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辦學校撐起了半壁江山,如果取消民辦學校可行嗎?

華夏少林


答:根據我們國家目前教育發展狀況來說,民辦教育未撐起半壁江山,仍以公辦教育為主,民辦教育為輔。中小學實行義務教育,雖然民辦教育的存在是與義務教育相背離的,但是,由於我國現階段生產力還不算髮達,國家還處於發展中。民辦教育的存在和發展 ,是義務教育的發展和補充。現在不可能取消民辦教育。



對於民辦教育,無論是幼兒教育,中小學教育,還是大學教育,都不能搞一刀切,取消或停辦民辦教育。國家允許和鼓勵民辦教育在一定時間階段的存在和發展,允許教育行業“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這由是我國現階段國情,經濟發展水平決定的。原因如下:

一、民辦教育與公辦教育都在執行黨的教育方針政策,他們的教育目標一致。

我國現階段的教育方針是:"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服務,必須同生產勞動相結合,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兩種教育形式都在"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提高民族素質為根本宗旨,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重點,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新人。美國著名教育家泰勒說:“創造力不僅對科技進步,而且對國家乃至全世界都有重要的影響。哪個國家能最大限度地發現、發展、鼓勵人民的潛在創造性,哪個國家在世界上就處於十分重要的地位。”一個國家或民族要能夠迅速發展,不落在其他國家之後,就需要有一批具有創新精神的人才。尤其是在當前,國際綜合國力競爭正日益激烈,各國發展將可能打破歷史的排序,先進國家將因被後來者趕上而需要重新喚起全民的創造性去奪回過去的優勢;後來居上的國家在超過先進國家後會發現自己開始失去了趕超和模仿的目標,因而昔日模仿性的民族應該拋棄,強調以創造性刷新自己的民族性,以使自己保持領先地位。人的創造性將成為未來各國參與國際競爭極重要的條件。而青少年是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對其進行培養離不開教育。


二、民辦教育的存在和發展,是由我國現階段生產力水平不發達,經濟發展不平衡決定的。

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我們國家現在還處於發展中國家水平。若國家現階段有足夠經濟實力和財力來投資公辦教育, 民辦教育就會失去生存的土壤。目前,國家政府允許民辦教育的存在和發展,是因為民辦教育在社會發展中起了積極的作用,它與公辦教育互相補充,互相促進,共同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這看似與九年制義務教育相矛盾,其實他們都在為教育服務,為社會培養人才。

三、我們要學會用一分為二的觀點看問題,不能凡事一概而論。

關於民辦教育的問題,有人認為,民辦教育收費高,與九年義務教育相矛盾,乾脆一刀切,政府直取消或停辦。這些觀點都是不妥的。首先,民辦教育的存在有社會發展和經濟發展的因素。其次,民辦教育的存在會與公辦教育形成競爭,有利於進行教育資源整合,實現優化資源配置。民辦教育由是舉辦者或投資者自籌辦學經費,所以它必須要以質量而生存,教師或教學管理做得好可以一直做下去,教不好明天就得“下課”,而公辦教育是國家財政撥款,這必然會造成一部份人不思進取,教好教壞一個樣,造成一種“做吃等死”的現象。民辦教育做得好,會吸引公辦教育人才,增加學生生源。如,我高中的語文老師盧中文曾經在興義市教育局當副局長,他後來被賽文中學董事長黃秋生高薪聘去當副校長,連”鐵飯碗“都拋棄了。同樣,若公辦教育教學質量差,教學管理差,家長仍然會讓孩子放棄讀公辦學校,選擇民辦學校就讀。最後,家長可考慮家庭情況,實行”雙向選擇“。他們可以讓孩子讀免費的公辦學校,也可以讓孩子讀民辦學校,多一個選擇,多一個比較?何樂不為呢?

四、對於辦得好的民辦學校,政府教育部門可以民辦轉公辦,對於辦不好民辦學校,可以限期整改;直接取消或停辦。

現在,要申請辦民辦學校,硬性條件和軟性條件都要達標,教育部門才審批。否則,誰批誰承擔責任!政府部門加大了民辦教育的監管力度。對民辦教育舉辦者和投資者來說,增加了辦學難度。所以,很多投資者或舉辦者由單打獨鬥走向了強強聯合,其資金實力雄厚、規模大,人才聚集。我們興義八中最早由貴州醇酒廠出資舉辦,廠長鄢為松任校長,教師工資由廠裡發。後來八中因教育碩果累累,享譽省內外,被當地政改為公辦,由財政撥款發教師工資,教學經費。2019年興義八中被清華北大錄取的學生有30名。頓時讓全國很多人知道處於八線城市的興義有一所八中,這成了我們家鄉的驕傲!

總之,教育是我們每個人享有的權利,也是一種福利!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發展和提高,政府部門可以限制中小學民辦教育的發展,進一步普及義務教育的範圍。如由九年制改為12年制。鼓勵投資者創辦民辦高等教育,讓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為國家培養更多的人才,提高整個國民文化素質。



國外很多有名的大學最早都是民辦。如:美國的斯坦福大學、哈佛大學 、耶魯大學、普林斯頓大學、 麻省理工大學;日本的早稻田大學等等。我希望我們的國家也能出現私立大學與清華北大妣美,共同為國家培養棟樑之才,讓我們的民族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中。


中小學英語老師王溯


可以取消民辦學校,民辦學校都是野雞學校,沒有公家的正規,我上的就是民辦學校,學的廚師,我真後悔幹著一行,工作不好找,企業也不會給交五金,我初中沒畢業老師就推存我上中專,中專出來當工人,九年義務教育才上了6年。


用戶1563286766777689


我是張旭語文,很願意與您一起探討問題的實質!!

我的觀點是:取消民營學校是不可行的。

從幼兒園一直到大學都存在著民辦學校,佔比最大的是民辦幼兒園,大城市幾乎一個小區就有一所民辦幼兒園,它的數量遠遠超出了公立幼兒園。而其他各學段的民辦學校佔比很少,應該不到百分之一。

第一,不可否認,民辦學校為我國的教育事業做出了貢獻,尤其是在國家教肓投入不足的情況下,民辦學校吸納了大量的學生,減輕了政府的教育壓力,緩解了老百姓的孩子入學難的問題。比如幼兒教育領域,公立幼兒園數量少,招收幼兒能力有限,無法滿足人民群眾的需求,這時候,私立幼兒園如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不論它打著什麼招牌,做了如何的廣告宣傳,但有一點是老百姓貼身感受到的,那就是自己家的孩子有幼兒園可上了。



第二,從這個意義上說,私立幼兒園對幼兒入園的貢獻是功不可沒的。現在,國家決定對幼兒教育進行大範圍資金投入,各地紛紛開工建設公立幼兒園校舍,這種情形,人們已經看在眼裡了。那麼,在這種特殊的時候,有些人認為私立學校應該退出教育領域,希望國家取消它的存在,這種一廂情願的想法恐怕是不可能實現的。除非私立學校賺不到錢,自行退出教育領域。為什麼呢?




民辦學校和所有的民營企業一樣受國家政策和法律的保護。

第一,民辦學校的屬性是企業,以賺錢為目的,不具有公立學校的公益性,這是母庸置疑的事實。但是它與其它民營企業不同的是,它沒有用公司的名稱,而是以學校的名號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尤其是以“實驗”二字出現的民營學校,還有那些由各地知名公立學校掛名的所謂民營學校。正因為如此,所以人們往往被掛在門上的名號所矇蔽,而忽視了它真正的目的——賺錢。



第二,因為它要賺錢,要把校舍與基礎設施的投入賺回來,然後贏利,因此它就要在辦學理念和管理上下功夫,在廣告宣傳上做文章。比如某某英語實驗中學、某某名校集團分校、某某藝術幼兒園等等。在管理上尋求與公立學校截然相反的管理方法,以示比公立學校優異許多。比如完全封閉式管理、半軍事化管理等等。所以人們往往認為民辦學校的管理比鬆散管理的公立學校好了許多,便爭著搶著掏出腰包裡的錢,把孩子送了進去。



第三,但是,由於私立學校是封閉管理,閒雜人等很難入校以探究竟,所以人們對私立學校總有一種神密感。我們很少聽到私立學校有什麼校鬧的事情發生。為什麼呢?是因為送孩子去私立學校的家長沒有了退路,如果孩子被私立學校辭退,他的孩子將無處讀書,公立學校有學籍管理,沒有學籍是無法讀書的。所以,即便孩子受到體罰了,也裝聾作啞不去和私立學校鬧騰。但是我們不能忘記:教育包含了“教”和“育”兩方面,可想而知,一個以賺錢為目的私人企業怕是隻有“教”而無“育”了。說實話,我總是認為民辦學校是獨腿走路的。

即便如此,它仍然屬於民營企業,受到國家政策和法律的保護。

2O18年11月1日,習近平主席在民營企業家座談會上發表了重要講話。強調非公有制經濟財產權不可侵犯,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的方針絲毫不會動搖,要大力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壯大。

這次座談會是針對社會上有些人提出的“民營經濟離場論”和“新公私合營論”而召開的,是習近平主席給民營企業的定心丸。

第一,雖然民辦小學和初中今年被納入了義務教育序列,政策規定必須劃片招生,搖號補足。這一政策堵塞了民辦學校以往得天獨厚的提前招生、面試招生的渠道,其升學率將受到嚴峻的挑戰。但它之前經營的“人氣”,恐怕一時半會兒還不會從一些人的腦海中消失,尤其是高傲的有錢人,他們總是不想讓自家已經被慣壞了的孩子與貧民的孩子同處一個屋簷下。所以給民辦學校投錢的人還有很多,它們的利潤依然存在,生存空間還有餘地。



第二,從這個角度看,它們自願退出教育市場的可能不大。更重要的是他們的存在受到法律的保護,得到了國家的肯定與支持。因此,讓民辦學校離場,或者讓民辦學校和公辦學校合營,都是不符合國家支持民營企的政策的,也是不符合法律精神的,與習近平主席的講話背道而馳的。

所以,希望國家取消民辦學校的想法都是普通老百姓的一廂情願,說不好聽一點是嫉妒心理在作祟,事實上是不可能實現的。


張旭語文


對於民辦學校,我不知道題主說的是那個地方?民辦學校怎麼就撐起了半壁江山?是數量上有半壁江山?還是教育貢獻上有半壁江山?要客觀分析問題,不能誇大其詞。

別的地方我不說,我就以武漢市為例,截止2018年,武漢有民辦高中20所、民辦初中25所、民辦小學15所,也就是說民辦中小學一共60所,你知道武漢市一共中小學多少所嗎?共1000多所!民辦學校只佔所有中小學的二十分之一左右。從數量上來講,還沒有半壁江山。

如果說高校的話,這個比例稍微高些,武漢市目前有高校84所,含本科和專科,其中民辦高校31所。如果看武漢的話,民辦高校的比例比民辦中小學高。但是,民辦學校取消可行嗎?我的回答是:“行!”當然,要分中小學和高校。

第一,中小學取消民辦學校一點問題都沒有

說實話,民辦學校對於教育是一個補充,並不是必然。有了民辦學校,給了一些孩子一些出路。但是,沒有民辦學校,我覺得我國教育的焦慮症會好很多。以前,我國經濟水平發展不夠,國家沒有更多的經費,所以,鼓勵社會力量辦學。現在,我國經濟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國家已經能夠負擔起義務教育階段的教育。所以,對於義務階段,完全可以取消民辦學校。

第二,民辦高校可以保留

與義務教育階段不一樣,高校應該允許民辦教育的存在。從一定意義上來講,民辦高校對於高校辦學具有一定的鯰魚效應。因為高校與中小學有很大的差別,其人才培養的任務是不一樣的。從一定意義上來講,如果學校質量好,我倒是將以鼓勵民辦高校的發展,但是有個前提是一定要規範民辦高校辦學行為。


總之,對於中小學階段,特別是義務教育階段,民辦學校取消沒問題,而且我建議取消,統一由國家負擔。高校則應該鼓勵民辦學校發展。


義哥說教育


我不建議取消民辦學校

我們國家的民辦學校從幼兒園一直小學,初中,高中,中職甚至大學,各個學段都存在。從某種意義上講,民辦學校是對公辦教育的有益補充。

尤其是在一些大中城市,外來人口聚集,由於當地公辦資源配置不足,一些民辦的幼兒園、中、小學有效解決了,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入學的問題。

很多外來務工人員,不願意將子女,留在當地作為留守兒童,對孩子的長期教育發展是有諸多不利因素。隨父母在打工地就學,往往會在進入公辦學校上受到一定的限制,只能去選擇當地的一些民辦幼兒園或者中小學,解決了家長為孩子教育,而煩惱的後顧之憂。

一些民辦的中職或者大學,為一些中考和高考落榜的孩子,提供了第二次求學就業的機會。這些孩子們往往由於,種種原因成績不太理想,離公辦的大學成績有一定的差距,又不願意去復讀,很多家長會選擇,一些就業前景好,孩子樂意去的民辦院校,讓孩子去就讀,學習一技之長,將來畢業以後步入社會,有一席立足之地。

我們應該積極引導規範,民辦教育發展。

在學前階段和義務教育階段,我們國家明確規定民辦學校的性質分為兩類營利性和非營利性,尤其是在義務教育階段,禁止舉辦各類盈利性的民辦中小學。

一些地方已經嚴格控制審批民辦學校,主要目的在於應該配足配齊公辦教育資源,在義務教育階段,人人享有均等的受教育機會。學前階段更多的去創辦,一些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對幼兒園的各項收費實行政府補貼,使幼兒園的收費更切合老百姓的經濟收入,禁止出現一些高收費的幼兒園。

當然在一些地方民辦的中、小學蓬勃發展,可能讓當地老百姓,誤認為民辦教育已經超過了當地的公辦教育,所謂的民強麼弱現象。

為了抑制這樣的現象蔓延,國家出臺相關文件,對於民辦中小學的招生,做了嚴格的規定,不能提前招生掐尖招生,更不能組織與招生相關的測試測評活動。民辦學校與公辦學校招生同步進行,尤其是民辦小升初,如果報名人數大於招生計劃數,民辦學校只能採取電腦派位的方式進行招生錄取。

結束語:對於民辦學校的健康發展,也希望各個部門各司其職,加大監督檢查力度,鼓勵其健康發展,真正成為公辦教育的有益補充。


匯智坊


民辦學校應正確引領,規範管理而不是取消。

應釐清什麼是“民辦學校”。首先它應該是所學校,而不是輔導班。應有一所學校所必須具備的校設、師資力量、活動場地、消防設施、安保措施、制度措施等,有必須的規範的審批手序和監督措施、指導意見等,而不是輔導班,或擴大化了的輔導機構。然後它屬於“民辦”,是由個體或某組織出資來辦學。不規範的輔導班、輔導機構應以法從速清除,以免對學生造成意外傷害。

正式民辦學校,政府或教育主管部門應從教育教學管理方面予以指導,對其辦學全程予以監管,讓其健康發展。


大唐小築


民辦學校是與政策相吻合的,但不可能佔半壁江山,在目前也只不過是個試點,但政府不會干擾,因為民辦教育雖不是獨倡,國外多如牛毛,但民辦與國辦的模式可能差異很大,收費與工資都不一樣,規章制度也不一樣,以後有一部分優秀的教師都會倒向民辦,原因是民辦工資待遇高,但是看你的生存力如何,因為你沒有保障後顧之憂,萬一流產了,那麼退出工辦想再做工辦教師是不存在,公務員的豐厚的社保待遇也廢除了。所以民辦的現在想形成半壁江山不可能!也只能辦一些貴族學校而已,要想民辦學校一獨枝一秀,要有相當的實力。1;要有經濟實力,由富翁直接投資開辦,2;由自己牽頭富翁支撐開辦,3:招聘教師隊伍在目前相當困難,學生難招,所以政府也不會擔心和干擾,符合第一條件的富翁,能成功的比例大,所以成功能否只能順其自然!!


用戶1054355145656


民辦學校撐起了半壁江山?這句話說的很勉強。民辦教育根本不可能佔到半壁江山。比如本科大學全國共有1200多所,其中民辦本科院校和獨立學院約有400多所,只有三分之一。而且民辦本科院校的招生規模,一般要比公辦本科院校小。如果是義務教育階段的中小學,民辦院校所佔的比例,幾乎可以忽略了。但是學前教育階段,民辦學校可是不容忽略了一支力量,雖然民辦學校的規模小設施一般,但是民辦學前教育機構遍地開花,對群眾來說確實方便了很多。

民辦學校取消不可行,根本原因是公辦學校目前無法滿足廣大群眾的教育需求。

民辦學校在國民教育中雖然沒有佔到半壁江山,但的確是發揮了重要作用。特別是在當前公辦學校還不能完全滿足群眾的教育需求的情況下,民辦學校更是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最需要的民辦學校,是民辦幼兒園。現在大城市也好,中小城市也好,到處開花的民辦幼兒園的存在,為那些年輕的父母提供了太多的方便。有的民辦幼兒園就開在小區內,上班路上只多走幾百米,就可以送孩子到幼兒園;下班路上多走幾百米,就可以把孩子接回家。你說方便不方便?而且民辦幼兒園不對戶口有限制,這也為不能在城市落戶的年輕人提供瞭解決孩子入園的方便途徑。如果取消了民辦幼兒園,很多學齡前兒童將面臨無人看護的窘境,或者他們離開父母去找爺爺奶奶姥爺姥姥。

民辦的中學小學,是對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的一個補充。民辦的中小學,通常以高收費的貴族學校的形式存在。學校一般也提供個性化的教學服務,不然在國家義務教育的衝擊下,學校根本辦不下去。中小學層次的民辦學校,存在的意義雖然並不那麼強,但是也能夠滿足一些家庭的個性化需求。

民辦高等院校的作用不可忽略。高等教育中(包括本科與高職專科兩類),民辦院校的比例雖然只佔了少部分,但是民辦高等院校和獨立學院的作用,已經不可能夠忽略了。民辦院校雖然比不了公辦院校的數量與規模,但是民辦院校確實滿足了許多人的教育需求,而且民辦院校也確實為社會培養了大量有用的人才。我們單位下屬的事業單位,今年公開招考了1名事業編制工作人員,最後考進來竟然是1個民辦本科院校的應屆畢業生。小夥子各方面的表現還都不錯,經瞭解這個崗位共有29人報名參加考試,這個民辦院校畢業生擊敗了其他28人。這說明了民辦院校的畢業生,也會有較強的能力,民辦院校當然也能為社會培養人才。

從民辦院校在各層次教育中發揮的作用來看,他們雖然沒有佔到半壁江山,但是也決不應該取消。民辦學校對教育的全面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看法,一家之言,歡迎評論區共同探討。


高考第一志願


按照九年義務教育規則,不應有民辦中、小學的,可中國辦了那麼多的民辦學校!這絕對是不應該的!當然那些有錢人有錢沒處花,可全部把孩子送到私立學校學習!可現在那些沒有多少錢的家庭也跟風,把孩子送到私立學校上學,為什麼呀?獨生子女多呀!攀比呀!給自己增面子呀!為了獨生子女,為了這個浮躁的面子,一切都拼了!對孩子有效果嗎?中國有那麼多的民辦或貴族學校,可這些學校培養出來的學生大多都患有不同程度精神疾患呀,雖有少數學生成績或許有點進步!但她們當中許多人生活技能、善、孝等還是一張白紙!這就是重才輕德導致的後果呀!學習成績提高了嗎?有科研機構做過雙盲對照試驗了嗎?僅憑這些被某某某錄取了多少學生,就認為這些民辦學校教學如何好,這是沒有足夠真實依據的!一個學生的學習成績在公辦學校和在民辦學校並沒有多大區別的!成績好的學生成績還是好,成績差的學生成績還是差,甘肅有一位母親花了12萬元給自己兒子補了6個月的課,結果高考時只考了206分;一位家長為了提高自己兒子的英語成績,花了3萬元去補英語課,補前兒子英語考了70多分,補課之後英語考了40多分。任何一個老師或學校說能大幅度提高每個學生的學習成績,那只是騙子的伎倆呀!一個孩子的培養一定要在德智體美勞多方面都得到全面發展,這才是真正的教育!那種說公辦老師在課上不講,在補課上講,這是每個教書育人的老師應該不會存在這樣的情況的,是現在社會上許多孩子的父母,為了自己的面子,為了自己的榮光,編造出來的一段話,也是每個人用自己浮躁的心和都希望自己的兒子成龍、女兒成鳳所造成的!公辦老師的教學方法完全是按照國家教育大綱教育孩子們的!他們也想把自己的學生培養成才呀!沒有任何老師不願意把學生教好的!那種說公辦老師上課不講課後講是極其荒謬的!


春之聲1953


取消民辦學校是不可取的。因為:

一、民辦學校國家支持的,發達國家也允許民辦學校存在。

自1982年11月26日彭真彭委員長在第五界全國人代會上提出“兩條腿走路的辦教育方針”後,在歷屆政府的支持下民辦教育蓬勃發展,到現在全國民辦學校已達18.35萬所,佔全國的35.36%,其中包括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職中、中專、高等學校等。目前民辦學校已成了我國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發達國家(如美、日等)也都支持民辦學校的發展。


二、民辦學校可以滿足不同層次人士的需求。

現在民辦學校兩極分化,適合不同層次的人群。既有專門面向平民的打工子弟學校,也有面向有錢人的貴族學校。無論是官員的孩子,商人的孩子,還是打工者的孩子都可以得到滿足。

三、民辦學校可以打破劃片區招生的瓶頸。

目前各市縣都實行劃片區招生,各片區中學校的差別有時很大,如果自己不在名校的片區要想上名校是難上加難,但民辦學校招生政策靈活,可以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國招生,可以打破劃片區招生的瓶頸,而且這些民辦學的教學質量也非常不錯的。

四、民辦學校創造了很多的就業崗位。

民辦學校需要大量的教師及後勤人員,這將會幫政府解決一大批人的就業。



五、民辦學校緩解了公辦學校學生多,班額大的難題。

隨著大量農民工湧入城市,他們中的很多在城區買房,子女在城區上學,導致城區學校(尤其是幼兒園、小學)人數多,班額大,民辦學校的崛起正好緩解了這一難題。

六、民辦學校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

民辦學校的創建者多是大公司或大企業,他們在辦學的同時也會在當地投資,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

總之,民辦學校是社會的發展產物,也是現在社會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只要對它進行適當管理和監督就可以和公立學校一樣成為教育發展的左膀右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