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紅梅、一箋拜帖和一輪明月,徹底讓妙玉的本性暴露無遺

妙玉位列"金陵十二釵",是一個譭譽參半的人,讚賞的人喜歡得不得了,批評的人厭惡得不得了。

那妙玉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她的本性又是什麼樣的呢?

一枝紅梅、一箋拜帖和一輪明月,徹底讓妙玉的本性暴露無遺

妙玉在曹雪芹《紅樓夢》前八十回中出場次數寥寥,但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無窮無盡的想象空間。

通過幾次出場的蛛絲馬跡,我們可以逐步深入到妙玉的精神世界,發現妙玉的真實本性。

一、一枝紅梅

蘆雪庵即景聯句"落第"後,賈寶玉被李紈罰去櫳翠庵討紅梅。曹雪芹故意略去其中的細節,只保留了一句賈寶玉的說辭:"你們如今賞罷,也不知費了我多少精神呢。"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很好奇,到底賈寶玉費了多少精神才取到了紅梅?

本來李紈還打算派人跟著寶玉,怕路上滑,有事情照料一下。但明眼人林黛玉則說不要派人跟著去,不然怕是要不來。

事實上,寶玉一人去了沒多久,成功取回來一大枝紅梅,因為略去了細節,所以留給我們很大的想象空間。

妙玉是一個帶髮修行的少女,她出家並非是佛緣深厚,而是不得已而為之的,因為家裡花錢買的替身也不能解決她身體不好的問題,只有自己投身於寺廟中。

根據林之孝回覆王夫人的話和邢岫煙對賈寶玉介紹身世的話,我們可以倒推妙玉出家的年齡也不過是七八歲的樣子。正是調皮愛玩的心性卻要到寺廟中接受青燈古卷的修行生活,這本質上是違反人性的,尤其是對這種被迫出家的孩子來說。

到了京城沒多久自己的師父去世了,妙玉為了尋求庇護,來到了大觀園的櫳翠庵中。此時的妙玉已有十八歲,雖然已經過了多年的青燈古卷的單調生活,但她心中並不因此形如槁木,而是保留了純真愛美的天性。

當寒冬大雪之後,一樹紅梅傲然綻放,她在櫳翠庵的紅梅身上彷彿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自己身處方寸之地的櫳翠庵,只有青燈古卷相伴,身邊雖有兩個老嬤嬤和一個小丫頭,但並無一個可以說話的人。

她就是那一樹孤芳自賞的紅梅啊!院中的紅梅經過一年準備時間終於綻放了,自己從小在寺廟苦修何時才能迎來綻放呢?

一枝紅梅、一箋拜帖和一輪明月,徹底讓妙玉的本性暴露無遺

在一個個深夜,她是否感嘆自己的青春韶華正在如流水般逝去呢?她的心靈深處是否蕩起了層層漣漪呢?

這一樹綻放的紅梅猶如在在妙玉澄淨的心中投入了一顆小石子,一時間蕩起了層層漣漪,她的心境無法寧靜下來。

正在這時來了訪紅梅的寶玉。自住進大觀園以來,她和寶玉的接觸屈指可數,大約只是互相聞名、互相羨慕而已。一個是既有顏值,又有才華的青春妙尼,一個是憐香惜玉、做小伏低的貴族公子。

兩人在賈母帶劉姥姥遊大觀園時見過面,賈寶玉當時認真觀察妙玉如何行事,妙玉則趁機給寶玉吃了體己茶。

通過簡單的對答,兩人頗有些心有靈犀,好感度逐漸增加。正是本性初綻的妙玉決定再做一個人情,給各房的小姐們也送一枝梅花,當然這都是看賈寶玉的面子,給賈寶玉的人情。

二、一箋拜帖

如果說一樹紅梅讓妙玉青春之心含苞待放的話,那精心準備送給賈寶玉拜壽的一箋拜帖就是青春之心開始綻放了。

妙玉作為一個在櫳翠庵修行的人,本應該六根清淨,不關心世俗生活,不過問男女之情。但感情這種東西是很奇妙的,你越是壓抑它,它的反彈力就越強。

妙玉十年的修行生活並未真正壓抑住她嚮往世俗之心,反而在一樹紅梅和寶玉的刺激下激烈反彈,她加快了追求自由和愛情的步伐。

怡紅公子慶壽是大觀園的一件大事兒。本來事情再大,除了元妃歸省,其他的事情理論上她都可以一概不理,因為那不屬於她的業務範圍。

寶玉作為一個青春大男孩,身邊姐姐妹妹並不少,靚麗丫鬟也不缺,因此身邊的生日祝福並不少。但妙玉這個出家這人也要插一槓子,送上了一紙粉箋"檻外人妙玉恭肅遙叩芳辰"。

一枝紅梅、一箋拜帖和一輪明月,徹底讓妙玉的本性暴露無遺

雖然是精心措辭,但終究落了邢岫煙的褒貶"僧不僧、俗不俗、男不男、女不女"。

按理說,既然已經過問世俗,為何把與自己亦徒亦友的邢岫煙略過,唯獨關注關係更遠的賈寶玉呢?說到底,還是她開始追逐屬於自己的愛情。

妙玉對寶玉的感情更多的是一種情感的寄託,希望有一個懂自己的異性可以一起交流,這其實嚴格意義上都不能算作是真正的愛情,只能算作是愛情的前奏曲,互生好感。

事實上,這並不是妙玉的一廂情願。當寶玉看到拜帖時一下子從床上跳起來詢問是什麼時間、誰送來的,從這一細節可以發現寶玉對妙玉非常重視,即使是一張簡單的沒有幾個字的拜帖。

這一箋拜帖正式標誌著妙玉在猶疑之後終於堅定地邁出關鍵一步,開始走向外界更廣闊的的空間。

三、一輪明月

中秋佳節一直是闔家團圓的日子,這樣的日子對孤苦伶仃之人相當不友好。

客居大觀園的妙玉,孤身一人,身邊雖有服侍之人,但對著一輪皎皎明月,心中的萬千思緒又能對何人訴說呢?

歷史上,無數騷人墨客對著一輪中秋明月,吟詠了無數膾炙人口的篇章,抒發自己胸中的那無法言說的情感。

一枝紅梅、一箋拜帖和一輪明月,徹底讓妙玉的本性暴露無遺

大觀園中,有生活情調的賈母讓賈府的樂班子遠遠地吹奏那些節奏舒緩的譜子,這笛音更增添了夜晚的悽清,讓妙玉心中更加心潮澎湃。

她終於打開了櫳翠庵的大門,漫步在大觀園的清輝之中,伴著悠揚舒緩的低音,她彷彿步入到自由殿堂。

她竟然信步走到了凹晶館,聽到了同樣是失意之人的林黛玉和史湘雲在即景聯句。聽到出現了絕佳詩句"寒潭渡鶴影,冷月葬詩魂"後,她忍不住走黑暗中走到光亮處。

一枝紅梅、一箋拜帖和一輪明月,徹底讓妙玉的本性暴露無遺

她熱情洋溢地評價了一番林黛玉和史湘雲的聯句詩歌,說了兩點大原則:

"如今收結,到底還該歸到

本來面目上去。若只管丟了真情真事且去搜奇撿怪,一則失了咱們的閨閣面目,二則也與題目無涉了。"

這句話是非常重要的,它透露出兩個關鍵信息點。一個是"本來面目",一個是"閨閣面目"。這個"本來面目"既是指中秋聯句的主旨,有何嘗不是妙玉自己的"夫子自道"呢,我今天就要恢復自己的本來面目,我本來就是一個閨閣中人。

這次她卸下了裝在身上的厚厚鎧甲,與黛玉和湘雲平等論交,並且盛情邀請二人同去櫳翠庵飲茶。

她詩興大發,將後面的詩一人全部續完。等送黛玉和湘雲二人離開時仍然戀戀不捨。

一輪中秋明月沖垮了妙玉的情感堤壩,她熱切地希望擁抱生活,過上普通人的生活。她渴望友情、渴望愛情、渴望一切世俗中美好的事物。


歸根結底,"天生孤僻人皆罕"只是妙玉身處"一個富貴心,兩個體面眼"的賈府的擋箭牌。卸下妙玉那層層包裹的厚厚鎧甲,我們赫然發現:妙玉本性就是一個渴求理解、渴望友情、渴望愛情的青春少女,與你我無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