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晚清最有骨气的王爷,溥仪的亲叔叔载涛,都有哪些令人敬佩的事迹?

文史砖家


清朝灭亡后,皇族们的命运发生巨变,除了生活变得拮据外,丧失一系列特权也让他们很不适应。为了恢复昔日的尊荣,某些人热衷于从事复辟活动,为此不惜卖国求荣,比如清废帝溥仪。但与之同时,某些皇族却依然保持着骨气,即使陷入穷困潦倒的境地,也坚决不做汉奸,其中的典型代表当属末代钟郡王载涛。


载涛出身近支皇族,是道光帝之孙,醇贤亲王奕譞第七子,光绪帝的异母弟,宣统帝的亲叔叔,摄政王载沣的胞弟。载涛本是贝勒,15岁时奉旨入嗣叔父钟郡王奕诒为子,6年后正式袭封为钟郡王。载涛年轻时在法国索米骑兵学校求学,专修骑兵作战科目,并由此跟马结下情缘,一生喜欢养马、画马。除此之外,载涛对戏曲异常着迷,不仅喜欢听戏,而且还擅演猴戏。



宣统帝溥仪登基后,生父载沣出任摄政王,载涛则出任禁卫军大臣,被朝廷视作最可倚赖的皇族将领。载沣执政期间胡乱作为,把清朝的江山搞得一团糟,最终激起各地民变。武昌起义爆发后,载沣被迫辞职归家,袁世凯由此成为实际上的“当家人”。不久,载涛也在袁世凯的威逼利诱下,被迫交出禁卫军的指挥权,改任蒙古镶黄旗都统。


载涛不甘心看着清朝覆亡,便与宗室毓朗、载泽、铁良等人一起组建宗社党,意图暗杀袁世凯,与南方革命军决一死战,重振清朝的国运。然而,宗社党仅仅成立两周后,革命党人彭家珍便炸死良弼,吓得载涛等人再不敢公开露面。就在铁良死后17天(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以宣统帝的名义颁布退位诏书,正式宣告清朝覆亡。



民国肇建后,北洋政府对满清皇室实行优待政策,载涛虽然备受尊崇,但内心深处一直没有放弃光复祖业的梦想,整日与一帮遗老遗少密谋大事。等到张勋率领“辫子军”在北京举事,拥立废帝溥仪复位时(1917年7月1-12日),载涛积极参与其中,并在小朝廷中再度出任禁卫军大臣。


然而复辟闹剧仅维持了12天便宣告失败,备受打击的载涛终于认清大势,明白清朝已不可能再复兴。至此,载涛彻底放弃幻想,不再参与任何跟“复国”相关的活动。此后数年间,载涛开始为北洋政府效力,先后出任将军、翊卫使等职务,虽然属于闲散官员,但薪俸却极为优厚。在此期间,载涛继续养马、画马、听戏、唱戏,生活过得相当惬意。



可惜好景不长,等到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1924年),将废帝溥仪赶出紫禁城后,前清皇族们的境况一落千丈。载涛由于没有一技之长,再加上被罢职、停俸,生计日渐艰难起来,没几年时间便坐吃山空。为了维持生活,载涛被迫将王府卖给辅仁大学,虽然得了一大笔银子,但架不住家中吃饭的人多,没多久便再度陷入困窘之中。


在强大的生存压力下,载涛被迫放下王爷的颜面,在德胜门外做小生意,过着十分清苦的生活。但即使生活如此艰难,载涛却连番谢绝大军阀张作霖、北平市长宋哲元等人的邀请,不肯再度出山做官。北平沦陷后,面对日寇的威逼利诱,载涛坚决不肯屈服,宣称就算是自己一辈子摆摊,也绝不肯为日本人做事。在无比危险的情况下,载涛能做到不慕荣华、不畏强权,骨气实在可嘉。



载涛自己不肯做汉奸,并且对甘做汉奸的侄子溥仪,也曾经予以痛骂。原来,溥仪在日本人的扶植下建立伪满政权后,曾派人邀请叔叔到长春任职,但载涛非但没有接受,反而给他回了一封措辞强硬的信件,痛骂他卖国求荣、有辱祖宗。1935年春,溥仪专程到沈阳北陵扫墓,载涛非但拒绝前往陪祭,还动员在京的前清皇族、遗老遗少也不要去,让溥仪此行十分尴尬。


解放后,载涛迎来新生,因为精通马类研究和骑兵战术,经人推荐后,被人民政府任命为炮兵司令部马政局顾问,负责为国家培育战马、训练骑兵出谋划策。载涛在这个职位上干得相当出色,因为成绩斐然屡获国家领导人的赞扬,并获得“人民弼马温”的绰号。



除了在马政局任职外,载涛还担任过总后勤部民政局顾问、国家民委委员、北京市民委副主任、民革中央委员,同时也是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在参政议政领域做出不少贡献。1970年9月2日,载涛在北京病逝,终年83岁。随着载涛的离世,属于他的传奇人生,就此落下帷幕。


资料来源:《回忆和载涛先生相处的日子》、《忆先父载涛》


文史砖家


末代皇叔载涛,光绪的弟弟,溥仪的叔叔,晚清皇室里比较有骨气的,是条汉子,他的一生大起大落,是晚清到新中国的历史见证人。

图为1910年,正在巴黎考察的载涛。

关于他的事迹先讲几个小段子,1910年载涛随清廷考察团,赴日、美、英、法、德、意、奥、俄八国考察军事,在巴黎参观军用热气球,法国人眼里中国人胆小怕事,想借机刁难,故意选在有风天气,邀请中国军官试乘,风向不准恐有危险,没人敢上,载涛责备众人后,登上热气球试飞,并在空中谈笑自若,法国人称其勇敢,后来在商拟订购时,革命就爆发了。

右二为担任马政局顾问的载涛,左一是郑新潮局长。

1925年,被赶出皇宫的溥仪再也管不了宗族们的生活了,为了解决众人的生计,载涛带头以16万大洋卖掉自己的贝勒府,成立了宗族生计维持会,办起了教养工厂,教授宗内子弟们学习各种手艺后,到社会上谋收入,载涛主动为家人们谋出路,受到赞扬,被尊称为族长。

图为晚年的溥仪、载涛、溥杰。

载涛最有骨气的事情,莫过于不向日本人低头,载涛最困难时期天天在鬼市摆摊,也不与日伪为伍,1932年伪满洲建立,溥仪曾数次派人劝说这位皇叔,前往长春任职,而载涛坚决不受命,称不去当亡国奴;1937年伪华北政府建立后,日本人、伪华北的大汉奸王揖唐等人先后许以高官厚禄,劝其出山,也被严词拒绝,表现出了凛然的民族气节,而到了新中国时,载涛非常乐意的接受了我军马政局顾问这一任命,


图文绘历史


年幼的溥仪继位以后,其父亲载沣成了摄政王,七叔载涛成了军谘大臣。载沣和载涛这样的满清少壮派上台以后,为了和袁世凯争夺兵权,先整顿禁军入手。当时,满清八旗已经腐败不堪,负责禁卫北京的是北洋的兵。于是,载涛用了两年时间,训练出一支由满人组成的禁卫军,接管了北京防务。此时的载涛,被清廷视作最可倚赖的皇族将领。

(从左至右依次是:荫昌,载搏,载洵,载润,载涛,麟光,帕勒塔(蒙),谭学衡(汉)。)

不过,载涛虽然在北京有了自己的军队,但是,北洋在各省还是拥有很高人望。载沣和载涛为了逼袁世凯下台,甚至还动了杀心。据说,载涛都准备好了“家传宝刀”,准备亲手宰了袁世凯。后来,因为各方势力调解(日本人也不同意),段祺瑞也带兵进京保护袁世凯,袁世凯最后安全的回乡养病去了。

武昌起义爆发后,载沣和载涛被袁世凯挤下台。当袁世凯逼迫溥仪退位时,载涛等人又组建了宗社党,反对袁世凯。甚至,载涛等人再次对袁世凯起了杀心。

也是在这一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溥仪被赶出紫禁城,满清皇室势力一落千丈。载涛虽然是皇叔,但是,也落魄到卖家产度日的地步,他的王府都卖给了辅仁大学。甚至,有一段日子,他还在街上摆摊讨生活。就是这样,当溥仪给日本人当走狗是,载涛也没有跟去。他不仅自己不去,北京沦陷后,日军曾邀请他出来做官,载涛说:

“为贼作伥者,国人皆可杀之!”

1935年,溥仪去遵化马兰峪皇陵扫墓时,载涛不仅自己不去,还劝身边的皇族不要去。载涛说:"我是民国人,决不留恋过去的清朝,也决不欢迎康德回来扫墓。"

(载涛和毛主席)

新中国成立后,载涛这才出来任职,职位是“马政局顾问”,由毛主席亲自任命的。这个职位确实适合他,载涛确实真的懂马。载涛对马政局局长郑新潮说:

“共产党是能治乱世的党,中国兴盛是大有希望的,我就是有这种感觉和看法,才愉快地接受了弼马温这一职务,并要全力把工作做好,这也算对人民的一点贡献。”

1970年,载涛去世后,被葬在了八宝山。

(文|勇战王聊历史)


勇战王聊历史


图为一组晚清皇帝溥仪的皇叔载涛年轻时英姿飒爽的老照片,众所周知自从满清入主中原后,旗人就一直开始享受世袭罔替的头衔与朝廷赡养俸禄。而载涛虽然是晚清末代最后一位皇族之人,但是他一生精忠爱国碧血丹心。即便清朝被覆灭随即被日本人控制,但是铁骨铮铮的他宁愿摆摊为生,誓死都不愿投靠日本人。

出生于晚清1887年的载涛原本是清宣宗旻宁之孙,也就是晚清最后一位皇帝溥仪的皇叔。溥仪三岁登基成了大清朝最后一位皇帝,而三岁的载涛亦是做了清廷将军。少年时期的载涛就开始留学于法国索米骑兵学校,学成归来后便在清廷专修骑兵作战科目。

相貌清俊帅气的载涛不但非常爱马,而且平时亦是十分善于画马。再加上他相貌儒雅如玉,精通诗词文墨的他亦是晚清知名京剧演员杨小楼的至交好友。载涛虽然是出身满清贵族,但是他为人却十分的谦卑且侠肝义胆。他曾亲眼目睹清朝因贫穷与衰败被诸国列强欺辱,只可惜空有抱负之心却无能为力。

后来清廷被推翻,溥仪和皇后婉容等人被驱逐出紫禁城。溥仪为了复辟清朝重新登记为帝,于是不惜与日本人合作。载涛得知此事后悲痛不已,甚至亲自跑到溥仪面前劝他回头。然而一心为了复辟之路的溥仪,却对皇叔载涛苦口婆心的劝告听不进去半句。

最后载涛与溥仪叔侄反目,甚至为了此事割袍断义发誓不愿往来。溥仪在日本人的扶持下担任了伪满洲国的皇帝,日本人开始派人前来请载涛前去出任伪满洲国大臣,但是却遭到了载涛声严厉色的拒绝。哪怕日本人对他威逼利诱,但是深有爱国之心的载涛为丝毫不为所动。

载涛拒绝日本的要求后,迅速与家人迁居到一处小胡同隐居生活。后来为了养活家人不得四处摆摊为生,当时有人问他作为清朝皇帝溥仪的皇叔,何必过着如此拮据的生活。载涛爽朗一笑,不做半句解释,依旧潇洒摆摊为生。在后来的日子里,载涛将祖上留下的古董字画拿出变卖,都不曾后悔拒绝与日本人的合作。正所谓傲雪凌霜真君子,铁骨铮铮护中国,此诗句正是晚清末代皇帝载涛一生的写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