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書法圈的展覽到底有哪些不能去看?我給你列舉九大提綱

當今的書法個展同地攤小販一樣密集,根本就看不過來,而聯展、年展、雙年展、三年展也是四處開花,讓你很難分身。對於批評家,展覽不能不看,否則你的議論就會被質疑。看展覽形同參賭,總會碰到一個好展覽吧?結果大都失望。即便如此,批評家往往心懷僥倖。好似看中國男足,每次輸球后都發誓不看,發完誓卻依舊看,哪怕他們把內褲輸得不剩。這既是愛好,也是情結。(配圖與正文無關)

當下書法圈的展覽到底有哪些不能去看?我給你列舉九大提綱

近幾年的中國美展熱和美術市場熱,得力於經濟的增長。今年的經濟趨勢顯著下滑,美術市場卻依然火熱,似乎不可理解,其實是有別的原因在支持。隨著美國經濟出現危機,比如油價飛昇,股市大跌,樓市呆滯,大型銀行諸如雷曼的破產,人們都預感前景將進一步惡化,貨幣會進一步不可靠。

當下書法圈的展覽到底有哪些不能去看?我給你列舉九大提綱

眾多有錢人關注美術市場,無非是美術作品能夠充當變相的保值貨幣。在10位名不見經傳的畫家身上押賭,只要其中成功一名,就能本利雙收。總之,中國的美術市場將繼續呈現出奇特的繁榮景象。只要世界經濟體系不徹底解體,只要大面積的貪汙洗錢不被控制,美術市場就不會崩潰,美展就將繼續讓批評家看不過來。

當下書法圈的展覽到底有哪些不能去看?我給你列舉九大提綱

如果你不是畫探、收藏家或投機家,哪些展覽不要看?

1、書法個展不要看。

好的書法個展如同囊中之錐,總會通過媒體或聯展再次露面。除了友情參與,看個展不如看聯展。這如同現今看畫冊,個人畫冊通常不值錢,擺在書店,絕少有人問津。多人畫冊由於入圍者多,互為背景,形成裙帶關係。裙帶效應是彼此都容易被關注。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2、全都是名家的聯展不要看。

而今的知名書畫家,疲於奔命地參加一個接一個的大型聯展,沒有喘息的時間,連應付的精力都成問題,創作被懸置了。有些畫家的訂件幾乎都排到了22世紀。你說他除了複製,還會有功夫思考嗎?這類展覽,背離了藝術發展的自身邏輯。

當下書法圈的展覽到底有哪些不能去看?我給你列舉九大提綱

3、新人聯展不要看。

新人通常是美院畢業生,成名的比例小。即使出了一兩個天才,今後是否能持久,不得而知。比如劉柏榮就是天才畫家,他的作品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曾風靡畫壇。如果不是意外的挫折,他的名氣將不在陳丹青之下。提攜新人的事,不是書法學習者和批評家的首要任務。

4、以影像為主體的大型展覽不要看。

美展是空間藝術的展示,好不好一望而知。比如第七屆上海雙年展,以影像作品為主。幾十件作品,以平均1小時算,瀏覽一遍需要3天左右。不要說觀眾,即便是策展的團隊,也很難全部過目,因為作品入圍常常緣於作者的名氣。

5、沒有主題的展覽不要看。

展覽的學術主題是策展人能否成立的標誌,對於具體的藝術家則是一種限制。今天的美術界被視為策展人的時代,是因為他們設定的學術主題能召喚和限制參展的成員。看大展既是看作品,也是看策展。沒有學術主張的大展會降格為集市。

當下書法圈的展覽到底有哪些不能去看?我給你列舉九大提綱

6、缺少新意的展覽不要看。

有主題的大型展覽不能保證展覽的意義。而今一些以影像為主的展覽,其藝術思想、藝術樣式、布展方式早在二十年前的歐美日本藝術界就已流行,很少獨特之處。如果從展覽的前期宣傳中看不出什麼新意,這樣的展覽無非是湊湊熱鬧而已。

7、美協組織的展覽不要看。

美協組織的全國美展,總體面貌同藝術的精神相左。這類準官方展覽展出的作品,同官樣文章類似,從來不考慮受眾的需要。它標榜為大眾服務,而大眾基本不進美術館。這類展覽的作品,除了空洞地堆砌技法,共同的特徵是平庸和無聊。

當下書法圈的展覽到底有哪些不能去看?我給你列舉九大提綱

8、時事美展不要看。

配合時事所展作品同美術史的主線沒有關聯。唐代的應制詩,宋代的應制畫,都是作者晉升的敲門磚,都是依據朝廷的臨時需要製作出來的東西。這類作品當時很風光,但中國詩史、畫史的重要篇章卻從來不給它們留下位置。

9、美術博覽會不要看。

博覽會屬於市場行為,市場的成敗不是檢驗藝術成敗的內在標準。博覽會上的作品,大都是幾年前甚至幾十年前的舊作。我見過的上海藝術博覽會,無非是各地畫廊庫存的二三流作品的傾銷場所,相關信息只能充當圈內圈外人茶餘飯後的話題。

當下書法圈的展覽到底有哪些不能去看?我給你列舉九大提綱

上述不必看的展覽,本文刻意列出九類。九是極數,以示其多。這九類展覽不看,剩下的展覽就不多了,批評家可以從容對付。

當下書法圈的展覽到底有哪些不能去看?我給你列舉九大提綱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