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技術參考:獼猴桃標準化生產十大關鍵技術(上)


種植技術參考:獼猴桃標準化生產十大關鍵技術(上)

優選品種

獼猴桃的主栽品種可選擇以近兩年來適應性、豐產性、抗逆性、市場需求較好的翠香、徐香等品種為主,同時還有栽培已久的海沃德、秦美等,搭配發展紅陽、金魁、金香、臍紅、黃金果、金豔等新優品種。

發展觀光旅遊體驗採摘的獼猴桃果園可選擇軟棗獼猴桃、毛花獼猴桃等,觀花賞果、即採即食。


種植技術參考:獼猴桃標準化生產十大關鍵技術(上)

美味獼猴桃—徐香


種植技術參考:獼猴桃標準化生產十大關鍵技術(上)

中華獼猴桃—紅陽

規範建園

園址應選擇在背風向陽,水資源充足,灌溉方便,排水良好,土層深厚,PH值在6~7.5之間,富含腐殖質的地區。

一、栽植密度

獼猴桃栽植應採用株行距3×4米,每畝地栽植55株。栽植的行向儘量採用南北行,以充分利用太陽光能。由於栽植密度受品種的特性、立地條件、管理水平、採用的架型等因素的影響,建園時可根據具體情況適當作一定調整。


種植技術參考:獼猴桃標準化生產十大關鍵技術(上)

開溝栽植

種植技術參考:獼猴桃標準化生產十大關鍵技術(上)

栽植溝填埋秸稈

選擇的品種生長勢較弱、土壤肥力差時株距可以略小一些(如紅陽可選用2.5×3~3.5米),相反則可略大一些。


種植技術參考:獼猴桃標準化生產十大關鍵技術(上)

●雌株 △雄株

二、架型

幼樹採用“T”型架,成齡樹採用平棚架。

1、T形架 投資少、簡便、易操作。

順樹行每隔6米栽一立柱,立柱地面高1.8米,地下埋入0.7米,立柱上設一橫樑,形成“T”型支架,橫樑長2米,上面順行固定5條8號鉛絲,中心一條架設在立柱頂端。植株上架後2個主蔓分別沿中心鉛絲伸向兩邊,結果母枝從主蔓發出後分別伸向兩側,下垂到行間。


種植技術參考:獼猴桃標準化生產十大關鍵技術(上)

獼猴桃T形架栽植


種植技術參考:獼猴桃標準化生產十大關鍵技術(上)

T形架示意圖

2、平棚架

架構牢固、抗風能力強,受光面均勻,光照充分、果個大小一致,產量高、品質好。

所用立柱的規格和栽植距離等同“T”型架,但立柱上不使用橫樑,而是用方鋼條或鋼絞線等將全園的立柱橫拉在一起,三角鐵上每隔50~60釐米順行架設1條8號鉛絲。植株上架後2個主蔓分別沿中心鉛絲伸向兩邊,結果母枝從主蔓發出後分別伸向兩側。


種植技術參考:獼猴桃標準化生產十大關鍵技術(上)

獼猴桃平棚架栽植

種植技術參考:獼猴桃標準化生產十大關鍵技術(上)

平棚架示意圖

三、樹形

培養單主幹、雙主蔓、結果母枝羽狀分佈的標準樹形。標準的一干二蔓架形,是在主幹與主蔓交叉處兩條主蔓相互交叉。如下圖

種植技術參考:獼猴桃標準化生產十大關鍵技術(上)

一干兩蔓主蔓交叉標準樹形示意圖

種植技術參考:獼猴桃標準化生產十大關鍵技術(上)

一干兩蔓主蔓交叉標準樹形示意圖

充分授粉

獼猴桃為雌雄異株果樹,且開花期較短,如授粉不充分或授粉不及時,會直接影響獼猴桃的品質和產量,降低商品性。因此獼猴桃的授粉工作極為重要,充分授粉技術是獼猴桃提質增效的關鍵技術之一。

獼猴桃授粉分為昆蟲授粉和人工授粉,目前生產上以人工授粉為主,昆蟲授粉為輔助。

一、昆蟲授粉

可供獼猴桃授粉用的昆蟲很多,但以蜜蜂為主。也可以人工釋放壁蜂、熊蜂等授粉昆蟲。用蜜蜂授粉時需要的蜂量較大,以5~10畝地放一箱蜂為宜,每箱中有不少於1.5~2萬頭活力旺盛的蜜蜂。在大約有10%的雌花開放時將蜂箱移入園內,放置在園中向陽的地方,每2天給每箱蜜蜂喂1升50%的糖水一次,以增強蜜蜂的活力。

二、人工授粉

獼猴桃雌花開放後5天之內均可以授粉受精,一般以花開放後1~2天授粉效果最好,第4天授粉座果率降低,果實內的種子數逐漸下降,果個變小。

1、對花授粉

種植技術參考:獼猴桃標準化生產十大關鍵技術(上)


採集當天早晨剛開放的雄花,花瓣向上放在盤子上,用雄花的雄蕊輕輕在雌花柱頭上塗抹,每朵雄花可授7~8朵雌花。

2、採集花粉授粉


種植技術參考:獼猴桃標準化生產十大關鍵技術(上)

【花粉採集、提取及貯藏】

每天早晨8點以前及時將即將開放或半開放的雄花采集回,將採下的雄花花葯用牙刷、剪刀、鑷子等取下。

將花葯平攤於紙上,放置在溫度25~28℃條件下20~24小時使花葯開裂散出花粉;或將花葯放在恆溫箱中,待花粉散出;或在花葯上蓋一層報紙後放在陽光下脫粉。

陰雨天可將花葯攤放在桌面,1米上方懸掛60~100瓦電燈泡照射。散出的花粉用細羅篩出,裝入乾淨的玻璃瓶內(不能用金屬器皿存放花粉),在5℃家用冰箱中可貯藏10天以上,常溫下可貯藏1-2天,在-20℃的密封容器中可貯藏1~2年。

如果果園花粉量不足,或陰雨天花粉難以收集時,可選用正規廠家生產的高品質花粉,一般每畝盛果期果園使用10克純花粉。

【授粉方法】


種植技術參考:獼猴桃標準化生產十大關鍵技術(上)

毛筆或排筆點授:用毛筆或排筆粘花粉在雌花柱頭上塗抹授粉。

種植技術參考:獼猴桃標準化生產十大關鍵技術(上)

簡易授粉器授粉:將花粉用滑石粉或石松子稀釋5~10倍,裝入細長的塑料小瓶中,加蓋橡膠瓶蓋,在瓶蓋上插一細竹棍,用手壓迫瓶身產生氣流將花粉吹向每一個柱頭。


種植技術參考:獼猴桃標準化生產十大關鍵技術(上)

噴粉器授粉:

將花粉用滑石粉或石松子稀釋50倍(重量),使用市面上出售的電動授粉器向正在開放的花噴授。為提高花粉萌發率,可在滑石粉或石松子中加入0.1%硼砂。

果園生草

果園生草技術是目前國外果園普遍採用的一項生產技術,我國果園正處於推廣階段。果園生草在增加果園有機質,減少灌溉次數,改良土壤結構,減輕病蟲危害,改善果園生態環境等方面顯示效果明顯,是獼猴桃提質增效關鍵技術之一。

一、人工生草的種類

目前果園中所採用的生草種類有:毛苕子、白三葉草、油菜、匍匐箭舌、豌豆、野牛草、羊草、結縷草、貓尾草、草木樨、紫花苜蓿、百脈根、黑麥草等。可根據果園土壤條件和果樹樹齡大小選擇適合的生草種類。果園人工生草,可以是單一的草種類,也可以是兩種或多種草混種。獼猴桃果園人工生草可選擇豆科的白三葉草與毛苕子、油菜等

種植技術參考:獼猴桃標準化生產十大關鍵技術(上)

【毛苕子】毛苕子是豆科野豌豆屬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出苗後10~15天根部形成根瘤,開始固氮,一般畝產鮮草1000~2500千克。毛苕子根系和根瘤能給土壤遺留大量的有機質和氮素肥料,改土肥田培肥地力,不僅當年增產效果明顯,而且對後期果樹生長還有持續增產的作用。播種量:單播每畝2~2.5千克。


種植技術參考:獼猴桃標準化生產十大關鍵技術(上)

【白三葉草】白三葉草為多年生草,其根瘤菌有固氮能力,能培肥地力,是一種常用的草種。播種量為每畝0.5千克。

二、獼猴桃果園生草種植方法

土地平坦、土壤墒情好的果園,適宜用直播法,即在果園行間直播草種子。播種分為秋播和春播,春播在3月下旬~5月上旬播種,秋播在9月份播種。直播法的技術要求為:進行較細緻的整地,然後灌水,墒情適宜時播種。可採用溝播或撒播,溝播先開溝,播種覆土;撒播先播種,然後均勻在種子上面撒一層乾土,出苗後及時去除雜草。

種植技術參考:獼猴桃標準化生產十大關鍵技術(上)

獼猴桃果園種草

果園生草通常採用行間生草,果樹行間的生草帶的寬度應以果樹株行距和樹齡而定,幼齡果園、行距大的果園生草帶可寬些,成齡果園、行距小的果園生草帶可窄些。

三、獼猴桃果園生草應注意的問題

1、施肥方面。連續生草的果園隨土壤肥力的提高可逐漸減少施肥。施肥可採取水肥一體化施肥技術,用施肥槍施入。也可在非生草帶內施用,採用鐵鍬翻起帶草的土,施入肥料後,再將帶草土放回原處壓實的辦法。

2、病蟲害防治。一般生草果園可使用物理防治(燈、板、帶等)、生物防治(撲食蟎、草蛉、赤眼蜂等)技術,果園噴藥時應儘量避開草,選用植物源或礦物源農藥,或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以便保護草中的天敵。

3、注意清園刮樹皮、剪病枝葉、撿病果,都應及時收拾乾淨,不要遺留在草中。

配方施肥

配方施肥就是以土壤測試和肥料田間試驗為基礎,根據作物需肥規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應,在合理施用有機肥料的基礎上,確定最佳施肥種類、施肥比例、施肥數量、施肥時期、施肥方法等。科學施肥的總體原則是:

以農家肥為主,配合生物菌肥,中微量元素合理搭配,推行水肥一體化施肥技術,減少化肥特別是氮肥的使用量。

種植技術參考:獼猴桃標準化生產十大關鍵技術(上)

採取土樣


種植技術參考:獼猴桃標準化生產十大關鍵技術(上)

科學施肥

基肥:10月中下旬~11月上旬施入,畝施腐熟有機肥(豬糞、牛糞、雞糞等)3000~5000公斤;

萌芽肥:畝施尿素15公斤+過磷酸鈣50公斤或磷酸二銨20公斤;

花後肥:獼猴桃落花後,根據土壤墒情,結合果園灌水,盛果期每畝果園撒施尿素5~10公斤;

膨大肥:以氮、磷、鉀配合施用,盛果期果樹每畝追施75公斤(氮磷鉀各18%)複合肥;

優果肥:8月底~9月初追施。盛果期果樹每畝追施30公斤複合肥。

文章乾貨較多,篇幅太長,剩下的五個技術(科學修剪、合理負載、適期採收、病蟲害綜合防治、生態示範)明天再繼續分享給大家,一下子說太多也消化不了。

感謝閱讀!快快關注我們,學習更多專業的農技知識吧!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