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漯河市圖書館的變遷

我喜歡去圖書館看書,所以對圖書館的變化比較瞭解。

漯河市圖書館的前身是設在文化館內的圖書室,是經市政府於1949年9月批准設置的,地址就在馬路街的中段。1960年7月,正式建立漯河市圖書館,館址在馬路街的130號。雖然設在文化館的對面,卻仍屬文化館的下級機構。至1980年的8月,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圖書館終於獲得獨立建制,直屬市文化局管理。由於原館比較簡陋,1982年市政府撥出專款,在原址上對圖書館實施重建,總面積達到了800平方米,1986年漯河市被升格後,市圖書館也成為省轄市級圖書館。

為了適應形勢的需要,2000年11月,市政府再次撥款,在文化路雙匯廣場建起了圖書館的大樓,佔地面積1500平方米,建築面積達到了35213.62平方米,總投資為800萬元。 2012年底,為配合市政府城市綜合項目建設,漯河市圖書館又整體搬遷至市體育場內的臨時租用場地。

2014年年初,市委市政府為大力促進漯河文化的發展,又特意安排在西城區的高鐵東面不遠處,建起了設計新穎的漯河市圖書館大樓。眼下,新落成的圖書館大樓已成為市民的社會學習中心、閱讀推廣中心、文化交流中心、文獻保障中心、信息服務中心、休閒娛樂中心,除了星期一休息,其他時間,門前道路上的車位都被佔得滿滿的。

圖書館的東面是漯河市城市展示館,西面緊挨漯河市博物館,對面湖泊裡則似漂浮般地閃耀著漯河市文化館的美名。 新圖書館佔地面積11406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2348.37平方米,樓層框架屬地下一層地上三層,共計四層。建樓工程於2013年招標泛華集團設計後,由浙江大豐集團承建。

“圖書館”三字為辭書字典的形態,與西鄰的博物館的“古卷”共同展示出以文字為重要載體的古今文化傳承與發展。圖書館的頂層設計有“屋頂文化交流平臺——說文園”成為人們談書、論道、品茗、憶古的上佳場所。設計的“字典”,側面以現代玻璃幕牆和橫向玻璃肋裝飾條代表書頁,自自然然地將竹簡的仿古材質與現代玻璃幕牆材質有機的結合起來。 圖書館設計容納藏書約100萬冊,閱覽席座約1000個,日接待讀者可達2000人次。館內通透敞亮,充滿現代氣息。圖書館座南向北,人們先從一層的入口處進入前廳,既可到服務檯問事,又可入座看書,還可適當的休閒。 圖書館的整體功能劃分為:低幼兒童閱覽室;青少年閱覽室;無障礙閱覽室;古籍閱覽室;書畫閱覽室;24小時自助閱覽室和開放式閱覽大廳。

館內供用了高智能數字化借閱系統,服務功能完善,可為讀者提供圖書外借、報刊閱覽、參政諮詢、文獻檢索、讀者教育、館際互借以及網絡資源的遨遊等多類服務。 圖書館的變遷變化,彷彿激起了我這位老讀者大腦的換代更新。我不願總是看別人的作品,我想讓別人也看看我的作品。於是我下功夫搞了三年創作,完成了一部反映軍人生活的《坎坷人生》。送河南出版社正式出版後,於2018年的7月,作為對圖書館的感謝禮品,主動呈送三冊。圖書館對我的行為也深表謝意,特意給頒發了一本“榮譽證書”,書中內容簡直使我欲作年輕時地跳蹦:“劉天恩先生惠鑑:承賜著作《坎坷人生》共三冊,將分編先生厚愛,澤被館藏,惠及民眾。謹奉寸緘,特致謝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