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香型白酒不如濃香和醬香?其實它才是正宗的中國味道


清香型白酒不如濃香和醬香?其實它才是正宗的中國味道

目前市場上最主要的三大香型白酒是清香、濃香和醬香。其他香型白酒基本都是從這三大香型白酒中延伸發展出來。

最早在建國初期,清香型白酒屬於主流香型,最具代表的便是汾酒。這也讓北方人養成了喝清香型白酒的習慣。

清香型白酒不如濃香和醬香?其實它才是正宗的中國味道

可是時過境遷,清香型白酒不再風光,濃香型早已後來居上,佔據了市場的絕大部分份額。甚至留給人們的印象是,清香型白酒更廉價,不上檔次。

這樣的誤解和市場的反應,讓清香型白酒幾乎沒有翻身的機會。這對一個常年喜歡喝清香型酒的本人來說,心裡實在有些不平衡。

汾酒集團的老白汾酒、寶豐的高檔酒、紅星集團的精品二鍋頭、衡水老白乾的高檔酒等等,都是備受地方消費者歡迎的好酒。

清香型白酒的歷史,可追溯到一千多年前,並且一直長盛不衰,它代表了中國人飲用白酒的習慣和口感,是正宗的中國味道。

清香型白酒的價值究竟體現在哪裡呢?

第一,清香型白酒的體驗價值在於“純淨”,也就是純粹乾淨。喝過清香型白酒的人一般都知道,喝清香型白酒就像春天在農家樂吃剛採摘的新鮮蔬菜,簡單、清新、純粹、質樸,西紅柿是西紅柿的味道,清香型白酒就是清雅自然的味道。餐飲業正在從“鹽重好色”向“清淡健康”發展,我們也有理由相信,“清、正、甜、淨”的清香型白酒也更容易成為年輕化消費者的入門之選。

第二,清香型白酒的技術價值在於“清和淨”,也就是一清到底。清香型白酒採用清蒸清糟釀造工藝、固態地缸發酵、清蒸流酒,強調“清蒸排雜、清潔衛生”,即都在一個“清”字上下功夫,“一清到底”,不應有其他異香和邪雜氣味。

清香型白酒不如濃香和醬香?其實它才是正宗的中國味道

第三,清香型白酒的升級價值在於“國際化”,也就是容易與國際標準對接。

醬香型、濃香型白酒工藝相對複雜,清香型白酒更容易將釀造智能化、工藝標準化、生產無人化,所以,清香型白酒未來可以將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或企業標準提高,向伏特加學習,以標準規範化向海外消費者簡單化講清楚清香型白酒,這很可能是白酒國際化的捷徑。

第四,清香型白酒的市場價值在於“成本”,也就是低成本可以給予產品更高的性價比。清香型相對醬香型、濃香型白酒,原料簡單化、生產機械化、發酵週期短等優勢明顯,這使得基酒成本可以相對低。白酒行業內的人士都知道, 名、優質白酒中的醬香型噸酒耗糧一般為 4.5t以上;濃香型白酒為3~3.5t;清香型白酒為2~2.5t。清香型名、優質酒耗糧相當於普通白酒的水平。這是清香型白酒最顯著的優勢。低糧耗才能低成本, 只有低成本企業才能多盈利、快發展。

清香型白酒不如濃香和醬香?其實它才是正宗的中國味道

第五,清香型白酒的品牌價值在於“創新”,也就是創造全新的消費群體。不僅僅是 80 後,現在 90 後都已經超過 27 歲了,逐步將是烈酒的主流群體,清香型更純粹更容易成為烈酒入門之選。但是新群體的購買動機、購買行為、溝通傳播都發生了根本變化,所以“創新產品、創新便捷、創新傳播”,將產品時尚化、渠道電商化、溝通娛樂化等,將是清香型白酒彰顯品牌價值的重要方式。只有這樣才能將清香型白酒賣給新人類,而不是繼續陷入賣給“老酒鬼”的紅海競爭。

作為清香型白酒的堅決擁護者,樂見清香型白酒的再次崛起,也相信隨著八零九零後成為新一批白酒消費的主流人群,清香型白酒將重新成為市場的寵兒。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