慄太子劉榮為何被廢?根本原因在於他沒有足夠的勢力

慄太子劉榮為何被廢?根本原因在於他沒有足夠的勢力

劉榮是一個在歷史上籍籍無名的人,不熟悉西漢歷史的人甚至不會知曉他的存在。從登上尊貴無比的太子之位,再到被廢為臨江王,最終在被酷吏郅都審訊時畏罪自殺,劉榮的一生就像是一個笑話。他的父親是漢景帝,是文景之治的締造者之一,他的弟弟是漢武帝,擊匈奴,伐南越,打出大漢的赫赫威名,而他被夾在兩位傳奇帝王之間,無人關心。

慄太子劉榮被廢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他的母親慄姬缺乏政治鬥爭的經驗,但除去他母親的因素,劉榮本身也是一個不受人待見的太子。從《史記》、《漢書》的細枝末節中,我們可以發現劉榮的父親漢景帝對他並不滿意、並不喜愛,劉榮的祖母竇太后也並不支持他做太子,劉榮的姑姑館陶長公主更是把他當做一個政治工具。可以說,劉榮是一個完全沒有勢力的太子,而他被廢最根本原因就在於他被各方勢力所孤立。

景帝並不喜愛劉榮

景帝的第一個皇后是薄皇后,這是他的祖母薄太后親自指定的婚姻,但薄皇后沒能夠為景帝生下兒子,這意味著景帝並沒有自己的嫡子。到了前元四年,景帝終於下定決心立慄姬之子劉榮為太子,在沒有嫡子的情況下,劉榮以長子的身份登上了太子之位,但這並不意味著景帝青睞於他。

慄太子劉榮為何被廢?根本原因在於他沒有足夠的勢力

漢景帝畫像

一、為什麼說景帝並不喜愛劉榮?

史書中很少有對景帝、劉榮二人父子關係的描寫,但從一些瑣碎的小事中我們仍然可以得到景帝不喜愛劉榮的訊息。太子是一國之本,立太子對於一個封建王朝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這就導致了西漢各位君主在立太子時都會有施恩於天下的行為。

壬午,立太子,赦罪人。

漢景帝之前的兩位西漢帝王都在這一方面做出了表率,據《漢書 高帝紀上》記載,劉邦在立劉盈為太子時,大赦天下罪人,而《漢書 文帝紀》中記載劉恆立劉啟為太子時“因賜天下民當為父後者爵一級。”這些都是施恩於天下的行為,也從側面體現了皇帝對於太子的認可,但景帝在立劉榮為太子時卻完全沒有這些舉動。

據《漢書 景帝紀》記載,景帝在立劉榮為太子時不僅僅沒有施恩於天下的舉動,更令人費解的是,景帝在立劉榮為太子的同時,立劉徹為膠東王。

太子的重要性不必多言,高帝劉邦和文帝劉恆在立太子時赦免罪人,賞賜天下為父者也是保證太子的權威性和合法性。“立太子”這般重要的事件,竟然和劉徹被封膠東王之事一同操辦,景帝心中的那桿秤更偏向於誰也就很明顯了。

夏四月己巳,立皇子榮為皇太子,徹為膠東王。

劉榮被廢除太子的身份之後,劉徹成功上位,與劉榮不同,景帝在立劉徹為太子的時候,採取了“皇太子冠,賜民為父後者爵一級”這樣施恩於天下的行為,無疑和劉榮被封太子時的場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也就是說,除去館陶長公主和王美人的挑撥之外,景帝本人也更傾向於傳位劉徹。

二、景帝為何要立劉榮為太子?

由於薄皇后一直沒有為景帝生下兒子,景帝也就一直沒有“嫡子”,如果立了庶子為太子,皇后又在此之後產下了嫡子,事情就會變得複雜起來,這就導致景帝即位幾年也沒有立太子。隨著太皇太后的去世,景帝抓住機會廢掉薄皇后,但卻始終也沒有立新的皇后。

同時,由於文帝之母薄太后的離世,景帝之母竇太后一躍成為了外戚勢力中最有發言權的人。以竇太后為中心的竇氏外戚成為西漢王朝中一股極為龐大的政治勢力,但這股勢力不青睞於景帝的任何一個庶子,而是青睞於景帝的弟弟梁王劉武。

對於自己的這個弟弟,景帝一直是持有一種“利用”的態度,據《史記 梁孝王世家》記載,景帝在一次酒醉之後放言要“傳位於梁王”,其中有一個小細節非常值得注意,無論《史記》還是《漢書》都記載景帝說出這句話時是“從容言曰”,也就是說景帝並非酒後胡言,而是認真思考過這個問題的。

慄太子劉榮為何被廢?根本原因在於他沒有足夠的勢力

景帝的姐姐“館陶長公主”

上與梁王燕飲,嘗從容言曰:“千秋萬歲後傳於王。”

景帝這麼做的目的有兩個,一個是討得竇太后的歡心,第二個是拉攏梁王劉武。在採用晁錯“削藩策”的情況下,西漢中央和地方矛盾迅速激化,而景帝的親弟弟梁王無疑是可以拉攏的對象。但景帝的許諾無疑是昏招,從後來梁王派人刺殺袁盎等大臣之事就可以看得出來,梁王把景帝的這番話記在了心中。

劉榮就在這種時候出來頂鍋了,他是景帝的長男,在沒有“嫡子”的情況下,他也確實是最名正言順的第一順位繼承人。在七國之亂已經被平定的情況下,梁王失去了被景帝拉攏的價值,此時景帝要做的,就是絕了梁王的“太子夢”。這才導致了多年以來對“立太子”一事並不熱心的景帝決心立劉榮為太子。

劉榮沒有足夠的勢力

在當時的西漢王朝中,除去諸侯王,宮內的勢力大致可以分為以景帝為代表的皇權,以竇太后為代表的外戚,以及宮內的大臣。劉榮成功做到了被這些勢力完全拋棄,景帝不喜愛他,竇太后傾向於梁王,在劉榮面臨被廢危機之時,宮內大臣中僅有竇嬰等寥寥數人站在他的身邊,據《史記 魏其武安侯列傳》記載,竇嬰還因此被竇太后“除門籍”,地位一落千丈。

後除竇嬰門籍,不得入朝請。

在廢立太子的過程中,太子黨的勢力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素,漢武帝因為衛太子的勢力太過強大,而“疑心”,導致了“巫蠱之禍”,慄太子劉榮則因為勢力太過弱小而在“被廢風波”中毫無還手之力。

西漢初年,漢高帝劉邦曾經想要換掉劉盈,讓劉如意做太子,但最終沒有換,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文臣中的蕭何、張良、陳平都站在了太子身邊,武將中的樊噲、呂澤更是標準的外戚,平民代表商山四皓也堅定的支持劉盈。不是劉邦不想換,而是在他生命的盡頭,實在難以對一塊已經分好的蛋糕做重新分配了。這才導致劉邦明知他死後會發生諸呂亂政的現象,也始終沒有換太子。

一定程度的勢力是保證太子之位的必要力量,而劉榮顯然不是劉盈,漢景帝也不是暮年的劉邦,面對景帝的換儲行為,劉榮毫無反抗之力。

劉榮是怎樣被外戚勢力拋棄的

漢景帝不喜歡劉榮並不意味著劉榮的太子之位不穩,除非景帝對某個皇子的喜愛程度達到了可以撼動“一國之本”的地步。也就是說,就算景帝更傾向於劉徹,但在已經立劉榮為太子的情況下,劉徹想推翻劉榮也是難上加難,但劉榮的母親卻成功將他推到了孤立無援的境地,幫助劉徹成功上位。

慄太子劉榮為何被廢?根本原因在於他沒有足夠的勢力

“館陶長公主”之女“陳阿嬌”

一、慄姬拒絕與長公主聯姻

景帝不喜歡劉榮,這絕不是在短時間內可以改變的,而劉榮本身也沒有去拉攏宮內權貴和外戚勢力的舉動,但不幸的是,館陶長公主主動找上了劉榮,在長公主劉嫖的眼中,慄太子劉榮是一個香餑餑,是讓自己的女兒享盡榮華富貴的“高枝”。

讓劉嫖意外的是,她被慄姬拒絕了。

館陶長公主劉嫖是一個怎麼樣的身份呢?她是漢景帝的親姐姐,是竇太后的親閨女,她的夫君陳午是西漢開國功臣陳嬰的後代。這就代表著,長公主劉嫖是一個在皇帝、外戚、宮內權貴三大勢力中都頗具影響力的人物。而據《漢書 外戚傳上》記載,慄姬因為怨恨長公主給景帝介紹美人而拒絕了和長公主的聯姻。

諸美人皆因長公主見得貴幸,慄姬日怨怒,謝長主,不許。

二、劉徹之母王美人手段高明

和慄姬不同,王美人是二婚,在成為景帝的女人之前她就結過婚,並且生下了一個女兒。她深知“想要把皇帝系在褲腰帶上”是不現實的,她的目的很明確,為自己的兒子劉徹博一個光明的未來。和王美人相同的是長公主劉嫖,她的目的也很明確,為自己的女兒陳阿嬌博一個光明的未來,長公主和王美人一拍即合,同時也宣告了慄姬和慄太子的失敗。

據《資治通鑑》卷十六漢紀八記載,長公主經常在景帝身邊說慄姬的壞話,同時誇獎王美人的美德,用慄姬的缺點和王美人的優點做對比,長久以來,漢景帝對慄姬感到厭煩也就成為了一個必然的結果。

由是長公主日讒慄姬而譽王夫人之美

但要真正的推翻劉榮,僅憑景帝的厭煩是不夠的,必須要有真正觸動景帝內心那桿秤的東西,才有可能讓王美人和長公主達成戰略目的。那樣東西是什麼呢?其實很簡單,皇權!對於高高在上的皇帝來說,皇權很簡單,“我可以給你,但你不能主動來要”,這就是皇權的權威性,而王美人之所以撬動了景帝內心的那桿秤,就在於她領悟到了景帝對皇權的重視。

慄太子劉榮為何被廢?根本原因在於他沒有足夠的勢力

將劉榮取而代之的劉徹

王美人“陰使人趣大臣立慄姬為皇后”的反間計被記錄在了《漢書 外戚傳上》之中,她令人假裝慄姬的黨羽,請求景帝立慄姬為皇后。這種“主動討要”的行為就犯了景帝心中的大忌,終於促使景帝下定決心打壓慄姬,廢除慄太子。

小結

在慄太子立與廢的過程中,他始終是在一個被動的狀態,無論是外戚亦或是宮內權貴,甚至是“景帝的喜愛”,這麼多東西沒有一樣是慄太子主動去追求的。

這種行為帶來的後果就是被各方勢力所拋棄,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漢景帝對他不滿意,竇太后意屬梁王,館陶長公主被拒之門外,慄姬和慄太子一系列“自閉”的操作將他們本可以得到的援助推到了王美人手中,最終才帶來了被廢的淒涼下場。王美人和長公主是慄太子被廢的表面推手,但慄太子之廢深層次的原因還是在於他沒有足夠的勢力!

慄太子劉榮為何被廢?根本原因在於他沒有足夠的勢力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