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一千年古縣,名字取“土俗淳慈,產物得利”之意

湖南省,地處中國中部、長江中游,和湖北省相對應,湖南省因大部分區域處於洞庭湖以南而得名“湖南”,因省內最大河流湘江流貫全境而簡稱“湘”,省會駐長沙市。湖南東臨江西,西接重慶、貴州,南毗廣東、廣西,北與湖北相連。截至2018年底,湖南省下轄13個省轄市,1個自治州,17個縣級市,62個縣,7個自治縣,36個市轄區。其中,就慈利縣來說,人口超70萬,隸屬於張家界市。在歷史上,慈利縣於隋朝時期建縣,名字取“土俗淳慈,產物得利”之意。

湖南省一千年古縣,名字取“土俗淳慈,產物得利”之意

首先,慈利縣,隸屬於湖南省張家界市。在地理位置上,慈利縣隸屬湖南省張家界市,位於湖南省張家界市東部,地處武陵山脈東部邊緣,澧水中游,東北與石門縣毗連,東南與桃源縣接壤,西北與桑植縣相鄰,西南與永定區連接,地處東經110°27′-111°20′,北緯29°04′-29°41′。慈利縣境東西最大距離72.2公里,南北最大距離69公里,總面積達到3480平方公里。就慈利縣的歷史來說,春秋戰國時期,該地區屬楚國的疆域。在春秋末期,楚國楚平王之孫白勝築城於零水之畔,即白公城。

湖南省一千年古縣,名字取“土俗淳慈,產物得利”之意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在郡縣制下,今湖南省慈利縣一帶屬黔中郡慈姑縣這一建制。西漢,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改黔中郡為武陵郡,並且將慈姑縣分為零陽縣、充縣、孱陵縣這三個縣。三國這一歷史階段,魏蜀吳三國鼎立,今張家界慈利縣一帶成為東吳的疆域。吳國吳景帝永安六年(263年),設立天門郡,郡治在充縣(今永定區),析零陽、充縣地設漊中縣(縣治在今慈利三官寺鄉),轄零陽、充、漊中三縣。西晉時期,天門郡轄零陽、充、臨澧、漊中、澧陽五縣。南北朝時期,今慈利縣一帶的建制和歸屬變化較大。

湖南省一千年古縣,名字取“土俗淳慈,產物得利”之意

公元598年,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後,正式設立慈利縣,屬崇州,縣名取“土俗淳慈,產物得利”之意。由此,就慈利縣這一建制,始於隋朝時期,距今已有1400年的歷史了,也即慈利縣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千年古縣了。公元607年,隋煬帝楊廣這位皇帝在位時,廢崇州,慈利縣改隸澧陽郡。唐朝,高祖武德二年(619年),改澧陽郡為澧州,慈利縣屬之。唐高宗麟德元年(664年),廢充縣,並崇義縣入慈利縣。北宋建立後,慈利縣屬荊湖北路。荊湖北路,治所在江陵府(今荊州市荊州區)。

湖南省一千年古縣,名字取“土俗淳慈,產物得利”之意

最後,元朝,世祖至元十二年(1275年),設立澧州路,慈利縣屬之。至元十四年(1277),改澧州路總管府,領慈利、澧陽、石門、安鄉四縣。朱元璋建立明朝後,慈利縣屬湖廣承宣布政使司常德府。清朝雍正八年(1730年),升澧州為直隸州,慈利縣屬之。到了1914年,慈利縣屬武陵道。1928年,慈利縣直屬於湖南省。1988年,成立大庸地級市,慈利縣屬之。如今,慈利縣隸屬於湖南省張家界市。截至2018年底,慈利縣總面積達3480平方公里,總人口約為71萬人。對此,你怎麼看呢?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