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悠悠歲月——“一毛錢”的童年回憶

小時候,在農村,80後的自己經常唱著“我在馬路邊,撿到一分錢,交給警察叔叔手裡邊……”

現在孩子們再也不會唱起這首歌,因為“一分錢”早已經退出了市場,“一毛錢”掉在地上也不會有人撿了,但“一毛錢”卻成了自己兒時很難忘的回憶。

散文:悠悠歲月——“一毛錢”的童年回憶

苦樂年華:父母給孩子零花錢“一毛錢”既是最低標準也是大眾標準。

“一毛錢”在小賣部裡可以買很多種零食:一小包山楂片,五塊糖,一根果丹皮,一小包瓜子,一個雞蛋卷……

哪個孩子不嘴饞,但那時候都很窮,父母就只給“一毛錢”。孩子們用“一毛錢”打著牙祭,每次去村裡小賣部買東西,總要糾結半天,到底買哪種零食?

思來想去,大家最後想出了好辦法:一人買一種零食,大家交換著吃。買來後,你給我一塊糖,我給你點瓜子,他給兩小片山楂片。一群孩子嬉笑打鬧,分享手中不多的美味。

忽然間發現,“一毛錢”忽然放大成很多種快樂,它既可以讓你品嚐很多種滋味,還讓你和小朋友結交深厚的友誼。

散文:悠悠歲月——“一毛錢”的童年回憶

艱苦年代:孩子們為“一毛錢”付出了辛苦勞動。

80年代,農村一切地裡勞動都是手工完成,尤其秋收農忙時,棉花一茬接一茬開放,又需要包玉米,刨花生,每天大人們都辛苦勞作在田間地頭。

到了週六日孩子們放假,必須都要去地裡和父母一起搶收,全家老少齊上陣,都奔向了廣闊的田野,到處都是豐收的景象與繁忙的身影。

孩子們還是願意去地裡幹活的,貌似那時候沒有願意不願意,大家都要去地裡幫父母幹活。

但孩子們畢竟小,受不了那麼累而且時間長的體力活動,幹個兩小時就開始腰痠,手疼……“哎吆”“哎吆”叫苦連天,很難堅持半天,辛苦勞作壓彎了孩子們的積極性。

父母看到孩子實在堅持不下去了,雖然心疼,但是沒有辦法,因為秋收必須搶收,容不得任何人偷懶,又開始用“一毛錢”誘惑著孩子們。

“好好幹,給你們記工分,半天一毛錢。”

散文:悠悠歲月——“一毛錢”的童年回憶

孩子們一聽到“一毛錢”,立馬有了精神頭,好像看見面前一堆瓜子、糖塊、山楂片……美食對於孩子相當有誘惑力的。立馬腰不怎麼酸了,手也不疼了,又開始跟在大人後面一起秋收。

自己心裡也都有了小賬本,盤算著秋天可以掙上幾塊錢,好好犒勞犒勞自己。

但這些錢只能等秋後,棉花,玉米賣了錢才能給兌現。這個等待是十分焦急的,誰也不知道今年什麼價格,經常遇到“豐產不豐收”的年景。

那時候,孩子對父母沒有太多的奢求,也心疼大人,看到父母焦慮的眼神,也不主動算那“一毛錢”的賬本了。所以,有些時候,錢也就不了了之了,但孩子絕不埋怨父母,因為知道父母的苦衷。

散文:悠悠歲月——“一毛錢”的童年回憶

幸福時光:對於孩子來說,一年中最幸福最快樂的時光就是過年,因為會有很多“一毛錢”。

過年是那時候孩子們最大的期盼,總覺得日子很慢很慢:怎麼還不過年啊?

過年除了有新衣服,有雞鴨魚肉,各種平常吃不到的美味佳餚,還有讓孩子們兩眼放光的“壓歲錢”,每個孩子都能收到來自父母,爺爺奶奶,姨姨舅舅姑姑叔叔的“壓歲錢”。

雖然那時候只給一塊錢或者五毛錢,但湊到一起就是幾塊錢的“鉅款”,這可是一年當中唯一可以“土豪”的時光,唯一可以“當家做主”的時光,去了小賣部,一定要用高八度的聲音,和老闆喊到:“我要買一包山楂片,一包瓜子……”那種感覺簡直就是電視裡“暴發戶”的感覺。

女孩子會精打細算著自己的“壓歲錢”,不會一下子全部花光,男孩子往往不管不顧,用不了幾天,一下子從“富農”變成“貧農”,手裡零花錢一分錢也沒有了。

但男孩子嘴甜,會想辦法,守在小賣部門口,看到有好朋友買零食出來,開始各種好話各種磨。有的孩子心軟,分給他們一點;有的孩子軟硬不吃,就是不肯分給他們一點,還當著他們面吃,饞的男孩子哈喇子留一嘴……

孩子們就在這雖艱苦但又充滿樂趣的童年裡慢慢長大,走出了鄉野,走向了城市,每個角落都有他們的身影……

“一毛錢”的回憶早已經過去,現在都已經成為大人,每個年齡階段都有著不同的回憶。長大後的我們,依然還是為了生計奔波,即使手裡有了很多很多“一毛錢”,卻發現它們帶來不了簡單的快樂,滿足不了我們的內心慾望。

散文:悠悠歲月——“一毛錢”的童年回憶

現在的我們總認為:無論有多少錢,住了多大的房子,卡里有多少錢,依然不富裕,依然覺得自己是個窮光蛋,拼命掙錢,拼命努力,早已經忘了兒時的“一毛錢”給自己曾經帶來的美好回憶。

“一毛錢”的回憶永遠淌在了歲月的長河裡。

散文:悠悠歲月——“一毛錢”的童年回憶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