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被丈夫抛弃,后吃斋念佛,丈夫死后,用余生为丈夫做了三件事

1937年,郁达夫曾在

《救亡日报》上发表过这样一句话——我们这一代,应该为抗战而牺牲。这位伟大的文学革命家一生都在践行自己这句诺言,以笔为刀宣传抗战,为革命而生,也为革命死去。

他无愧于祖国和人民,也无愧于自己的理想,但他深深有愧于一个女人——他的发妻孙荃。郁达夫在她怀孕期间移情别恋娶了王映霞,但孙荃没有与仇恨为伍,反而以爱和维护报偿,用自己的整个余生给郁达夫善后。

孙荃生在书香世家,父亲从商后如鱼得水,是当地有名的富裕户。孙荃从小知书达理,热爱文学,相貌敦厚,品性端庄,到了适婚年纪,登门的媒人自然不少。但孙荃很有心气,年逾二十也没有遇到合适的结婚对象。

郁达夫的父亲是位中医,不幸早逝,家里落没,靠母亲摆摊养活全家。郁达夫很有志气,学业优秀,随哥哥留学日本。因其与孙荃年纪相仿,有人觉得两人合适,便登门为郁达夫做媒。孙父觉得男方条件太差,无意深谈,但孙荃却喜欢郁达夫这样的有志青年,听后芳心暗动。

她被丈夫抛弃,后吃斋念佛,丈夫死后,用余生为丈夫做了三件事

郁达夫的母亲积极地邀请孙荃到家中做客,孙荃欣然前往。郁家住在富春江边,老式的三间楼,古色古香,很有文气,孙荃见了顿生好感,在郁家表现得很热情。郁达夫的母亲也很喜欢这个活灵活现、身量丰腴的姑娘,席间相谈热络。一顿饭过后,双方都很满意,郁达夫和孙荃的婚事也就定了下来。

郁达夫当时正在日本留学,追求一位女性被拒绝后正郁郁寡欢,听说家里安排他与一个富家小姐订婚,非常高兴,回国时便与孙荃见了面。郁达夫看到孙荃心生犹疑。他留学在外,偏好钟灵毓秀的漂亮女子,而孙荃太敦厚了,有股乡绅土气,不太合郁达夫心意。好在孙荃颇有文学素养,两人相谈起来倒也有话题,一来二去,感情渐生,一个假期过后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程度。

后来郁达夫回了日本后,孙荃常常登门侍奉郁达夫的母亲和奶奶,俨然已认定了郁家。除了给长辈代笔,孙荃还常常寄自己写的诗给郁达夫品鉴,文笔不错,郁达夫十分喜欢,收到后会回信给她做讲解。孙荃的期初作品有些

孤傲气,到了后期女儿情浓厚,主要寄托相思之苦

她被丈夫抛弃,后吃斋念佛,丈夫死后,用余生为丈夫做了三件事

女人的感情容易被时间拉长拉深,而男人的感情却大多因时空的阻隔变浅变淡。孙荃对郁达夫望眼欲穿,但郁达夫对这位未婚妻的喜欢却仅到欣赏小诗的程度,没有生出浓烈爱意,并不急于成婚。订婚第二年,家中去信给郁达夫催婚,郁达夫以没有经济能力为由拒绝了。转眼又过了两年,双方家长和孙荃都无法等下去了,郁达夫经不起一催再催,才只好回了国。

郁达夫虽然对孙荃略有好感,但还没准备好与她一起生活。母亲看出郁达夫的心思,告诫他不要贪心,以家里的条件能娶到这样的姑娘已经是攀高枝了。郁达夫心中不情愿,要求婚礼从简,不办典礼,不抬花轿,酒席只备十桌,分两天开席……孙家对此十分不满,但痴情的孙荃却一一应下,礼典全无,坐着小轿安静进了门。

结婚时,孙荃正患疟疾,两人洞房花烛夜过得惨淡,郁达夫不免觉得丧气。孙荃却没多想,一腔热情将早早准备好的一枚钻戒送给他做信物。而后两人到山清水秀的乡村过了暑假,郁达夫的坏心情因悠然美景和岳父一家的

闲适招待一扫而空。

她被丈夫抛弃,后吃斋念佛,丈夫死后,用余生为丈夫做了三件事

这次郁达夫回日本心境不同以往,一路有感而发做了许多诗词。但郁达夫的好心情很快就被粉碎了——他患上了疟疾。孙荃的疟疾刚好他就遭难,郁达夫身心受创,对孙荃再难提起深情厚谊,开始放纵自己,在日本为情人当掉了孙荃赠她的戒指。毕业归国后,郁达夫更加肆无忌惮,处处留情,每到一个城市都要与一些女人纠缠不清,

绯闻满身

孙荃对他的行径不无耳闻,但传统观念支配了她的意志,她隐忍不发,专心在家抚育孩子,照顾婆婆。但这样的隐忍没能换来浪子回头——郁达夫遇见了王映霞。王映霞是出了名的杭州美女,美艳高贵,气质不凡。

郁达夫对她一见钟情,疯狂地追求她。为了跟王映霞在一起,郁达夫向正怀有身孕的孙荃提出了离婚。孙荃激愤不已,以自杀威胁他。但对不爱的人来说,你的死都是矫情,无足轻重,郁达夫坚持要离婚。

下嫁、等待、隐忍没有换来丈夫珍惜感恩,孩子、长辈也没绊住他的脚步,郁达夫转眼就成了别人的裙下臣,对他们不管不顾。孙荃的悲痛、委屈排山倒海,无处排遣,渐渐演变成了对郁达夫的憎恨。但她不想就此毁了郁达夫,答应了与他分开,但要求保留郁夫人的名头。为了消磨心中的怨怒,孙荃开始吃斋念佛。天长日久,那些激烈的情绪渐渐远去,孙荃开始一心扑在孩子们身上。

郁达夫很快娶了王映霞,但他没有完全抛弃作为父亲的责任,依然会给他们寄生活费,也会通过亲人给孙荃和孩子带些日用。不过这些东西与他给王映霞的相比杯水车薪。王映霞生活奢靡,吃穿用度无一不精。郁达夫与鲁迅是挚友,当时两人地位几乎比肩,收入自然不菲,王映霞不遗余力地为其消耗,家庭月消费200元,比鲁迅家还多。

她被丈夫抛弃,后吃斋念佛,丈夫死后,用余生为丈夫做了三件事

随着斗争加剧,郁达夫因为在多家报纸上宣传抗日救亡思想成了日军的眼中钉,被四处通缉。为此他不得不出国避难,不能再给孙荃母子提供经济支援。孙荃父亲的生意也大不如从前,没法接济他们,孙荃便自己想办法维生。

一个女人在战乱里养活三个孩子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孙荃想的还不仅如此,她还坚持让孩子们读书。无法去学校上学时,她便翻出家里的书给他们讲课,一个人充当了父亲、母亲、老师的所有角色,日复一日在最艰难的岁月顽强地坚持了下来。

1945年,郁达夫在苏门答腊因掩护爱国人士被日军杀害,看到新闻的孙荃蓦然间泪流满面。身死异乡的爱国英雄将那个背叛婚姻的男人在她心里留下的最后一点微末印记彻底覆盖了。孙荃是有心怀的,看着饱受战乱之苦的国家和人民。

她的家国情怀战胜了个人的小情小怨

,对郁达夫的感情也升华了。孙荃知道郁达夫坚持宣传革命思想的不易,知道他在试图拯救这个国家,抛却两人之间的感情恩怨,他的丈夫甚至是崇高而伟大的,值得尊重和敬仰。

孙荃为他立了灵牌,每年中元节都为郁达夫祭奠,希望他凭借这一丝牵挂能魂归故土。她在牌位前告诉孩子们他们的父亲是个了不起的人,写了许多抗日救国文章,救了许多人的命。让他们向父亲学习,敢于为国家牺牲。这样的循循善诱给了孩子们良好的成长心境,多年后三个孩子回忆起父亲,评价都十分中肯客观,没有怨恨。

郁达夫未能看到黎明到来,但中国最终还是走向自由。1949年新中国成立,许多文学革命家的作品都被总结出版。孙荃作为郁达夫的遗孀为他奔走,希望他的作品能被更多人看到。对于郁达夫,她这样说:早晚有一天,郁达夫的作品会被研究,他会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个公允的地位。

她被丈夫抛弃,后吃斋念佛,丈夫死后,用余生为丈夫做了三件事

孙荃在跟郁达夫分开后一直未婚,余生都在为郁达夫做善后,其实总结起来也不过做了三件事——养育儿女;为他设灵祭奠、招魂;推进他的作品出版。

孙荃的一生是无愧于天地,无愧于父母子女,无愧于郁达夫的,她唯一有愧的就是自己。她的感情经历让人唏嘘感叹,但她的隐忍坚强、她的超越境界、她的家国情怀都让人敬佩。郁达夫一生结了三次婚,但那份代表着崇高荣誉的烈士表彰只能收在她的抽屉,换个角度来看,那份表彰何尝不是世人对她的大爱的最好褒奖呢!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