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孩子時到底怎麼用力才對?

烏鴉點點點


生孩子時到底怎麼用力才對?


一位30歲的懷孕媽媽來到醫院待產的時候,可能是有點產前焦慮症的原因。時常能在走道上聽見她和老公吵鬧的聲音。我對她印象不深,因為我也沒見過她幾面,更多的是聽她的聲音。

算了算日子,她也快到預產期了。沒想到還沒到晚上,她肚子便疼痛起來,最後因為她老公實在焦急,便趕緊通知醫生前去查看,醫生按照預產期的推算來看孕婦並沒有到預產期,而孕婦除了疼痛也沒其他異常症狀。

醫生本來以為只是陣痛,沒想到一疼就是好幾個小時。最後看孕婦實在疼痛,醫生在與家屬商量之下決定讓孕婦進產房進行順產。而這一過程卻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簡單順利,而是歷經千辛萬苦。

本來這位孕婦的情況還算良好,但因為孕婦提前沒有這方面的瞭解與儲備,在順產的時候更是沒有配合醫生的指示。原本幾個小時便能生下來,卻足足痛了2天,孕婦自己也被折騰得精疲力盡才把孩子生下來。

孕婦歇斯底里的哭聲,加上產房裡醫生急促的準備過程,都讓人更加緊張,加上我第一次看見這樣的場面,更是緊張得手心裡都冒冷汗,雖說不是親身經歷,但經過這一次的事情還是讓我對產房都有了些許陰影。

但更讓我意識到的是一個懷孕媽媽必須要為順產做好準備,在順產的時候能配合醫生用力,讓孩子安全出生有多麼重要。即便是順產,即便是沒有威脅到生命安全,也不可忽視,至少可以讓產婦少吃很多苦頭。

如果你是一位準媽媽,或是一位準備順產的產婦,那麼對於瞭解在順產時如何配合醫生用力最有效是十分重要的,我們接下來來看一下到底應該怎樣配合醫生用力呢?

⒈準備工作:要保持充足的精力

這一點是首要,很多產婦在生產前沒有做好這一項準備,在生產過程中出現使不出勁,甚至昏迷的情況,許多產婦在生產前覺得自己反正也不懂,只要相信醫生,自己卻沒有一點準備,順產就會很順利。可以說,這樣想無異於是自我洗腦,這樣做是完全錯誤的想法。

生產一半靠醫生,一半靠自己。孕婦要在生產前補充體力,不能因為自己不想吃東西便不吃,有的孕婦在生產過程中還容易出現宮縮的情況,而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就會耗費更多的體力,如果沒吃東西根本撐不下去。

對於補充體力的辦法有很多,可以適當地吃一些甜品,例如巧克力、奶糖等。如果出現什麼不適的情況,告訴家人及時請醫生查看就可以,不要大聲呼叫,這樣也會讓自己體力損耗。

⒉生產過程中,聽從醫護人員安排與指令

有的孕婦在生產過程中沒有按照醫生指揮,最後導致順產情況發生變化,或是自己身體出現損傷。可見配合醫生也很重要,在醫生讓用力的時候就用力,在醫生讓放鬆的時候便不可再用力,若讓用力的時候沒用力,往往會疼痛加劇。在放鬆的時候用力很可能導致陰部牽拉受傷。

還有很多較為迷信的孕婦會聽從一些民間傳言,想要孩子出生在吉時良辰。而在生產前有異常狀況不反映,即便是羊水破了急需順產還依舊掙扎。或是在生產過程中便故意不聽從醫生指示,這樣的行為是非常愚蠢的,無疑是在用自己的生命做賭注,這是切忌不可採取的做法。

⒊遇到突發情況,應冷靜對待

在產前或產後過程中可能出現一些突發情況,如果自己不幸恰好遇上,也應保持冷靜,不要焦慮或是出現大喊大叫的情況。這樣損耗體力不說,也會給自己造成心理暗示,在生產過程中恐懼感增加,很不利於生產。相反我們應該充滿信心,積極配合醫生的操作,相信自己一定能平安。

此外生產前生產中最容易出現宮縮情況,一旦出現宮縮,首要做的是深呼吸,在深呼吸的過程中加重呼吸,這樣有利於腹部壓力下降,形成一股推力,緩解宮縮。在宮縮之後也可以適當休息一會兒,讓自己的體力恢復一些,對之後的生產增加體力。

⒋產後安靜恢復體力

生產結束後,聽從醫生安排產後觀察,放心休息,靜心恢復體力,不用急於一時看孩子或者是有所擔憂。一方面只有自己恢復體力了,才有精力去照看孩子。

方面產後也可能會出現產後出血、產後羊水栓塞等緊急情況。自己本來體力耗損已經過多,不宜再耗費體力,以防出現緊急情況時因為體力透支而加重。

關於用力的方法也很重要,有的人只知道用力,卻沒有用對力,這種情況不在少數。我們在順產過程中最好的用力方式便是用力輔助深呼吸,在吸氣過程中不用力,儘量吸氣,等呼氣的時候順帶送力。另外,儘量不要大聲喊叫,這樣不僅不能幫助生產,還容易失去體力。

除了上面這些方法也有很多順產的用力技巧。我們知道了不一定有用,最重要的還是我們能夠完全掌握這些方法。希望每一位準媽媽都能掌握技巧,為生產增加一份保險,減少一份風險。

除此之外,在待產期間也可以多多和周圍孕婦,醫護人員交流,一方面能緩解煩躁的心情,另外也能互相交流一些順產經驗,讓自己有充分的準備,不至於在順產過程中亂了手腳。


J媽學堂


生孩子時到底怎麼用力才對?

我是二胎寶媽,我的兩個孩子都是順產的,生孩了學會用力很重要,這關係到產程長短和寶寶的健康。

那麼,我們首先來了解一下分娩的產程,分娩有幾個產程?

第一產程:從有規律的宮縮到子宮口全開

第二產程:從子宮頸開全到寶寶娩出

第三產程:從寶寶出生到胎盤娩出

生孩子時到底怎麼用力才對?

第二產程,當子宮口開全時,此時如果加上用力的動作,可促進分娩,並緩和子宮收縮所引起的強烈刺刺激,使產婦輕鬆地度過這段時期。可以通過以下方法用力:

1.仰臥用力:兩腿充分張開,膝蓋彎曲,後腳跟儘量靠近臀部。兩手向後舉,同時充分吸氣,緊閉嘴唇,慢慢地像要排便一樣逐漸用力,直至吐氣完畢。

2.側臥用力:用力姿勢好似排便時採用側臥一樣,任何人都能輕易做到。根據經驗,這個方法最舒服,我生女兒時就是用這個方法用力,宮口開全到寶寶出生只用了15分鐘,且沒有側切和沒有撕烈。

3.仰臥時抱住雙腳用力:舉起雙腿,雙手從外側抱住膝蓋內側。雙腳儘量靠近下腹部的兩側,並充分地張開,注意深吸氣呼氣。

溫馨提示:躺在產床上等候,配合助產人員分娩,該用力時用力,不該用力時好好休息。


小書蟲媽媽


很多孕媽媽都希望能夠順產,可真正到了產房,又不知道該如何用力,而感到害怕。其實大可不必,放鬆心態,該來的總會來。

當你聽到護士說,開了十指了,這時你會被推上產床,準備迎接寶寶的到來吧。

1、爬上產床後,雙腿分開,架在兩側支架上,兩手握住把手;

2、慢慢的深呼吸,肚子開始痛時,即有宮縮,然後屏住氣開始用力,就像窩粑粑那樣向下使勁兒,增加腹壓;

3、肚子不痛了就放鬆,這時可以換氣後接著再屏氣用力;

4、如此步驟反覆,寶寶就會持續往下降直至出生。

等到寶寶的腦袋出來了,這時就不是你的事了,助產師會抓住往外牽引,隨手一拎,寶寶便出來了,這時寶寶的啼哭聲便會響起。

這就是一個姑娘做媽媽的過程了。


暖暖媽媽育兒說


生孩子的過程,其實不是一開始就要開始用力的,而是要經歷一第一產程,第二產程和第二產程。


在第一產程的時候,通常都是要經歷一個宮縮的過程,隨著宮縮越來越頻繁,子宮口會慢慢的擴張,到第一產程末的時候,每一到兩分鐘就會有一次子宮收縮,每次維護維持一分鐘或者更強,這個時候子宮口就開全了。


宮口開全以後進入到第二產程,這個時候產婦才需要開始用力,而這個時候用力也是需要有技巧的,一定要正確的應用腹壓,將胎兒擠出來。

當宮縮來臨的時候,產婦要用手抓住床兩邊的帶子或者把手,把屈起的兩腿分開,吸一口大氣屏住,然後像解大便一樣的用力的往下推,等宮縮過去後,立刻爭取時間休息,以保持精力,配合下一陣宮縮來臨時再用力。


胎兒娩出以後會進入第三產程,第三產程的話,主要是娩出胎盤,如果胎盤娩出,然後產道沒有裂傷,醫生會縫合好側切的傷口,這個分娩過程才會才算完成。



這就是整個順產的過程,在生產的過程當中準媽媽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態,不要大喊大叫,保持正確呼吸和用力,才能保證胎兒平安降生。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幫到你!

你好,我是希媽,多平臺自媒體人,致力於0-6歲育兒知識分享,如果你有育兒困惑,歡迎關注、留言哦!

希媽育兒


想要順產的孕媽媽在孕期的時候可以多瞭解一下分娩的知識,瞭解一下生孩子的時候應該怎麼用力,在分娩的時候孩子能不能順利的生出來以及產程的長短都與孕媽媽會不會用力有著很大的關係,墨媽以前在孕期的時候就經常看一些關於分娩如何用力的文章,所以生孩子的時候產程也都比較順利,那麼在生孩子的時候孕媽媽該怎樣用力呢?


我們可以把生孩子先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也就是剛開始開宮口到開三指的這個階段。

初產婦的孕媽這個階段就會比較難熬,從開宮口到3指大概需要12-16個小時,經產婦媽媽就比較快了,墨媽二胎的時候從開宮口到6指只花了4個多小時,這個階段孕媽媽感覺但疼痛可以大口呼氣,可以稍微緩解下疼痛。

第二個階段也就是孕媽媽有想要拉粑粑的感覺到宮口開7-8指;第三個階段就是拉粑粑的感覺非常強烈到宮口全開。

這個時候胎兒往下走了,就會壓迫到肛門,孕媽媽就有強烈的便意,在宮口還沒有開全的時候孕媽媽是不能夠用力的,一定要忍住便意,墨媽分娩的時候就是覺得忍這個便意非常難受,但是忍不住也要忍。

  1. 宮口全開孕媽媽就要上產床了,孕媽上產床一般都是選擇半坐臥位,在產床的兩遍有扶手、腳踏板,上了產床醫生會讓孕媽媽雙手抓住扶手,腳在踏板上踩實了,醫生讓用力的時候孕媽媽才可以用力。
  2. 生孩子就像拉陳年老便一樣,孕媽媽要配合陣痛用力,當宮縮來臨的時候孕媽媽就長吸一口氣,抓住扶手,然後使勁向下屏氣用力,頭向下看,就像拉粑粑便秘用力時候一樣,雙腿要打開,當陣痛消失以後孕媽媽就躺好休息調整自己呼吸,準備好下一波用力。

在用力的時候孕媽媽要憋長氣,雖然肚子會很疼,但是孕媽媽一定不要大喊大叫,這樣只會消耗體力,用力的時候要閉上嘴巴,張開嘴是很難發力的。


如果孕媽媽實在不會用力也不用擔心,在分娩的時候助產士都會指導孕媽媽如何用力的,孕媽媽配合醫生即可。寶寶生出來的那一刻孕媽媽會感覺像一股很大的暖流就出來了一樣……

我是墨媽,二胎媽媽育兒達人,多平臺原創作者,專注於孕產育嬰等方面的解答,關注墨媽與你分享更多孕產育嬰小知識~(圖片來源網絡,侵權刪)

墨媽育兒經


您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希望我以下的回答能對您有所幫助。


生孩子時的子宮收縮痛是常人難以忍受的,有人將其比作全部肋骨斷裂的感覺,在無痛分娩還未普及前,很多醫院的產房裡總是此起彼伏的出現孕媽們忍受疼痛的聲音。甚至有些孕媽會因疼痛大喊大叫、被痛哭流淚,其實通過這樣的行為並不能緩解宮縮的疼痛,還會讓孕媽提前消耗過多體力,同時,孕媽還會過度換氣導致缺氧,甚至影響寶寶的供氧。那麼,如何做才能讓生孩子的過程中減少疼痛,合理用力呢?

在陰道分娩過程中如何用力?

1.第一產程

第一產程是宮口的擴張期,此過程需要有效的宮縮促進宮頸管消退,宮口擴張,但這個過程也是漫長且難熬的。在這個階段,孕媽們應該努力控制自己,儘量避免因疼痛而向下屏氣用力,否則容易過早的消耗體力以及造成宮頸水腫,可在宮縮疼痛時進行緩慢的深呼吸緩解疼痛。並且目前無痛分娩鎮痛能有效緩解孕媽們在此期間的疼痛,減少她們痛苦,得到更多的休息。

2.第二產程

第二產程是胎兒的娩出期,從孕媽宮口開全開始,直至寶寶娩出。這個階段是孕媽分娩用力的最關鍵時期,孕媽這時候所感受到的宮縮也是頻繁的、強烈的。此產程孕媽有效的用力應該是雙腿屈曲打開仰臥在分娩床上,雙手分別緊握手柄,在宮縮快到來的時候,根據助產士的指引,在宮縮越來越強烈時,深吸一口氣,然後向下儘可能持續的屏氣用力,像解大便一樣,用力盡可能長,待實在憋不住時,快速換口氣,接著持續屏氣用力。在宮縮間歇期,孕媽也要放鬆下來,為下一次的用力儲存體力。但是當寶寶的胎頭著冠後,助產士會指引孕媽用力就要輕柔或停止用力,儘量呼氣,避免寶寶娩出過快,造成孕媽產道的嚴重裂傷。

3.第三產程:

第三產程是胎盤的娩出期,此時寶寶已經娩出,孕媽應避免情緒激動,保持鎮靜。接著配合醫務人員,模仿第二產程的向下屏氣用力,來加快胎盤的娩出以及減少出血。


淼哥故事會


您好,感謝您的邀請!我是高級育嬰師、母嬰KOL福林媽咪,很高興能回答您的問題。

其實在上產床後,產婦無論是心理,還是身體,都在承受著壓力,分娩時需要用對方法,才能將寶寶快速娩出,以下這3點注意事項,也能幫助產婦早點“解脫”。

1. 配合宮縮

孕媽在整個分娩過程中都應該知道,宮縮才是順產時的中堅力量,陣痛的時候就是宮縮的力量發動之時,只有配合好宮縮的力量,產婦才能更快的將小寶寶娩出,所以關於如何配合宮縮,孕媽還是要根據產程進度來配合。

①處在第一產程:這時宮口還沒有全開,孕媽不能過早用力,當疼痛時,應調整呼吸。

②處在第二產程:孕媽宮口全開,這時就是宮縮發動最後衝刺的時間了,頻率也快了,大概兩分鐘一次,一次疼痛一分鐘左右,這時孕媽要做的就是疼痛時用力,越疼說明宮縮越厲害,這時用力可以配和宮縮一起助寶寶一臂之力。

雖然宮縮我們沒法支配,但是我們可以根據疼痛來感受,有不少寶媽回憶自己生孩子時,護士都是在自己最疼的時候讓自己用力,這就是為了配和宮縮,所以想要快,得好好利用宮縮,並且還要利用宮縮間隔時休息一下,好在下一次宮縮發動時能更好的利用它。

2. 調整呼吸

呼吸時,也要配合宮縮,在宮縮間隔將近兩分鐘的時間裡,產婦要調整自己的呼吸,在宮縮到來的時候,儘可能大吸一口氣,憋住氣將力量像向下方傾瀉,儘可能的多憋一會兒,直到宮縮暫停,如果宮縮時間長,那就聽從護士指令中間換氣,儘量利用好每一口氣,到宮縮暫停時,調整呼吸,避免缺氧。

但要注意,當胎頭娩出時,產婦就不要再深吸氣閉氣了,而是應該改為小口地喘氣,身體放鬆,避免造成撕裂傷。

3. 用力方式

上了產床以後,此時的疼痛程度已經很難忍受了,產婦需要等待宮縮,在宮縮來臨之時,也就是疼痛達到峰值的時候,產婦要收縮下巴將嘴巴閉緊,睜開眼睛看著自己的肚臍部位,握住產床兩邊的把杆,依靠腰背部下墜和腳跟踩踏,將力量彙集在下半身。

此時會有便意的感覺,不要腹部用力,而是臀部用力。當宮縮暫停時,產婦可以趁現在放鬆一下,等下一次宮縮到來時,利用好手抓和腳踏的著力點,再次發力,同樣注意,胎頭分出後,不再用力,寶寶會自行利用宮縮的力量出來,避免自行用力造成撕裂傷。

如果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請關注@福林媽咪,每天為您推薦落地實用的育兒知識,陪伴孩子一起健康快樂的成長。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福林媽咪


關於生孩子用力是個很關鍵的問題。

我在生孩子之前一直在安娜貝兒孕校聽課,課上就有講過拉瑪澤呼吸法、快樂分娩等知識,而且在這裡生孩子,如果是順產身邊會有助產士一直陪在身邊,什麼時候呼氣、什麼時候吸氣、什麼時候用力都有助產士指導。

如果你這些都沒有聽過,建議你可以去學習一下拉瑪澤呼吸法。


我家有個帥小夥夥


宮縮的時候。像便秘拉粑粑一樣用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