上,是極少見的。再看金庸,這位老爺子依靠其政治評論家和社會活動家兩個身份,在國際事務中還是做了一些對國家有益的事兒,但這跟文學造詣掛不上邊。

下圖所示:《三體》英文版圖書封面



科幻小說的意義在於它對科學的尊重,它的前沿性是有科學依據的,比如《海底兩萬裡》出版沒多久,人類真的造出潛水艇去探索海底世界,《大西洋底來的人》之後,發展出了潛水服等等,科幻小說基於科學技術之上的思考和探索,拓展了人類的思路和視野。金庸的武俠小說最流行的時候,其實有個很有代表性的現象,那時候在學校讀書的學生裡面,凡是成績好的學生基本不知道誰是金庸,也沒看過武俠小說,而那些成績較差的學生總是有大段的時間,瘋狂地迷戀上了這類武俠小說,男生看武俠,女生看瓊瑤成了老師最苦惱的事兒。兩相對比,高低立判吧?

對一個已經去世的老年人,我們還是要尊重的,但從文學造詣、科學精神、對社會進步的意義三方面考察,金庸遠比劉慈欣要差。


林夕瀟瑤2007


武俠和科幻一個傳統一個前瞻,完全是兩個不同的風格。

在金庸小說裡武只是表象,更注重的是對傳統文化精神的發掘,人性的描寫以及各種性格人物的互相碰撞。故事的走向隨人物性格去發展,在金庸小說里人物大都是鮮活立體的。你可能記不住小說情節,但絕不會忘記裡面鮮活的人物。社會在發展,科學在進步,人性和情感卻千百年來幾乎沒變,所以我們在讀幾千年前的詩經仍能被古人情感所打動,感同身受。同樣小說裡那些關於人性和情感的描寫也永遠不會過時。

大劉的作品也看過一些,驚歎於他天馬行空的想象力,佩服他的腦洞之大。不同於一般的科幻小說,不但是科技,還對未來的社會走向和狀況做了大膽預測,給讀者以很大啟發。但如果僅從文學性角度上看,大劉的文筆算不上很好。比起真正的一流文學大家,大劉在人物塑造上更顯得扁平簡單化。人物之間性格的交融碰撞非常單一,他的作品是很優秀的科幻小說,但離優秀文學作品還有些距離。


相忘於江湖7555


半斤,八兩。相平,相等。

一個武俠天地縱橫天下,

一個科幻領域上天入地。

都是頂尖人物,各有千秋。

都胸有成竹,儲吝備精良。

都有大成就而名揚海內外。


孤客2146215048


劉的文好一點,金的史強一點,但說造旨金略高一籌。天龍八部的全球發行量前無古人


門泊東吳萬里船


老劉國際影響大一些,金庸國內影響大,文學性老劉加分


胃不大的小白


就知名度來說,在國內劉慈欣應該可以和金庸老先生匹敵了,而在國際上,劉慈欣獲得了雨果獎,應該是劉慈欣更加為人熟知。

下快報 新用戶必領6.2元

之前有一個例子,大劉在創作《三體》的時候,由於大劉寫作是抽空餘時間寫,《三體》三部曲拖得時間太長,奧巴馬看了《三體》後,都迫不及待了,寫信讓劉慈欣趕緊寫作,想早點看到第三部。

如果給金庸老先生冠以一個標籤,那麼我會用“中國武俠小說第一人”,從小到大就是看金庸老先生的武俠電視劇,但是這並不影響我作出客觀的評價。

金庸確實創造了很多非常奇特有意思的武俠世界,但是武俠的範圍有不是特別的廣,應該說武俠小說在中國是非常暢銷的,而在其它國家這不一定如此。

武俠實際上存在一個時間性,當科技程度發展得不高時,交通基本靠走,通信基本靠走,人們為了傳達內心對科技的願望,武俠是最有用的幻想方式,學會獅吼功,可以讓百里外的人聞訊而來,學會凌波微步可以日行千里。

而當科技文明逐漸的發展,人們的認知觀被逐漸的改變,武俠會漸漸的退去,科幻會漸漸的興起,在我看來武俠與科幻存在類似的本質,表達願望。

雖然沒有看過金庸老先生的武俠小說,但是從小到大都是看他的武俠電視劇長大的,而劉慈欣的《三體》我是認真讀過的,我感覺武俠的層次實際上沒有科幻高,特別是在大劉的作品中,我尤其這麼認為。

劉慈欣的科幻有非常嚴格的邏輯,雖然立足於科幻,但是科學漏洞極少,也許是因為他是一名高級工程師的原因,長年的工程師思維導致了他,既大膽猜測又邏輯嚴密。

而且我支持大劉的另一個原因是,大劉在他的科幻小說了,對人性的體現是非常濃重的,無論是《三體》中,還是最近非常火的《流浪地球》,在人類即將遭受滅頂之災所展現貪婪和自私,這些醜惡的展現在大劉的作品中非常之多。

小說的文學高度,在於看完一個個故事後,能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思考和反省,如果僅僅是幾十個人打打殺殺,然後只體現某個人的英雄氣概,和對壞人的憎恨,這完全是不夠的,而大劉的小說這一方面就非常好。

有時給身邊的一些朋友推薦大劉的小說時,其中有一些朋友體現出對科幻一點都不感興趣,而這些人特體現出類似的特徵,就是對科技也不怎麼感興趣。

其實現在的科技程度已經能夠說明,我們並不孤單,我們之所以要大力發展科技文明,一個一個的飛行器飛得更遠,一個一個的望遠鏡看得更遠,我們國家之所以要發射嫦娥探月衛星,之所以在貴州要建造地球最大的射電望遠鏡,就是想探索生命的根本,在宇宙中找尋夥伴。

科幻和科技是非常接近的,而且兩者相互關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關注。因此愚記君認為科幻的文學高度高度武俠,而且事實證明劉慈欣的文學高度確實高於金庸。

愚記君這裡沒有半點貶低金庸老先生的意思,只是在愚記君看來,他們二位是不同時代的代表人物,劉慈欣只是搭上了科技這班快車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