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曹妃甸:孃親舅大

中國曹妃甸:孃親舅大

在網絡搜索"孃親舅大"一詞時有這樣的解釋:實際上,這是其它長輩尤其是舅父母大人對自己的外甥外女們所說的責怪話。意思是說:舅父母一年到頭都難盼到忙忙碌碌的外甥外女們前來看望公外婆,只有正月間才得有時間相見,但卻來得遲,懷疑外甥們心裡沒把外祖父母、舅父母放在一定的位置,心裡有意見。但又不好直言相傷,所以流傳著這麼一句家訓:"爺親叔大,孃親舅大"。意思是說:爹再親,叔伯是父親的兄弟,同樣要受到尊敬;娘再親,舅父母是母親的姊妹,同樣也要尊敬,不得有絲毫怠慢,否則認為嚴重失禮。

每次的曹妃甸民俗田野調查總會有新發現。

丁酉年的春節,回老家過年期間與時年93歲的父親聊天時,他和我認真地說:你是研究民俗的,聽說還有點小名氣了,你知道什麼叫孃親舅大嗎?知道孃親舅大是怎麼回事?知道孃親舅大是咋來的?

我竟一時無語。其實,我還真得不知道。

父親淡淡的一笑,把身體向後靠了靠,說:我把我經歷講給你聽吧。

根據父親的敘述內容,整理如下:

父親十幾歲的時候,家裡很窮。為了補貼家用,他從門莊村來到離家十三里地之外的壯裡莊村,給姥爺家做起了長工。

姥爺家是個大戶人家,在城裡有"錢桌子",即放高貸。有木匠鋪,專做"大眼車",即木質大車。村裡有幾十趟地。膝下有叔伯哥八個,每人都有自己的事,日子過得十分紅火。

父親是外甥,姥爺並不慈悲,讓他玩了幾天後,以"民以食為天,眾以地為生",把他交給種地的"打頭人"了,並囑咐教他成為種地的好手。自此,他風餐露宿、起五更睡半夜,開始了他的"扛活"時代。

有道是"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在短短的一年裡,父親便學了一身種地的本事,記下了"頭伏蘿蔔二伏菜,三伏心裡種蕎麥"、"旱耪田澇澆園" 等所有農諺。並掌握了什麼時節種高粱,什麼時候收花生。

父親說,最苦的是冬天。因為姥爺家大業大,養了很多大牲口和幾圈豬,不下地時,白天不是軋草就是推碾,一會兒閒空也沒有,每天還得起大早,趁天亮前挑滿八大缸水。

起初,父親對姥爺一肚子的怨恨:親姥爺有這樣對待親外甥的嗎!

奶奶看到偶爾回家的父親,既心疼又無奈,說:莊稼人就是幹活的命。記住,這世界上哪兒也不養閒人。

父親說,四舅、六舅、七舅對他好,其中二舅對他最好。

這四位舅舅都在村裡,平常日子總能見到面。

二舅是個熱心腸,不怎麼下地幹活,東跑西顛做個小買賣啥的,愛抱打不平,誰家有難就愛幫一把。

那一年正逢大旱,地裡的莊稼顆粒無收,尋常百姓家十有八九都斷了糧。日子沒法過了,奶奶不知和姥爺有什麼解不開的扣兒,從來不願和姥爺張口。奶奶當時也是上有老下有小,連續一集(五天)揭不開鍋了,實在沒轍,就讓走街串巷的小商販給父親捎來缺糧的口信。

"扛活"的工錢都是一年一結,從沒有半年結帳的規矩,父親發了愁。

晚上,二舅讓父親來家吃飯,見他吃吃停停沒有食慾,問:病了還是累著了?

父親放下碗,搖了搖頭。

二舅問:被人欺負了?

父親又搖了搖頭。

二舅急了眼,說:這也不是那也不是,今兒你這孩子是咋啦?

父親見二舅生氣,才把家裡的事說出來。

二舅說:看這麼點小事把你愁成這樣!轉頭叨咕著:我這老姐該餓死了還這麼剛強,和老爹說句軟話能死呀。

二舅衝著父親說:吃飽了嗎?吃飽了咱就走。

父親顧不上吃飯,點下頭隨二舅就走。

二舅到過道屋掀開糧缸,用瓢就往口袋裡灌糧食。

二妗子小聲說:給咱家孩子們留一把糧食吧。

二舅虎著臉,說:不留,明兒找老爹去要。

少半缸糧食裝了多半口袋,二舅扛起就走。

天色漆黑。一路上,二舅和父親說話,連夜趕往門莊村。

到家已是半夜,敲開門,爺爺奶奶見狀眼含熱淚。讓二舅進屋喝水,埋怨著二舅的急性子。

二舅厚厚地笑著,說:救災如救火,救災如救火。

二舅和父親趕回到壯裡莊村時,剛好是五更天,父親顧不上歇腳喘息,挑起水桶往外走,他要去挑水。

二舅二話沒說,也拎上扁挑和水桶跟父親把那八大缸水挑滿。

父親起身喝了一口水,眼裡是滿滿的幸福,他激動地對我說:自從我二舅為奶奶家送糧後,我那幾個舅也陸陸續續為咱家送糧,這才使咱家度過了大災之年。

我由衷地說:真不容易,這幾位老人太偉大了。

父親充滿感激地說:為人要感恩,要永遠記得別人的好。他拍了拍我的肩膀,說:知道了吧,咱家的孃親舅大就是這麼來的!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