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遷為什麼說匈奴是夏朝遺民?

小小嬴政


司馬遷在《史記·匈奴列傳》中開篇就寫道:“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維。唐虞以上有山戎、獫狁、葷粥,居於北蠻,隨畜牧而轉移。”

(司馬遷)

就是說,匈奴是夏朝王室的後代子孫。夏朝之前,是山戎、獫狁、葷粥這些少數民族居住在那個北部蠻荒之地。夏朝的時候,這裡被夏朝王室的後代取代,也就是淳維,後來就發展成了匈奴。

司馬遷說匈奴是夏朝的後裔,但是並沒有說為什麼匈奴是夏朝後裔,也沒有說夏朝後裔是怎麼取代山戎、獫狁、葷粥這些民族,住到北疆的。其間經歷過哪些事情?北疆原來的居民山戎、獫狁、葷粥到哪裡去了?是被同化了,還是舉族搬遷了?

司馬遷只做出這個結論,並沒有提供相關的證據。司馬遷不提供證據,有兩種可能:一是找不到證據,二是不需要證據。

找不到證據,原因很簡單,因為從夏朝滅亡,到司馬遷生活的時代,少說也有1500年的歷史。如果是當下資訊發達的時代,就算有1500年的歷史,歷史記錄也是能找到的。但是那時候資料卻十分有限,有可能文字都還沒有成型(雖然傳說倉頡在黃帝時期就已經造字,但我們現在能找到的最早的文字資料,還只是出現了商朝的甲骨文。因此,究竟文字是從什麼時候出現的,並不清楚),司馬遷不太可能得到文字資料,他能得到的,只是民間傳說。就算得到的是文字資料,那些文字資料也未必可靠。

因為找不到證據,因此司馬遷乾脆不去證明。

為什麼又說司馬遷不需要證明呢?因此在司馬遷看來,如果要去找證據證明,那麼他所講的,別人反而會懷疑。不去證明,別人反而無話可說。說了就說了,說了就是結論,司馬遷想要達到的是這樣的效果。

那麼,司馬遷說匈奴是夏朝皇室的後裔,這個話說得對不對呢?

司馬遷找不到結論,我們當然也找不到結論。不過,我們可以來考慮另一個問題,假如司馬遷本人對事情的真相也不確定的話,他為什麼卻言之鑿鑿地說匈奴是夏朝的後裔呢?

我認為司馬遷之所以這樣說,更多的是一種“微言大義”的表達。

司馬遷是一個深受儒家文化影響的知識分子。司馬遷在《史記》中,對好幾段歷史進行了特別的強調:一是堯舜禹的禪讓,二是武王伐紂,三是周公輔政,四是孔子以匹夫擔責天下。

司馬遷強調的這幾點,所要表明的是“德政”的重要性。君王應該以“德”安天下,天下應該“有德者居之”。因為舜有“德”,所以堯自覺地把帝位讓給他。周武王因為“有德”,所以他能夠取代商紂,獲得“天下之主”的位置,受到天下擁戴。周公雖然獨掌朝政,但是他“有德”,因而獲得天下人認可。孔子雖然只是一個知識分子,但是積極地向諸侯們推薦“仁政”,也就是“德政”,這就是擔責天下的表現。

所有的歷史都是當代史。司馬遷寫歷史書,他想表達的也就是對於當下問題的看法。他寫匈奴,所要表達的,也就是他對匈奴的看法。

(油畫中的李陵)

司馬遷怎麼看匈奴呢?我們可以從他對待李陵的態度就可以看出來。

不錯,司馬遷和李陵確實是好友。司馬遷為李陵辯護,摻雜著個人情感。但是,這其實也是司馬遷世界觀和價值觀的呈現。司馬遷認為,四海是一統的,就算是匈奴,和中原人都是從一個老根上發芽產生的,兩個民族屬於同宗同源。對於匈奴,作為上邦大國的漢朝,應該滿懷德政。並不是說不能打匈奴,打是必要的。但是打不是目的,目的是和平,是老百姓的安康幸福。

為了追求這個安康幸福,就應該想辦法實施“德政”,以德服人。李陵雖然投降了,但是李陵在匈奴,是可以用“德政”感化匈奴單于,實現漢匈兩國的和平安寧的。殺李陵全家,是沒有道理的。

所以,雖然司馬遷其實並不肯定匈奴是不是夏朝的後裔,但他卻能那麼確定地把這件事寫出來。


張生全精彩歷史


“說匈奴是夏朝遺民”這事其實還是真有一定根據的!


美國著名漢學家、蒙古學家拉鐵摩爾(Lattimore )曾有觀點:“在中國文獻中出現的北方民族的“新名字”反映出非中原民族經濟專門化方面的一種變化,這種變化的產生是由於中原人之外的民族被擴張的中原人強行驅逐到大草原中時,他們的生活方式就轉變成了遊牧的生活方式。因為一些考古證據顯示,在一個長時期內,中國北疆發生了從半定居的農耕—畜牧生活向遊牧生活的轉變。‘’

他所說的“中國文獻中出現的北方民族的“新名字””是指《戰國策·趙策二·武靈王平晝間居》記載的“襄主並戎取代,以攘諸胡”。這是指在公元前457年,中原晉國的大貴族趙襄子(戰國七雄之趙國的創始人),派兵征服了一個名叫代的小國(現山西大同與河北蔚縣一代),以便更好的抵禦胡人。而胡人就是中原人對於匈奴人先祖的統稱。

根據美國學者狄宇宙(Nicola Di Cosmo)在《古代中國與其強鄰:東亞歷史上游牧力量的興起》的考證,這是中原人與匈奴人的第一次接觸。

根據這些學者的考證與考古發現,我們可以還原出這樣一個大致的情況:公元前1000年左右(西周前期),亞歐大草原的農牧混合人群曾普遍向遊牧生活過渡。

具體在西遼河流域和鄂爾多斯高地,龍山時代遺留下來的中原農業群落逐漸消亡或南遷,殘存的居民生活也走向遊牧化。


因此《史記》以及樂產的《括地譜》會這樣記載:“夏桀無道,湯放之鳴條,三年而死。其子獯粥妻桀之眾妾,避居北野,隨畜移徙,中國謂之匈奴”。

也就是說,在上古時代,確實有華夏人融入遊牧人。不過這些遊牧化的華夏人並不等於匈奴人。因為匈奴人本身就是一個部落融合體。

而根據考古發現,正牌的匈奴人,原本生活在今蒙古國中部偏北杭愛山一帶,屬於石板墓文化的一部分。他們於春秋戰國之交南下,抵達陰山地帶。之後,匈奴人征服了已經被秦趙擊敗的林胡和婁煩人,繼承了這兩者的鄂爾多斯青銅器文化,並吸納了當地的胡人及北逃的戎狄,還有遊牧化的華夏人建立了一個強大的部落聯盟。

另外,根據人種學的研究,南匈奴有較多的東亞蒙古人種成分,而北匈奴以北亞蒙古人種為主。(這類相關研究正隨著人類分子學的日新月異而被不斷更新)

總之,司馬遷確實是個很偉大的史學家。他根據上古的相關記載與傳說,記錄下了上古華夏人融入遊牧生活的歷史。但同時,司馬遷也受限於自己的歷史侷限,他不可能理清楚匈奴人以及其他遊牧民族的具體區別,所以犯了以偏概全的錯誤。

具體情況應該是:

匈奴部落聯盟裡的部分人是華夏人的後裔,而真正的匈奴人則不是,最起碼北匈奴人不是。


冷兵器研究所


匈奴是在中國古代的戰國時期出現在史書中,活動於黃河河套地區、鄂爾多斯、蒙古草原。匈奴沒有留下文字,關於匈奴的記載最早見於司馬遷的《史記.匈奴列傳》,匈奴的先祖是夏后氏之苗裔,曰淳維。

《史記 . 匈奴列傳》所記載的真實可靠

匈奴與西漢多次交戰,在政治、文化、經濟等方面聯繫密切,西漢時期的史學大家司馬遷,是不可能記載出現錯誤。匈奴人自稱是夏朝的遺民,由於戰爭,被排斥到中原地區以外,成為華夏之外的匈奴人。匈奴是部落聯盟,由多個部落族群組成,他們生息、活動在長城以外地區。疑古可以,但要拿出史料和實物證據,歷史不能是虛無主義,胡編亂造。

匈奴與夏朝都沒有文字

匈奴沒有留下文字,就如同夏朝在考古中,二里頭或其它夏朝遺址,找不到文字是一個道理,夏朝,或為來自中國西北方少數部族戎狄所建立的政權,沒有文字,歷史多是口耳相傳,匈奴的先祖是夏后氏的遺民。

遊牧業取代了農業耕作

先秦時期,犬戎在西方,東夷在河北、山東地區。在商朝、西周時期,曾出兵討伐周邊的夷狄部落,華夏民族將適合農耕的土地佔據,向周邊蠻荒之地開疆拓土,戎狄向北方敗退,

蒙古草原地區,不適合農業發展,環境決定了生業方式,遊牧業取代了農業耕作。戰國時期,戎狄在中國歷史上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匈奴和東胡,先秦時期的戎狄就是匈奴人,東北夷就是東胡部落!

現代考古學與傳統史料相結合

有些西方學者,也在考證匈奴的來源,他們更多的是從現在的考古學、民族學、人類學等方面進行考證,所有的考證都要相合傳統的歷史史料,在文獻史料上,研究匈奴是以中國歷史史料作為依據。中國人有記載歷史的傳統,對研究亞洲及世界史,提供重要的歷史依據,中國歷史文化連續的傳承,在世界文明史是非常罕見。


李小子讀歷史


這個問題,其實已不可考,只能推測了。

一是司馬遷想確立一個觀點,即天下人,都是炎黃子孫。

這是很重要的一件事,當時出現個匈奴,而匈奴自己沒有什麼記載,那麼總得給他們按個祖先吧?否則,難道說匈奴人憑空冒出來的嗎?

再說了,春秋以前,在周王朝的統治下,諸侯林立,那時候的北方,就有一些小規模的遊牧人口。

所以說,司馬遷斷定匈奴為夏朝的後裔,無非是想表示,咱們雙方同根同源,於是等我以後征服你,不能算是侵略,只是合二為一。

其二,源於一些歷史記載。

公元前16世紀,夏朝滅亡後,總會有一部分人,不會承認周朝,那麼等待他們的命運,只能跑到個沒人的地方,繼續生活,比如商朝滅亡後,商紂王的叔叔箕子,就逃到了朝鮮,作威作福。

夏朝的一部分後裔,向北遷徙,於是從這個角度上講,匈奴是夏朝的後裔,也說得過去。

但是,這並不全面。

匈奴是多民族融合的結果,夏朝後裔也只佔一部分,隨著人口的融合,匈奴才慢慢興起。

所以說,匈奴不完全是夏朝遺民。


西遊言己


司馬遷的原話是:“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維。”意思是:匈奴的祖先是夏后氏的後代子孫,叫淳維。淳維是夏桀的兒子。

眾所周知,大禹之後,夏啟“家天下”建立了夏朝,當然也有一說是大禹建立了夏朝傳了13世17個王,夏桀是最後一個王。夏桀文武雙全、力大無窮,當時能把鐵鉤拉直了。但是,夏桀修行不好,武力傷害百姓,人們不堪忍受。

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夏桀兵敗後被放逐在鳴條山而死。夏朝的後人有的南下,成為南蠻諸侯,有的人夏桀兒子淳維的帶領下北上,以遊牧為生。

淳維就是匈奴的祖先,因此,匈奴人是夏朝遺民,也是華夏民族。

當然,在淳維北上之前,肯定也有不少人已經在那逐水草而居,只不過淳維去了之後,才更有社會組織,才發展起來罷了。



重新讀歷史


這樣可以看出司馬遷的本意——匈奴的來歷,雖然司馬遷違心說是夏后氏遺民,但是司馬遷本意是說:漢天子要施政以仁德以“富以其鄰”,莫讓華夏同胞流離失所,唯利是圖,掙扎在馬斯洛五層需求的底層。


司馬遷的依據是“民以食為天”,民生是個大單位的問題,不以“天子力所能及的範圍”為限,而以天下平定為範疇。用他自己的話說,“孔氏著春秋,隱桓之間則章,至定哀之際則微,為其切當世之文而罔襃,忌諱之辭也。”


對於匈奴與漢族將來的關係,司馬遷希望匈奴認祖歸宗,“務納其說,以便偏指,不參彼己”,與漢族“不參彼己”。漢族通過和親與賜予物品等形式,滿足其生活需要,文化知識需要,將有利於雙邊關係長期改善和鞏固。歡迎拍磚留言。


中國知識考古or兆昌


《史記·匈奴列傳》中提到說匈奴的祖先是夏后氏的後裔,名叫淳維。只此一句而已,並無其他更詳細的說辭。《史記》這段記載究竟出自何處,已經難以考證。不過《史記》在說完這就之後又說“唐虞以上有山戎、獫狁、葷粥,居於北蠻,隨畜牧而轉移。”又把匈奴的祖先上溯到“唐虞以上”,這樣實際上又與前面所說的夏后氏苗裔矛盾了。按照傳統序列,唐虞時代是早於夏后氏的。只能說這一點大體表明瞭漢朝人對匈奴的一種態度,並不將匈奴視作一種與自身完全不同的種族,而是將匈奴認定為早期夏王朝的一個分支。從部落的形成角度而言,匈奴部落中含有中原成分並非完全不可能。傳世有“兇奴相邦”印璽,根據分析可能是趙國在匈奴扶植的政權,模仿了中原戰國體制設置,與漢代的匈奴體制不同。但匈奴畢竟是個複雜的部落群體。根據晉代的史料,匈奴可以分出十九個較大的部族,每個部族的來源都可能不一樣,如果謹慎分析的話,恐怕不能一概而論。


大意覺迷


夏商周是三個時代不是王朝,夏亡後建立中山國,中山國覆滅後,殘存的大夏後裔流亡草原就和越國覆滅後越國後裔流亡百越以及東南亞一樣,流亡草原的大夏後裔大多加入了匈奴一族,而商亡以後,殷商後裔被封在宋國,而宋國貴族孔老二建立儒家霸佔中國教育界2000多年,大周滅亡後,因子孫眾多,在唐代滅姬令發佈前,姬姓一直是天下姓。


夜楓150096386


司馬遷說匈奴是夏朝遺民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匈奴本來就是多民族融合的一個遊牧民族,有夏朝遺民也是正常之事;二是確立天下所有人種都是炎黃子孫的觀點。


慈心奈何


匈奴單于給漢皇帝寫信,自稱夏後裔,這並非司馬遷瞎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