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中“重寒则热,重热则寒;重阴必阳,重阳必阴”,要传递给后世的是什么?

心愿103337456


这个问题提的深入,也是中医最精深最争议的部分。

阴病阳病,重阴重阳,现在医院里的中医已经当封建迷信糟粕抛弃了,山上的道医少数还在用。

寒证热证,主要是外邪。阴证阳证,是内邪。阳为显,为实证。阴为隐,为虚证。

阳证伴随七情显现,尚有特征可察。阴证常常无迹可循,常用手段不能奏效,被称为疑、难、杂、怪病。

阴证阳证的辨证,四诊八纲另有内涵。望则望内景,闻则闻气运,问则问鬼神,切则切鬼神脉。

望内景,闻气运,一般中医做不到,一般道医也做不到,丹道到了一定修为才可以。

问鬼神即以前太医十三科里的祝由科,用符用咒,这是道医的基本功。

切脉,一手切寸口辨三部九候,另一手切中指鬼神脉,两者互动,才能准确辨阴阳病。鬼神脉也分三部九候。

癌症,按这个方法体系治,据说成效很高,也最简单,但只是听说,没持续观察过,没找到机会,不敢妄言。

注:鬼神脉部分,见黄剑先生(网名油麻菜)跟踪拍摄,张至顺道长网上视频,本文系转述。


杜新治


重寒则热、重热则寒。是否理解为,像寒咳白痰,舌头胎白,长期吃祛寒止咳的药物,过了就会变成黄痰,热性的表现。原来热症的黄痰,舌红,咽喉痛的咳嗽,长期使用寒凉止咳的药物,时候长了,过了会变成黄痰,舌胎红,脉洪大数的脉表像的意思呢?重阳必阴,重阴必阳同理,比如肾阴强阳肾虚,长期吃补阳强的附子,桂枝的药会产生阴虚的现象,而肾阴虚阳强的病人长期吃滋阴麦冬、冬虫草、石斛的病人,病人吃得时间长了就会变成阴强阳虚的现象,时间长了会变成阳痿,肾衰竭,尿毒症的现象呢?总的来说就是阴阳平衡,才能万物生长。


闲云野鹤毛人同


这是假设人体的运行是一个圆,在运行到极点的时候会再返回来。其所要表达的是这个道理。


这个道理真不真的,在中医的辩证和实践上是被证实了的,很多实热的症,有的高明的中医是用大热的中药退热的,就是运用了这种医理。所以这种假设也是有实践支撑的假设,和科学的证明本质差不多,只是中医强调辩证和技艺,在分析和系统的巩固知识这种新学问形式下,做不到现代化学下的成分分析这类方向而已。实际也无必要,中医是一种整体辩证医理下的控制技法,依靠人体本身的能力给予导引来治病的,所以不会对破坏人体功能。而且中医最知道人体本身何为正常,让人体回归到正常就是中医的治病方法。而西医多靠化验数据,正不正常凭医术已经不大会看了,只能靠药,西药多对人体无差别杀伤,这就是等于把我们的健康捆绑给了高大上的化学医药工业。


比如我们用凉水泡脚,泡上一会脚就变热,这就是重寒则热的实际例子。你不能说这个没验血验尿结论就不科学。只是另外一种方法下的实证认识而已,是构建学术采用的方法和基础不同。但是中医的整体性假设和医理西方没有,所以西医是一种建立在科研基础上,却没有医理的偏操作性的药医。


因此中西医都有点问题,中医是见森林树木不见小草,西医是见小草树木不见森林。两者要结合就是要研究中国医理并打通西医科研通道。只可惜在巨大的医药工业的经济利益面前,放不下这利益只能走向过度医疗疯狂挣钱的商业药医之路。中医因为省钱的很所以就和药医存在根本上的分歧,中医本质就是为了救人不是为了商业化。这种本源推动力的矛盾,在资本逐利本性面前的结局就是被边缘的命运。所以如果国家不介入发展,纯靠资本力量,中医衰败无疑。


《黄帝内经》是中医的理论基础,里面可以说是中医的宝库。中医的重点就是医理和药性,所以中医是培养医的,药便宜到要死。好的中医根本不分科,一个人就能顶一个医院,当然西医在科学研究支撑下的领域优势我们也不要讳言要懂得再打通和分利弊。但也要看到西医除了外科手术人员基本都是药品销售,离了成药和检查工具基本看不了什么病。像DNA,细菌微生物,生物化学,辐射等在医学的应用本质也是科学应用。没有什么医理指导,目的就是消灭出现在人体的敌人,对人何等的粗糙啊。所以医理上过于落后,将来必须要和中医结合,否则除了外伤类,感染类病治死的肯定比治活的多。

这里有一个统计:以色列近50年丧葬协会真实的数据统计显示,期间以色列有两次全国性的医生大罢工,而期间毫无例外全国死亡率都达到了历史低点,两次都是。这个事其实是要警醒我们至少现代医疗系统本身是可能存在问题的。


而《黄帝内经》作为中医的理论源头,现在真能通达的人恐怕本身就少,而能超越古文思想重塑现代医理的任务更是难有人能负担起来。


所以就特别希望能看到有一天能用中医医理来引导西医的发展,这也是中国对全世界文明的贡献。但是现代中国人不自信啊,从外边学什么就跪什么,自己的实用医学又不会往科学理论和现代语言上转化,因此连继承也有问题了就更难谈发展了。


晴之黎明


物极必反,阳极必阴,阴极必阳,这是世间万物的大道。

正如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


冰台草堂


阴极阳生、阳极阴生。万事万物都在不断的发展变化,是相互有联系的,并不是单独存在的,我们看问题或者给患者问诊一定要有整体观,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为了生存在苟且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这与《易传》用阴阳之道解《易经》八卦相矛盾,“乾阳物也,坤阴物也”。照易传说法,乾纯阳卦,重阳,坤纯阴卦,重阴。重阴必阳重阳必阴,那就乾坤颠倒,天塌地陷了。


赵日金141


黄帝内经》接受了中国古代唯物的气一元论的哲学思想,将人看作整个物质世界的一部分,宇宙万物皆是由其原初物质“气”形成的。在“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的观念指导下,将人与自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比如人是阴阳对立的统一体,人体本身,就是一个有机动态的宇宙。而五行体系恰好对应了人体的五脏:肺为金,肝为木,肾为水,心为火,脾为土。同样人体也有阴阳二极,凡是剧烈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阳。相对静止着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都属阴。


艾嘉仁


“重寒则热,重热则寒”是指内外两感。“故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故曰: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正常来说,天寒地暖精气在下,天热地寒精气在上,例如冬天地下暖,夏天地下凉就是这么个道理。重寒则生瘀,瘀而化热,重热则升散,散而为寒。


肿瘤黄药师


体现了物极必反,量变达到质变。


没事就是逛逛


所述“重阴必阳,必阴,重寒必热,重热必寒。。。。。。”这些说法来历其实都是“易象”。重叠的重。不可解读重量的重。太极六元重叠“易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