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記憶:這條路上的大轉盤,你可還記得?

青島記憶:這條路上的大轉盤,你可還記得?

延安路大轉盤原貌

延安路大轉盤位於延安三路、延安路和臺東一路交叉路口處,原來是2路電車的終點站,為調頭轉彎方便專門修成半圓形,人們習慣稱之為“大轉盤”。現在矗立其上的是連接島城東西部重要的交通樞紐———海信立交橋。

上世紀30年代中葉,青島的交通規劃中建設通往市外的交通要道有4條。其中的天門路,從登州路開始修建,計劃通到張村,道路規劃有30米寬,是當時青島最寬的道路。可惜的是,當道路修建至南仲家窪時,盧溝橋事變爆發,工程被迫中斷。日本佔領青島之後,將天門路改稱興亞路,建國後又改名為延安路。

青島記憶:這條路上的大轉盤,你可還記得?

之前的2路電車臺東總站是在臺東一路與延安路相交處,然後沿著大轉盤調頭轉彎。

上世紀50年代末即開闢了中山路到臺東的區間車,而1961年1月通車的2路無軌電車是青島最早的公交線路之一,成為連接臺東及街裡(中山路)兩大商業區的惟一交通要線。開始時是從火車站到臺東鎮,後延伸到延安路。作為終點站調頭轉彎之需,延安路大轉盤由此而生。現今海信立交橋和鎮寧立交橋之間,在以前是大片低矮的房屋所形成的棚戶區,只有幾條小路穿插其中。

大轉盤周圍因交通的便利而有很多的小店鋪,後因修建立交橋拓寬道路而不復存在了。當時靠近櫸林山一邊有一排店鋪,五金店、食品店、理髮店……門頭不大,生意興隆。在商品還不是十分豐富的年代,再加上自己正處於生長期,於是每天從大轉盤下車後,我最惦記的事就是到那家食品水果店光顧一下,已記不清那家店是海濱還是長青,反正那時只要買些蛋糕、餅乾之類的小點心,填飽飢腸轆轆的肚子就好。旁邊還有一家理髮店,記得自己最後一次在那裡剪髮時,聽見理髮員阿姨講,要建立交橋了,理髮店要被拆遷掉,往後的工作還沒有著落。那時懵懂中的我還理解不了她話語中的那番憂慮與失落。

馬路對面有一家金鹿商場,記得當時商場中總是擺著一長溜新款自行車,當時買車要憑票的,於是只能過過眼癮。上個世紀80年代末,商場裡曾經進過一批藝術瓷器,出口轉內銷的,因做工精美、藝術品位高而引起島城文化界人士的追捧,許多藝術家紛紛前往,淘取自己喜歡的“寶物”。據朋友講,曾經全家出動淘了半車,至今家裡還保存若干。

青島記憶:這條路上的大轉盤,你可還記得?

1995年1月寧延立交橋工程現場

1985年青島市重點工程寧夏路、威海路、臺柳路拓寬改造工程動工,在延安路大轉盤與寧夏路之間建起一座引橋,跨越了低窪之地。當時稱寧夏路大橋,在上面還舉行過燈會。臺東的老百姓們紛紛扶老攜幼,前去賞燈。1995年寧夏路延安三路立交橋(即海信立交橋)建成通車。

青島記憶:這條路上的大轉盤,你可還記得?

海信立交橋俯瞰

青島記憶:這條路上的大轉盤,你可還記得?

一晃二十幾年過去了,昔日的延安路大轉盤之上飛架起立交橋,成為東西快速路中的重要交通樞紐,承擔著溝通島城東部新區與臺東商業中心的交通重任。

下面是一組由著名紀實攝影家、青島科技大學藝術學院王挺教授授權發佈,拍攝於1990年左右的延安路大轉盤一帶的照片,與大家一起再次感受多年前的那些城市街景,不知是否會勾起你曾經的美好回憶......

青島記憶:這條路上的大轉盤,你可還記得?

照片的右側是延安路郵電局

青島記憶:這條路上的大轉盤,你可還記得?

照片的左側是延安路果品店、臺東酒家

青島記憶:這條路上的大轉盤,你可還記得?

照片的左側依次是茶葉鋪、食品店、理髮店......

青島記憶:這條路上的大轉盤,你可還記得?

如今大轉盤旁的舊建築基本消失了

青島記憶:這條路上的大轉盤,你可還記得?

金鹿商場旁、寧夏路大橋頭

青島記憶:這條路上的大轉盤,你可還記得?

金鹿商場門前,對面五金店裡面就是延安路煤店,左側的舊樓還在。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