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这个城中村改造,有什么不一样?

在大胡子总部的窗边,我看着写字楼林立,幕墙闪烁着盈盈蓝光。

这里是深圳市南山区的大冲国际中心

楼的南面,高耸起是创维、TCL、飞亚达的大招牌;楼的东面,网红商圈华润万象天地的一街一铺井然有序。

初到这里,你会幻想无数上班族如何在这里欢乐地度过「996」,也会惊讶于这里的商业繁华,高新园地铁站就是一个印证。

深圳这个城中村改造,有什么不一样?

深圳这个城中村改造,有什么不一样?


一到下班,高新园地铁站人从众!

人都逼到溢出了地铁口,排到远远的花坛边。高新园是地铁1号线的一个小站,人流量却严重超负荷。

在规划深圳地铁1号线的90年代,人们想都没有想到,那个原本山多人少落后不堪的南山高新园,竟然会成为深圳的新中心。

为什么不是蛇口,不是后海,而偏偏是高新园区获胜?这又不得不牵扯到那个迷之艰难,又迷之成功的「大冲旧改」,这也是中国最大的城中村改造。


深圳这个城中村改造,有什么不一样?


深圳发展困局


说实话,深圳早期的规划压根就没有看上南山区,更别提高新园。

那时的南山区长什么样呢?我在南山图书馆翻了一下资料,1984年的腾讯大厦还没长出来,准确来说距离腾讯出生的1998年还有14年。

▼南山图书馆所展出的陈宗浩摄影作品

深圳这个城中村改造,有什么不一样?

深圳这个城中村改造,有什么不一样?


80年代,深圳把南山区规划为妥妥的工业区。而蛇口靠海,顺带可以做个深水港码头,所以整个南山的第一个重心放在了蛇口工业区。

到了90年代,努力了十年的深圳经济特区,逐渐走入困局——第一,土地不够;第二,传统工业不给力。

首先说土地。

在北上广深四个城市之中,深圳土地最少。深圳只有1997平方公里,相当于北京的八分之一,上海的三分之一,广州的四分之一。把深圳称之为「弹丸之地」并不为过。

随着快速发展,深圳土地存量急剧减少。在无地可用的恐慌之下,城市的发展不仅靠扩张,也靠旧改。

其次是工业。

南山区原本发展工业,而且还是「略带污染」的那种传统工业(县志上这么写)。但作为特区的深圳,应该要有一些更高级的产业支撑。

在双重困境之下怎么办呢?高新技术产业园片区,那片还没有详细规划和开发的工业地成了发展的救星。

翻看90年代末高新技术产业园片区的各种规划,满屏都是「高效益」「高层次」「高科技」,「正负」是对这个片区的「高度」相当期盼。

1996年9月,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成立。随着高新园的黄袍加身,「正负」也把目光聚焦到了它旁边的城中村——大冲。

「大冲旧改」是整个深圳最大的旧城改造项目。大到什么程度呢?

可以看一组数据:

根据南山县志记载,1991年5月,南山区开始旧城(村)改造规划。 截止2003年底,南山区累计完成旧城(村)改造15个,占地面积17.7万平方米,拆迁房屋建筑面积22.8万平方米。 而整个大冲村改造项目占地达68万平方米,动迁居民1300户,拆除房屋1500多栋、总建筑面积110万平方米。


「大冲旧改」之巨大,远远超过了南山此前所有旧改项目的总和。

更关键的是,大冲不好惹!


深圳这个城中村改造,有什么不一样?


强悍的大冲村和它的陈年旧史


大冲,曾被誉为「深圳西部第一村」

它的历史相当悠久,据闻1000多年前就已有史记载,同时也是深圳西部最古老的村落之一。

回看村史,新中国成立后的大冲村也同样经历了土地改革、大跃进、大逃港、移民潮、十年浩劫……和历史教科书描述得并无二致。

当时的大冲人以农耕和渔业为生,养蚝业还一度驰名本地。

▼下图摘自《大冲村史》

深圳这个城中村改造,有什么不一样?


如果没有改革开放的深圳崛起,大冲村放在今天充其量也就是一个三四小县城的村子而已。

我记了县志上的这么一组数据:

1978年,以农业、渔业为主的大冲村,年收入为22.22万; 80年代,港资、外资入驻大冲建厂,办起「三补一来」,受工业污染,多数村民已不再养蚝; 1991年,大冲村有企业40家,拥有固定资产1404万元,年收入为850万元。


▼大冲旧村的老祖屋,摘自《大冲村史》

深圳这个城中村改造,有什么不一样?


90年代,天南地北的「打工仔」成千上万地涌入大冲村,「洗脚上田」的村民变成了「包租公」。

你能想象到的最闲散、最安逸的生活,就发生在大冲村民身上。

据闻1996年科技园建成后,村民的年均收入超10万,远远超过普通白领的工资。

村民们只折腾两件事——出租房子和盖房子。

尤其是在1992年农城化之后,大冲村的地面建筑附着物已经越过了国家规定的红线,「贴面楼」「握手楼」野蛮生长,乱象丛生。

至于乱到什么程度呢?深圳土著朋友回忆说,他就没有在大冲村走过一段平整的路,车很难开进村子里,四面八方都是摆摊的小贩,更别提那些不堪入目的勾当。

最恐怖的还是安全隐患,诸如触电、煤气泄漏、火灾的安全问题一旦发生,就是人命。


深圳这个城中村改造,有什么不一样?


乱局之下强强对决


面对利益和乱局,村民集体和「正负」是双双出手。

大冲村方面:

1992年,大冲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大冲居民委员会同时成立。

▼旧改前大冲股份公司办公楼,摘自《大冲村史》

深圳这个城中村改造,有什么不一样?


「正负」方面:

1992年,「大冲旧改」被提上日程; 直到1995年,深圳市准备统征大冲作为科技园的中区,要求村民整体搬迁遭拒; 1998年,深圳首次将大冲村纳入旧改规划,还邀请了市规划设计院做方案设计; 2002年,大冲旧改再次被列入旧村改造项目的重要试点项目。


强悍大冲遇上强硬「正负」,双方硬钢相持不下,「大冲旧改」注定是一场拉锯战。

在拉锯的十几年里,大冲村改造的步伐走走停停,没进展反而促成了几波抢建风潮。

每次改造的风声却刺激着村民获得更高赔偿的神经,一次风声,一次加建,改造成本被推高到了一般开发商无力承担的地步。

直到2005年,「正负」搬来了救兵——华润,「大冲旧改」才有了实质性进展。

▼2008年大冲旧改签的村容,摘自《大冲村史》

深圳这个城中村改造,有什么不一样?



深圳这个城中村改造,有什么不一样?

外柔内刚的华润


尽管在众多官方材料中明文写着,「成功典范大冲旧改是由『正负』主导」,但实际的功劳少不了华润。

华润,成立于1938年的香港,后来列为中央管理,如今是国有重点骨干企业,2019年「世界五百强」排名第80位。

华润绝对是一个「全能型选手」,你喝过的怡宝矿泉水就是他们家的。

除此之外,还有华润置地、华润银行、999牌感冒灵、雪花啤酒、太平洋咖啡……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华润家办不到的。

华润置地在操盘「大冲旧改」之前,就已经在深圳罗湖有了作品——华润中心,直到今天它依然是中国shopping mall的前端部队。

▼ 华润中心2003年

深圳这个城中村改造,有什么不一样?


▼ 深圳华润中心实景图

深圳这个城中村改造,有什么不一样?


华润不仅操盘实力让人相当放心,处事更如其名般温润如玉,对村民的态度是礼让三分。

之前,坐我们隔壁的团队【深楼市】

就罗列了一下华润接下任务之后的项目进程,和大冲村民的谈判算是顺利。

深圳这个城中村改造,有什么不一样?


你也可以从卫星图中一窥它的进展:

▼2008-02-20卫星图,当年大冲和华润签订协议,城中村在卫星图中依然清晰可见

深圳这个城中村改造,有什么不一样?


▼ 2011-04-11卫星图,当年大冲整体改造奠基,全面进入开发建设阶段

深圳这个城中村改造,有什么不一样?


▼ 2013-12-03卫星图,当年大冲旧改回迁自住A区主体结构封顶

深圳这个城中村改造,有什么不一样?


▼ 2016-09-17卫星图,当年万象天地建成开业

深圳这个城中村改造,有什么不一样?

为什么华润能和大冲村民谈成功?最绝的一招是先把难缠的村民利益放在第一位。

最好的地块被用于建设回迁物业,村民补偿了68万米住宅和商业,其中35万平米用于村民居住,33万平米用于村民经营和出租。

曾有报道称,此次改造项目将造就10个亿元户和400户千万富翁家庭。

大多数原村民不要现金补偿,而是选择物业补偿,既是出于房价的考虑,也有出于对故土的牵挂。

▼总平面图

深圳这个城中村改造,有什么不一样?


▼大冲村民回迁房


深圳这个城中村改造,有什么不一样?



其次,华润对大冲原本的乡土文化相当尊重。在大冲村的改造过程中,华润保留了大王古庙、郑氏宗祠、古榕树等古迹。

同时,也对片区进行了活化,引入了优质的商业、教育、文化等等配套设施。比如,拥有深圳唯一一家诚品书店的华润万象天地,就让片区增色不少。

深圳这个城中村改造,有什么不一样?

深圳这个城中村改造,有什么不一样?


还有和南山区政府合力打造的「产、学、研、投、创」全产业链体系,和腾讯合作的智慧城市综合体……这些看着让人眼花缭乱的我就不再多说。

也许你知道华润为「大冲旧改」投入了450个亿,但你也许不知道就在华润和904位大冲村民签约的2010年,一向稳居全国房地产销量前十的华润排在了第16位。

▼2010年的时候,大冲周围一幢高楼都没有

深圳这个城中村改造,有什么不一样?


▼旧改基本完成,但还没有彻底完工

深圳这个城中村改造,有什么不一样?



深圳这个城中村改造,有什么不一样?



当我翻完了厚约半米,包括两本南山县志、两本深圳文化史、一本村史、若干份报告和若干篇论文等材料之后,暮色将至。

深圳这个城中村改造,有什么不一样?


夕阳并没有照到大冲村古迹——郑氏祠堂上,因为旁边的楼太高。

祠堂居然大门敞开,里面传出了麻将声、欢笑声、觥筹交错的声音。大冲村民又聚在了一起,像极当年,只是祠堂之外沧海桑田,换了新日月。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