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投资近2000亿!一个石油、石化帝国将在南海边的这座城市诞生

南海边的这座城市也将在中国石油行业写下重要一笔。

南海被看做是中国石油行业的“希望”。不仅是我国目前重要的原油贸易通道,更蕴藏着巨大的油气宝藏。

据了解,南海的石油地质资源量约为230~300亿吨,天然气总地质资源量约为16万亿立方米,约占我国油气总资源量的三分之一。

而背依南海,一个石油、石化帝国也正在广东的一座城市顺势崛起。

它就是湛江。

2016年12月,中科炼化一体化项目在湛江全面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超440亿元。

2018年7月,巴斯夫与广东省政府签订谅解备忘录,预计总投资高达100亿美元(约等于707.68亿人民币)。

2019年9月,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透露,未来五年将进一步加大南海油气勘探开发力度,预计每年将投入资本性支出160亿人民币。

这也意味着,未来几年,将有近2000亿的投资在湛江落地。一个新的石油、石化帝国即将在这座城市诞生。

01、占据位置之利的湛江

湛江市位于中国大陆南端、广东省西南部,地理位置优越。

​总投资近2000亿!一个石油、石化帝国将在南海边的这座城市诞生

这也造就了湛江不仅成为我国海上原油进口的重要通道,也成为支持我国南海油气开发的重要门户。

其中,在原油进口方面,湛江港是华南地区重要的深水港口,中国沿海25个主要港口之一。目前,该港口拥有30万吨级航道,是华南沿海地区通航条件和原油、铁矿石、煤炭等接卸条件最好的港口。

据了解,其油品业务在西南沿海的市场份额为90%,2012-2014年及2015年1-9月,分别实现原油吞吐量1854万吨、2028万吨、1976万吨和1682万吨。服务于茂名石化、北海炼化、广西钦州炼油厂、东兴炼化、中科炼化等多个炼化企业。

​总投资近2000亿!一个石油、石化帝国将在南海边的这座城市诞生

在油气开发方面,我国南海大致以东经113°10′为界,分为南海西部油田和南海东部油田。

其中,南海西部油田总部设在湛江市,并由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负责开发。

根据最新消息,南海西部油田已累计生产油气超2亿吨,年油气产量已连续多年超1000万吨。

值得注意的是,在未来,湛江分公司还将进一步加大南海的开发力度。

2019年9月24日,相关负责人披露,未来5年,公司将年均支出160亿人民币加大南海油气的开发力度。

其中,年均钻井50口,年均储量替代率达到130%,积极推进新项目评价建设,预计共14 个新项目投产。

而这也意味着南海西部油田迎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根据最新数据,该油田原油开发将稳产在450万吨-500万吨,建成七大油田开发体系,分别为涠西南、乌石、海中、迈陈、雷东和文昌A/B凹油田。天然气将上产100亿立方米,建成东方、乐东、崖城、深水四大气田开发体系。

02、世界级高端石化基地呼之欲出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油气开发,湛江在炼油和化工领域也成果丰厚。

2019年10月12日,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布了《湛江东海岛石化产业园产业发展规划》。

​总投资近2000亿!一个石油、石化帝国将在南海边的这座城市诞生

湛江东海岛石化产业园总体规划布局图

根据规划,该产业园将以中科炼化一体化和巴斯夫一体化基地为双龙头,以大炼油、大乙烯和大芳烃为依托,向中下游产业延伸,打造石化产业上下游一体化、产业链完整的现代石化产业循环经济体系。

到2030年形成以2500万吨级炼油、350万吨级乙烯、200万吨级芳烃,下游配套特色化高端化精细化学品和以需求为导向的终端产品,各种产业延伸度高、产业间关联性强的现代石化产业及深加工体系。

目前,产业园区内的巴斯夫和中科炼化一体化项目分别进展顺利。

其中,巴斯夫项目投资总额预计将达到100亿美元,由巴斯夫集团独立运营,是该公司迄今对外投资额最大的项目。

据了解,该项目首批装置将最晚在2026年竣工,整个项目将于2030年左右完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继德国路德维希港、比利时安特卫普后,巴斯夫全球第三大一体化生产基地。

而中科炼化一体化项目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合资炼化项目,是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与科威特国家石油有限公司合资建设。

该项目规划炼油1500万吨/年,生产乙烯100万吨/年,并配套建设湛江港东海岛港区30万吨级原油码头。

一期项目总投资400多亿元,建设1000万吨/年炼油系列生产装置、80万吨/年乙烯系列生产装置。

据了解,该项目于2017年12月20日开工建设,计划2019年底全面建成,其中,公用工程2019年下半年陆续投产,炼化装置2020年一季度投产。

03、一座城市的新未来

值得注意的是,多个大型项目的建设或将影响湛江这座城市发展的走向。

目前,湛江市的主导产业有海洋产业、近海油气开发及石化、钢铁、造纸等,而随着巴斯夫、中科炼化等项目以及南海油气开发的深入,其产业结构或将发生新的变化。

一座以新型石油、石化产业为主导的石油城或将由此诞生。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在未来,随着石化等项目的投产,也或将吸引一大批配套周边企业的入驻。

以中科炼化一体化项目为例,项目建成后将主要生产国VI汽油、柴油及航空煤油等油品,以及聚乙烯、聚丙烯、乙二醇、环氧乙烷、乙醇胺、丁二烯等化工产品。

其中,聚乙烯可用于生产日用杂品、人造花卉、周转箱、小型容器、自行车和拖拉机的零件等。聚丙烯则广泛应用于服装、毛毯等纤维制品、医疗器械、汽车、自行车、零件、输送管道等。

而随着聚乙烯、聚丙烯等化工产品的投产,或将诞生一批与之相配套的服装企业或医疗器械制造企业等也未必可知。

而在油气开发方面,尽管南海深水开发仍旧困难重重,但正如5年前鲜少有人想象到5G的发展,20年前鲜少有人想到互联网的爆发一样。石油行业也有着自己的发展轨迹,中国能否敲开深水油气开采的大门,随着科技的发展将日趋明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