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山市沙灣區:文旅融合譜新篇

南宋詩人四川制置使范成大,暢遊峨眉山、二峨山、三峨山後,詠詩讚譽:南陵地處“靈山秀山水,沙岸灣環處。”

沙灣——由此得名。

1892年11月16日,世界文豪郭沫若先生誕生於此。

沙灣——因此而聞名。

“相思沫若相見,相見更加懷念,我和你在沙灣遇見……”一首由何沐陽作曲、徐千雅演唱的《相思沫若相見》歌曲,相思之戀,悠遠流長。

沙灣——再一次走進千家萬戶。

峨眉四座山,三座在沙灣。

近年來,沙灣區堅持“文旅興區、產業強區”發展主線,構建“一核雙廊”的文旅發展總體格局,大力發展以“青山、綠水、文創、遊樂”為主要內容的文旅產業,將沙灣打造成為集銅河文化、沫若文化、水電文化、工業文化、鄉村文化為一體的全域旅遊示範區,為區域經濟發展、城市形象提升、群眾幸福滿意帶來更多福祉。


樂山市沙灣區:文旅融合譜新篇

郭沫若紀念館

整合文旅資源 全域旅遊化發展

滔滔大渡河,巍巍峨眉山。

昔日咆哮的大渡河,奔騰川流沙灣區,經龔嘴、銅街子、沙灣、安谷四個水電站洩洪後,而今,已造就成全國少有的一區有“四湖”的水上風光。

“那瀟灑飄逸的長髮,那端莊勻稱的五官,那標誌著青春妙齡的豐滿乳峰……”郭沫若筆下的美女峰,令人詩情萬丈,浮想聯翩。

徜徉於海拔800至1337米的美女峰,百餘尊形態各異的人物、鳥獸、花卉等石像,如獅虎躍躍、像美女舒袖、似蓮花初綻……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將怪石、峰巒、溶洞、樹蔓融為一體,奇峰異石,風景秀美,讓人歎為觀止。

漫步沫若故居,一座始建於清嘉慶年間的四進三井穿鬥木結構小青瓦平房下,居室、商鋪、家塾、園林……至今仍保留著古樸的風貌。走進後花園中的“綏山山館”,彷彿看見了郭沫若四歲半時,在那裡接受啟蒙教育時的情景。

硝洞巖瀑布有如銀河飛落,瀑布下有溶洞似迷宮仙境。

古老的桫欏溝、壯觀的四峨梯田、鬼斧神工的一線天、72個散落在大渡河中的河心綠洲。

…………

峨山、沫水、名人,繪就了沙灣美麗的山水人文畫卷。


樂山市沙灣區:文旅融合譜新篇

大渡河龔嘴電站遺址“紅房子”

漫漫的歷史長河也給沙灣留下了許多燦爛的文化——

新舊石器交錯時代的猿人洞遺蹟;西漢的鄧通鑄幣遺址;古生動物東方劍齒象化石發掘場;源於當地群眾生產生活的銅河號子、銅河花燈、銅河山歌;建於清代至今保存完整的郭沫若故居……

沙灣——無一不彰顯著燦爛而又寶貴的文化底蘊。

秀美沙灣,地靈人傑。

近年來,沙灣區委區政府緊緊圍繞樂山市“建設世界重要旅遊目的地”發展定位,抓住2020年“第二屆四川省文旅發展大會”在樂山召開的契機,找準自身發展方向,按照全域旅遊發展的思路,積極挖掘、保護、利用和整合境內文旅資源,推動文旅產業全域旅遊化發展。

走進沙灣,各種特色文化旅遊“網紅點”,讓人相戀、相約、點贊。

沙灣,整合文旅資源,全域旅遊化發展,文旅產業成效顯然。

2019年1—8月,沙灣區旅遊共接待人數達294.63萬人次,旅遊收入32.9億元。


樂山市沙灣區:文旅融合譜新篇

美女峰石林


推動文旅融合 旅遊全域化開花

沙灣,優美的自然資源,深厚的人文底蘊,造就了大渡河畔一顆璀璨的明珠,光芒世界。

近年來,沙灣區著力構建“一核雙廊”旅遊發展格局,旅遊產業全域開花。以沫若文化城作為沙灣文旅發展之核,以“峨沙康養休閒走廊”“大渡河風景道”山水雙廊為沙灣文旅發展之翼,助力沙灣文旅產業發展騰飛。

郭沫若,是沙灣的名片,也是中國的驕傲,更是世界的名人。

為進一步擴大沫若文化的影響力,2012年新建了郭沫若紀念館和沫若文化主題公園。紀念館以抽象傳意表達傳統川西民間的建築意象氛圍為設計理念,以場景雕塑、多媒體、動漫等展陳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郭沫若在文學藝術、歷史考古、思想文化、科學教育、社會活動等領域的卓越成就及其波瀾壯闊的傳奇人生。

一區有“四湖”。沙灣水電文化底蘊深厚。


樂山市沙灣區:文旅融合譜新篇

樂沙大道舉行的2018樂山國際半程馬拉松


“水是怎樣發電的?”怎樣把沙灣水電文化發掘、包裝、呈現出來,為一代水電人留下珍貴的記憶?沙灣走出了自己的路子。

2018年,沙灣區引進北京金鑑投資有限公司投資30億元對原水電七局遺留在沙灣區大渡河畔約12.5萬平方米的辦公、住宅用房(俗稱:紅房子)進行整體打造。引進文化、藝術、旅遊、康養、運動、酒店、精品民宿等特色產業,建設水電文化博物館、銅河文化博物館、現代藝術美術館等業態,並聯動開發紅房子周邊的特色旅遊資源,形成以紅房子為中心的特色藝術旅遊度假小鎮。

屆時,一個歷史與現代並存、藝術與青春互動的特色小鎮,將讓遊客欣賞大渡河的秀美風光,追尋記憶中的美好存在,感受濃郁的藝術氛圍。

“我知道鋼鐵是怎麼煉成的了!”來自成都的小學生張議文在參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研學旅遊線路後,通過微信,驕傲地在他的朋友圈裡炫耀。

沙灣,作為傳統工業重鎮,擁有德勝釩鈦產業園和西部不鏽鋼產業園兩大工業園區。近年來,沙灣區發揮自身優勢,讓現代工業文明和旅遊結出了並蒂之花。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據德勝釩鈦產業園負責人介紹,這是企業結合自身優勢,利用現代聲、光、電技術對鋼鐵生產從礦石到成品全流程再現,並結合現場實地參觀而打造出的研學旅遊產品。

“水是怎樣發電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樂山市沙灣區:文旅融合譜新篇

沙灣區雙山櫻花

沙灣,打造出了工業文化旅遊的獨特景點,創造出了“工旅融合發展”的沙灣路徑。

放眼沙灣,休閒、康養、體育、賽事、群眾活動等各種特色的文旅新興產業方興未艾,蓬勃發展……

銅河銀灘公園,是大渡河國家旅遊風景道在沙灣境內的重要節點,也是恆濤(國家)滑水隊的駐地。滑水隊的日常訓練、表演每次都吸引了數千人前往參觀。下一步,沙灣區將引入航模、汽模等,規劃建設以“沙”為主題的親子樂園,將該區域打造成集體育賽事、親子休閒為一體的新興旅遊目的地。

80.1公里,6個驛站……“大渡河風景道”將真正成為沙灣文旅產業的“黃金水道”。

品牌節慶賽事活動,是近年來注入沙灣文旅產業發展的新鮮血液。

樂山國際半程馬拉松、龍巖(國際)攀巖大賽、農耕活動“開秧門”、櫻花節……十多個節慶賽事活動,每年為沙灣帶來數十萬的客流,同時為沙灣帶來了財氣、商氣。據瞭解,在沙灣境內現有各類涉旅接待場所480餘家,讓群眾“吃上了旅遊飯,走上了致富路”。


樂山市沙灣區:文旅融合譜新篇

龍巖攀巖


同時,沙灣區堅持以群眾需求為出發點,以群眾滿意為目標,不斷拓展文化陣地,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沫若大舞臺”“沫若講堂”“藝術走進人生”“銅河秋韻”等品牌活動,《少年沫若》舞臺劇,“展”“賽”“演”“訓”……多平臺、多活動承載沫若文化、銅河文化、農耕文化、企業文化、家庭文化,滿足群眾多元化的文化需求,讓群眾從發展中體會到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目前,沙灣區擁有國家4A級景區1個、2A級景區1個、全國工業旅遊示範點1個、國家森林公園1個、省級森林康養基地2個、省級森林康養人家2個、旅遊特色村2個以及各類鄉村旅遊景區(點)10多個。


樂山市沙灣區:文旅融合譜新篇

沙灣區鬧元宵民俗文化巡遊


據沙灣文體旅局負責人介紹,為迎接2020年“第二屆四川省文旅發展大會”在樂山召開,沙灣區利用社會資金5.8億元,圍繞基礎提升、產業發展、文旅融合整合推進17個項目;下一步還將出臺《沙灣區促進文旅產業發展獎勵扶持辦法(試行)》,計劃每年設立5000萬元專項資金,用以鼓勵支持文旅產業發展。

百年沫若人文,千年銅河文化,奔騰不止的大渡河……

沙灣——正濃墨重彩,繪就嶄新的姿態,期待與你相約、相見!(四川經濟日報記者 蔣培路)

(圖片由中共沙灣區委宣傳部提供)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