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太深,军舰锚链不够长怎么办?

菩萨我想对你说


大学有个同学是船员,大学毕业就被招去海运的货轮上工作了,当时的工资高得有点吓人,很多人都很羡慕,在吃饭的时候问过他类似问题:“深海几千米深,下锚停船不是船锚就丢在水里?或者在浅水区下锚卡岩石缝里拉不出来怎么办?”

虽然不是军舰,但是对于船锚来说都是一样的,可能军舰的船锚应该会长一些而已,具有借鉴意义,这里就具体说一下!

他的答案和我想象的完全就不一样,首先停船不一定就要抛锚,而且只有港口外才有固定的锚位,在海图上有标注,这些都是港口实现探测好的,锚区都是在浅水区,地势比较平坦的地方!抛锚前还得与港口事先沟通,得到同意后才能下锚停船。而且对于抛锚25米就算深水抛锚了,也是比较理想的锚区,超过50米便是超深水抛锚,100米以上就不适合直接抛锚了!

对于舰船来说,不同吨位的船锚和锚链的大小是不一样的,像航母这种大型舰艇都有2个船锚,一个主锚一个副锚。锚链的长度也是有国际标准的,一般一节为单位,一节27.5m,一般商用的船舶在10节、11节左右,比如我同学的货轮就11节锚链,大约在300米左右!据说军舰的锚链要长一些,大概在450~600米。

下锚和起锚的方式如下图:

图:船锚的下锚和收锚的的过程,但是有一些错误,船锚要让船停下不光是锚抓海底,其实铁链子很重的,主要靠船锚和铁链拖底来维持船稳定性。对于水流较大时则直接下锚后在水流作用下船舶倒退,如果没有水流或太小,就得靠船舶的慢慢倒推来完成下锚过程了;起锚的时候边收锚链边启动船舶,慢速开到抓锚位置提上来!

至于题主说到的海水太深,比如大洋中几百上千米,甚至几千米,最深上万米的地方,需要停船怎么办?答案更简单了,其实根本就不用下锚,要停船怎么办?答案可能让你有些失望了,直接关机停车,让船舶在海洋上自由漂泊了,一天漂泊个几公里甚至10公里根本就不算事,只要有人值班监控这自己的船不要撞到其他船就行,另外船舶锚在锚地的时候也得有人值班,避免与其他船舶的意外事件!如果要让船舶在海洋上不能乱跑,那就慢车航行就行了!

我们经常在网络上看到美国航母,停泊在大洋中,让航母上人员跳水洗澡等等,其实这即使一种逃生训练,也是一种娱乐活动,训练的目的是让船员们知道航母被攻击后,可能需要跳水逃生,10米~20米的高度跳水,船员必须保持正确的姿势跳水才能避免自身免受伤害,如果从航母20米的甲板上以不正确的姿态入水,极有可能直接被摔晕。而这个时候其实航母就是停车漂泊,根本就没有下锚!

如果不再锚地,也不再深海区,而是在浅水区或者暗礁区,这时候所有船舶必须按照海图上标定的航道行驶,否则就极有可能有触礁的风险,如果要停船怎么办呢?停车自由漂泊会不会撞上礁石,是不是需要下锚?答案还是不能下锚,海底不可知因素太多了,随便下锚有风险,比如船锚真的就卡在岩石缝提不起来了怎么办?直接丢弃代表着货船白干半年。如果运气实在不够好钩断了海底光缆,这下就算卖了大船恐怕都不够赔的了,在这些区域一般都是慢车航行!

如果在航道上遇到台风了呢?首先肯定是关注天气预报了,尽量的躲开!有时候实在躲不开了,现在船舶基本都有抗12级台风的能力,但是这时候千万不能停船下锚,调整航向顶风慢车航行,尤其不能让船的侧面受风和浪,这样的姿态在海面航行是非常危险的!


狼烟火燎


兔哥回答,军舰长期航行于海上,驻泊下锚是很正常的事,但锚链并不是能够全海域都适应,那得多长的锚链?海洋最深处上万米,就是一般的大洋也有几百米,几千米的深度,即便是几百米的锚链也是一个很大的占用舰船空间的问题,另外就是重量,军舰的舰锚都在舰艏位置,这主要是锚泊时防浪作用,舰艏是最好的迎风避浪的部位。军舰的舰锚都是两个,有一个备用手段。舰锚也是有重量要求的,锚链也同样有重量要求,根据舰船排水量的大小合理设置锚和锚链,不能太重,都则会增加舰船的死重。船舶的锚链长度以节为单位,每节锚链的标准长度为27.5米,根据船舶大小来设置锚链的长度,有一个严格的计算公式,并且有严格的规定。民用船舶的锚重、锚链长度、锚链形状、直径尺寸有严格的规定,并不是随便安置的。军舰锚和锚链的要求参照民用货船,但军舰由于是作战舰船,通常锚链的长度比民用货船多两到三节。例如,5万吨级别的货轮规定的锚链长度为12节,长度大约330米左右,万吨级别的民用货船的锚链长度为270米左右,5000吨级别的为200米左右,军舰的要长些。



其实锚链和锚的主要作用是避风浪用的,在大洋上航行时基本不会下锚,可以说是用不让,也不会使用。真正需要抛锚的时候都是在锚地驻泊时,这是港口外规定的船舶驻锚的地方,相当于进港等待区。锚地的选择是有规定的,海床必须是沙土质,不能有石头,水深不超过几十米,超过100米水深货船是不允许下锚的,效果不好。海上风浪大时不能下锚,船舶会使出锚地做避浪机动。军舰也是如此,军舰用到舰锚的机会只有锚地,进港驻泊时无拖船协助时军舰要使用一个侧锚,左右使用哪个根据靠泊时的要求而定,通常右靠用左侧锚,左靠用右侧锚。锚的作用相当于军舰的刹车系统,军舰和民用货船一样的靠泊要求,没区别。通常几千吨的军舰自己不需要拖轮就能够靠泊,而舰锚正是军舰靠泊的唯一的工具,在距离驻泊舰位100多米左右就开始下锚,锚触到海床要拖行一段距离,锚爪抓住海床后就送锚链这样就起作用了,然后利用调节锚链的长度靠泊。离港时,也是如此,先收锚链几十米,然后舰尾脱离码头,此时整个军舰的动力都集中在了舰锚上,一旦锚链断了,军舰就会直接冲向码头。(⬇️下锚原理)



起锚时军舰要收锚链,拉着军舰前进,到锚的上方后,在杠杆原理下使锚抓向上翻起,锚就脱离海床了。收锚过程中,锚道始终由水管喷水洗锚,防止把泥沙带进锚链仓。军舰都不能随便下锚,即便是在浅水区也不允许随便下锚,哪怕军舰失去动力,或者是战斗中受损也不允许下锚,为什么?第一是不了解海床情况,一旦抛锚下面有岩石就会出现无法收锚的窘境。第二战斗中如果负伤,特别是出现进水的情况下,首先要堵漏,当无法继续作战要尽量驶向浅水区,而不是下锚。如果下锚,军舰会有一个向下的拉力,增大进水量。海浪大的情况下也会因停止运行而增大摇摆度,使军舰下沉速度增大。所以,船舶上的锚可不是为大洋大海上用的,而是为港口驻泊用的,因此,锚链的长度只要满足了浅水区使用要求就行了,弄很长的锚链没什么意义,有的说航母的锚链上千米,七八百米都是不对的,兔哥在港口工作,十多万吨级别,二十万吨级别的货船见多了,也总和船员唠嗑,没有超过四百米的锚链,没什么用。通常都是几十米水深才下锚,否则不会下锚。



军舰从离港开始中间没有特殊的情况都是航行状态,为什么军舰有18节的低速航行,也叫经济航速,就是为了节省燃料,如果到了某个海域需要等待怎么办?跑圈,别不信就是跑圈,但不能下锚,下锚到起锚最快也要一个小时左右,可不是把锚扔水里就行,要判断风向,洋流等情况,陌生海域还要探测海床情况,而且,风浪中军舰越是停下来越容易晕船,坐过船的都知道,船在航行中,即使在颠簸也没事,一旦停下来人就会晕船。所以,军舰出航在行驶途中没机会下锚,但目的地后才用到船锚,而这些地方都是规定的驻泊锚地,包括在港口外。其实军舰是不会随便找一个浅滩就能下锚的,都有规定的锚泊位置,战斗中也都有一个预案,一旦舰船无法继续战斗需要撤离的方向,或是负伤要沉没时的抢滩位置。现代海战都有一个后勤抢修部门,我们熟悉的浮动船坞就是干这个的,但船坞是不能进入战场的,于是提前有一个约定的位置。从历史来看,没有一艘军舰在海战中下过锚。所以说,军舰的锚链长度并不需要多长,军舰也不是随便就使用舰锚。





兔哥42928


⚓链够用就得,用不着太长!因为再长也到不了深海区海底。图片上美军“杜鲁门号航空母舰”入港后“山字锚”抛锚作业时的情景,航母的锚都很重单个重量为27吨,“杜鲁门号”属“尼米兹级航母”有两套抛锚设备,锚布置在舰艏两侧。

军舰(航母)进港后需要两锚都投进海里才能固定住航母,还要需要码头系缆,航母这样的庞然大物要是没有被固定好,港区内随波逐流是非常危险的事情! 非常容易发生碰撞,小船与它相撞真的是说翻就翻。
抛锚作业是一项技术工作,不是说将锚链一方到底,而是放几节后要停顿一下,然后收放滚轮要向回拉,目的是让每一节锚链都要垂直,否则会出现锚链之间的打结或者扭结在一起。

航母的锚链是所有军舰当中最长的,比如:“尼米兹级”航母锚链总重量160吨左右,单个环重量在60公斤。 美军航母的锚链从最早的“企业号航母”的658多米长度,变成“尼米兹级”的500多米长,再到现在“福特级航母”的483米。而 海水的深度50米以下为浅海区,50~500米为中等水深,超过500米就是深海了,美军航母的锚链越来越短,这说明航母已经不在深海区抛锚的。


注意涂有白漆的那节锚链,它表示一个固定的长度,比如:水深是15米,锚链放到了这一节就表示锚到了15米的位置(海底),然后航母在拖轮的牵引下,向前或者向后,同时锚泊装置收紧锚链钩挂在海底礁石上,才算完成一次抛锚作业。

航母尚且如此 ,其它的战舰的锚链就更短了,它们基本上都在浅海区抛锚,并且锚和锚链都是很重的东西,也不宜过大过长,这会给军舰带来“死重量”不但消耗主机的功率,还会引起军舰的重心不稳...所以,锚的大小和锚链长度要适当才行。

我们学过地理都知道地球表面70%以上是海洋,未知的海底状况还有许多!而许多战舰都是大型舰舶从军事上来说要严加保护,贸然在陌生海域抛锚太危险了!因为抛锚就意味着被固定,而且陌生的海底状况也不清楚,贸然抛锚卡死在乱礁石堆里就麻烦了。

航母的停泊装置是由:锚和锚链再加上收放装置组成了一套系统,是航母重要的设备,重要性就和汽车的刹闸系统一样,它们是需要定期的除锈、喷漆保养的,一根航母锚链数百米长价值不菲,不精心使用发生了断裂经济损失将是巨大的,锚更是价格昂贵,使用不当而丢弃一个锚,就是重大事故搞不好要上军事法庭。

另外,战舰就算是有必要在陌生海域抛锚也会先用声呐探测海底状况,有适合抛锚的地方才行,如果水深超过了锚链的长度或者水下情况太复杂...也就不需要抛锚了。

所以,锚和锚链的要正确的使用才行,而包括航母在内的舰船,假设在深海不适合抛锚的地方出现故障不能自主航行了,可先由其它舰船暂时拖曳它低速航行,等待大型拖轮的到来,而不是抛锚待援。


皇家橡树1972


我哥是远洋船舶的大副,堂弟是南部战区舰队的小头目,我经常在他们船上玩。

其实,对于军舰之类大型船舶,一般都不会随便下锚的。

1、一般锚也就200米。公海深度往往高于此值。如果锚太长,这重量也让船吃不消。船不是用来运载锚的……

2、下锚起锚费时费力,往往需要好多人协作,时间也要数十分钟。而且长度大了,锚固定不了船的,很容易走位,意义不大,倒不如利用动力控制。

3、海底很多管线,说不准会钩上要赔偿。

所以,除非靠岸或紧急情况,外出后几乎没见过他们下锚的。

就算是航母,战斗机起飞降落,船舶也不会用锚来固定……

【补充一下,不少人对我到船上玩很感兴趣……其实,我的身份比较特殊。我不但上过船舶,也入过核工业部,兵器工业部等机构。有国家预算拨款的地方,就必然有审计人的身影,不是我,就是他,就算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这样的部门,也需要(我也审计过),当然,一般只有组长才有资格随便走动的】。


皇家师爷


基本上所有的船上都有锚,但锚并不是唯一的停泊设备,也不是一个可以随意使用的设备。对于军舰、货轮这样的大型船舶来说,只有在指定的锚地和码头停泊时才能按要求下锚。军舰船舶按大小不同,携带的锚链从几十米到300多米不等,长度不随海洋深度而变化。

锚链以节计数,在我国标准中1节锚链长27.5米,英制单位为15英寻或拓(Fathom)。大船上有2个主首锚,民用船舶每个锚配锚链10~11节,长300米左右。大型军舰标准高,锚链12~15节,长300~400米;“尼米兹”级这样的十万吨级超级航母,锚链20多节,长640多米。

特殊平台的锚链更长,例如海洋钻井平台,锚链长2000多米,能在1000米深海中下锚。同时钻井平台、科学考察船、海上补给船等特种船舶还有动力定位系统,计算机控制各个方向上的螺旋桨推力,使船舶精确定位在固定位置上

,也是一种停泊方式。


下锚不是扔下去就完事了,条条框框很多。要在浅水区,底质要好,沙石底最佳,其次泥底,礁石底质不行,起锚时容易卡住。港口锚地的海图上都会标注水深及海底底质情况,船长在下锚前也会用仪器测量实际水深。锚沉入海底,像一个大钩子钩住海底,锚爪扎进泥土,一段锚链平铺。锚的抓地力,锚链和海底的摩擦力,二者叠加在一起固定船只。

锚链释放的长度约是水深的3~6倍。锚地水深十几到二十几米,超过30米属于深水抛锚,极限水深约85米。放出的锚链太长,重量太大,锚机拖不动,超过负荷就会损坏。再说深度太大,锚的抓地力也会减小,容易“走锚”。走锚会导致船舶移动,会导致碰撞事故。下锚要慢,太快了刹不住车,锚机在摩擦热量下冒烟起火,十分吓人。


以锚的使用标准和范围来看,一般军舰、船舶配备的锚链长度已经足够用了。军舰、船舶沿海岸航行时,水深有限,一般几十米深。当船舶跨洋航行时,大洋水深数千米,把锚链全抛出去也够不着底。这时船舶不会下锚固定自己,它们都连续航行,只要主机舵机不出故障,一般不主动停车。下锚也没用,锚够不着底,抓不住地就没有锚泊力。遇到台风等恶劣天气,舰船能通过气象雷达和天气预报提前得知,及时绕行。如果因特殊任务,不得不停航,也可以选择“漂航”。漂航时,舰船随波逐流,在一定范围内移动。漂航有危险,容易在波浪中失控,船舶横向受浪,横摇、横荡摇摆不定,可以放出一部分锚链,提高稳性。多艘舰船之间要拉开距离,注意观察,主机保持备车,必要时动车躲避。吨位较小的船舶,还可以用海锚固定,减小位移。海锚,也叫伞型锚,是一种帆布伞状中空器具,和降落伞类似。海锚系在船上,抛下海后下沉膨胀,兜住海水,利用海水重量和阻力固定船只。

  综上种种,军舰、船舶携带的锚,只能在特定环境和海域中使用,不是随时随地有效的。在水深数千米的大洋中,舰船还是保持动力,快速通行方是正途


光磊军工


说多了你不会看的放心,所以简短回答你

抛锚是要选地点的,太深的地方船根本就不会下锚,或者说下了也没用!



钱光磊酷睿星


找俩人套游泳圈下去推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