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智慧:做決策很難?資治通鑑告訴你做決策的三點要素

楚漢相爭,劉邦屯兵成皋,楚軍數次切斷漢軍糧道,漢軍面臨斷糧風險。劉邦有點焦慮。劉邦這個人很有領導藝術,他遇到難題,從不自己苦思冥想,樂於跟手下商量,讓別人出主意,他來拍板。

所以劉邦和謀臣的句式一般如下:

劉邦:####,為之奈何?

謀士:######。

劉邦:善!

歷史智慧:做決策很難?資治通鑑告訴你做決策的三點要素

這一次,面臨斷糧危機,劉邦找來酈食其商量對付楚軍的辦法。

酈食其這個人,與其說他是謀士,不如說他是個說客,是個外交家。他口才一流,忽悠人的本領高超,但策劃能力這方面,還有待檢驗。酈食其是個讀書人,瞭解歷史,面對劉邦提出的這個大問題,他從歷史中找到了解決方法。

酈食其說:當初商湯討伐夏桀,周武王討伐商紂王,均對其後人進行了分封。這使得商朝、周朝都能享國長久。秦國滅了六國,對六國之後沒有進行妥善的分封安置,所以秦國很快就滅亡了。如果陛下您能復立六國之後,那他們必定會感恩戴德,尊您為霸主,這種形勢下,楚國也只能跟隨潮流,向您朝拜!

劉邦還是從善如流,說:善! 趕快去刻印,刻好了,你就拿著印章去分封六國之後。

不得不說劉邦十分“善斷”,只要謀臣的話有點道理,聽著讓他有點興奮激動,他就立刻下令,採取行動。

歷史智慧:做決策很難?資治通鑑告訴你做決策的三點要素

章子還沒刻好,大謀士張良來拜見劉邦。劉邦見了張良,很高興,正吃著飯呢,連忙把張良叫道跟前,邊吃邊興高采烈的把酈食其的計謀講給張良聽。講完還得意的問張良:這計劃怎麼樣,不錯吧?

張良表示:這是誰給出的餿點子,照這麼辦,陛下大事去矣!

張良做了詳細的論述,連說了“八項不可”,總結一下就是:商湯、周武分封夏桀、商紂之後,是因為他們取得了最後的勝利,具備了隨時置對手於死地的實力。天下平定,才考慮漁民休息,安撫人心,示以太平。現如今,項羽正強勢,戰局還沒有取得主動,立六國之後,他們說不定反而會投靠項羽,這是自己給自己樹立敵人。況且,跟隨劉邦出生入死的人,來自五湖四海,拋家舍業,無非是為了憑藉戰功,得以裂土封侯,榮歸故里,如果復立六國之後,他們裂土封侯的理想就破滅了,就會回到故鄉侍奉六國之後去,沒人跟劉邦打天下了!所以,斷斷不能復立六國之後,留著那些土地,封給那些立功的人才對!

劉邦聽完,吐出正在咀嚼的飯,大罵酈食其:腐儒險些壞我大事!

歷史智慧:做決策很難?資治通鑑告訴你做決策的三點要素

要說酈食其的建議其實是有例可循的。當初陳勝吳廣首舉義旗,張耳和陳餘也來勸陳勝趕緊復立六國之後,陳涉沒聽,很快滅亡;酈食其也勸劉邦復立六國之後,劉邦到底該不該聽呢?

看似相同的事例,是否能做同樣的決策呢?該如何分析呢?資治通鑑中,闡述做決策的三點要素:形、勢、情。

形者,言其大體得失之數也;

勢者,言其臨時之宜、進退之機也;

情者,言其心志可否之實也。

這是說,需要決策時,先考慮形,即從整體上分析計算得與失的概率;然後分析勢,即對具體情況要靈活應對,對進與退的時機要隨機應變;最後要考慮情,即落實人的心理狀態。從整體局勢,到局部變化,再到人心士氣,層層深入,細緻考慮才行。

再說回張耳陳餘勸陳涉復立六國之後,與酈食其勸劉邦復立六國之後,兩者不同之處,即在於得失不同。陳涉起兵的時候,天下都志在反秦,所以復立六國之後,對陳涉來說,是增加自己的黨羽勢力,給秦國樹立更多的敵人。並且那時陳涉也並沒有攻下多少地盤,封六國之後,是把本就不屬於自己的地盤給別人,這是給別人虛的恩惠卻能得到實在的回報。

但對劉邦而言並非如此。楚漢相爭,天下諸侯未必都是想滅掉項羽的。復立六國之後,他們有可能會投靠項羽,成為劉邦的敵人。並且,劉邦拿自己已經攻佔的土地封給六國之後,這是圖了個虛名然而會面臨實在的禍患。

歷史智慧:做決策很難?資治通鑑告訴你做決策的三點要素

這就是所謂的,同事而異形!事情差不多,但得失趨向大不相同,所以不能照搬照抄!

再舉一例說明,同事而異勢下的決策。秦國圍攻趙國,大將宋義按兵不動,想要讓秦趙交戰,待其兩敗俱傷時,坐收漁翁之利。宋義模仿的是卞莊刺虎的案例。卞莊想要面前有兩隻老虎正在廝殺,卞莊等兩隻老虎兩敗俱傷之際,揮劍斬殺兩隻老虎。

這二者又有何區別呢?宋義的做法,如果在戰國時代,是行得通的。因為那時的形勢是,具體的某一項戰役,不會決定兩國的生死命運,都有迴旋的時間和餘地,所以可以等待時機,伺機而動;但鉅鹿之戰並非如此,這是生死之戰,趙國一旦失敗,就再難恢復,而且秦軍因此會聲勢大振,這對反秦勢力使極大的震懾,根本不能冒這樣的風險。

這就是所謂的,同事而異勢!形勢不同,變化不同,即使看起來都是坐收漁翁之利,但那種千鈞一髮的緊迫性,是不一樣的!

最後再舉一例,說明同事而異情下的決策!韓信能指揮出背水之戰以少勝多,但是劉邦在彭城之戰時,士兵也是背水作戰,士兵們卻被逼的跳入河中。為什麼呢?因為趙國士兵們有退路,韓信的士兵沒有退路,只能拼死一搏;

歷史智慧:做決策很難?資治通鑑告訴你做決策的三點要素

劉邦攻佔彭城之後,日日飲酒作樂,士兵們也安逸享受,求戰心理不穩固;而項羽的楚軍得知首都被佔領,都義憤填膺,急於挽回敗局,無懼死亡,力求一勝!因此他們能擊潰沒有心理準備的漢軍。 關鍵時刻的心理狀態、士氣、心情、堅定與否、散漫與否,都是不同的,這決定了戰鬥的成敗!

這就是所謂的,同事而異情!

資治通鑑裡,對決策的講述,可謂是非常深刻到位了,形、勢、情,三者缺一不可,這就是為什麼很多歷史事例看起來那麼相似,做決策的人卻做出不同的選擇。同事而不同形、同事而不同勢、同事而不同情,怎麼能照搬照抄呢?

做決策是件大事,也是件難事,歷史上常將“能謀善斷”作為一個人能力的高級評價,但實際上,謀和斷,很難在一個人身上兼備。唐朝有兩個人,被稱作“房謀杜斷”,是說房玄齡善於謀劃,而杜如晦善於決斷,而李世民充分調動兩人的才能,開創貞觀之治。劉邦其人,就是善於決斷,而他能充分調動起他的謀士的積極性,因為他總能對他們說:善!照辦!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