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相约投降到叛变直至灭亡,这个族群与契丹的基情非同一般

东北的民族与国家(19)——库莫奚


东部鲜卑没落之后,在东北西拉沐伦河流域,一支由鲜卑余部、匈奴及其他群族融合而成的游牧部落渐渐形成。

这些部落语言相近,生活习性相同,“善射猎,好为寇钞”。过着典型的游牧民族生活:以放牧为主要生存手段,以劫掠来获取必要的物资补充。

从相约投降到叛变直至灭亡,这个族群与契丹的基情非同一般

北魏登国三年(公元388年),这些族群被拓跋珪亲征击溃,而致“分背”。开始形成了两个相对独立的族群——库莫奚与契丹。

库莫奚与契丹的名字,第一次在史料上出现,是成书于554年(北齐天保五年)的《魏书》。

“库莫奚”一词源于鲜卑语,意为“沙、沙粒”或是“沙漠”,六世纪后期隋唐之时,库莫奚被简称为“奚”。此后,“奚”便成为其正式的族称。

库莫奚的活动区域位于契丹的西侧,弱洛水(今西拉木伦河南)与吐护真水(今老哈河)流域。

从相约投降到叛变直至灭亡,这个族群与契丹的基情非同一般

北齐初年,又开始强大的库莫奚与契丹,时常联兵南下侵扰。北齐两任皇帝高洋与高演先后亲征契丹与奚族,破其主力,并获得人口十余万,牧畜二十余万。两族元气大伤后,被迫归附于北齐。

每当中原政权陷入混乱的时候,便是边境族群兴起的机会。

到了唐朝初年,奚族与契丹的实力又开始增强。此时,两族实力相差无几,奚族甚至还略微超过契丹。

唐贞观二年(628年),已经归附于突厥的契丹酋长率部落联盟背弃突厥,依附唐朝。唐设松漠都督府以管辖;二十年后,奚族酋长可度跟随其后,率众向唐内附。唐设饶乐都督府管辖。

契丹与奚族酋长都被唐帝赐姓为“李”,双方从此便成同源同姓的族群。

从相约投降到叛变直至灭亡,这个族群与契丹的基情非同一般

自唐高宗年间开始,这两个族群又恢复了游牧民族的本色,不断地发动叛乱,而且步调基本一致。

采取的手段也体现了其游牧民族的特色:积攒些实力,发动抢劫,失败后投降,要些好处,再攒点力气,继续发动叛乱,不行的话内附,再不行就向看上去更有实力的突厥投降。

从相约投降到叛变直至灭亡,这个族群与契丹的基情非同一般

660年,两族的联合叛乱,被薛仁贵等将领迅速平定。武周年间(公元696年),契丹李尽忠又杀营州都督反周,奚族跟着配合,两族开始依附突厥,而被称为“两蕃”。

唐玄宗上位后,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奚族首先向唐请降,其酋长李大辅从唐朝捞了个公主(固安公主)回家。

唐朝对奚族的和亲政权取得的最大成果,就是令奚族与契丹反目一战,这也是两族在千年的历史中,仅有的相互对敌时候。

720年,李大辅协助唐军攻击依然不肯归降的契丹,结果遭遇惨败,李大辅兵败身死,其弟李鲁苏继位,同时继承了李大辅的固安公主。为了安慰奚族,唐朝同时还额外赠送了一个东光公主给李鲁苏。

从相约投降到叛变直至灭亡,这个族群与契丹的基情非同一般

固安公主

有见公主可娶,契丹的可突于在720年击败唐、奚联军后,遣使请罪,唐将燕郡公主嫁予契丹王郁于,郁于死后,燕郡公主被传给了其弟吐于。

此外,唐朝还将东华公主嫁给契丹李邵固,将永乐公主嫁给了李失活。

和亲对于安抚契丹人的有效期只有十年,开元十八年(730年),契丹可突于率部落胁迫奚人投降突厥,被唐军大败后,奚酋长率着5000帐(户)开溜回唐。

但是面对着契丹人,奚族似乎有天生的畏惧心,在与唐军再次联合对契丹出兵的时候,由于奚人的犹豫不决和观望心态,致使黄獐谷一战中,唐军被契丹、突厥联军击败,全军覆灭。

从相约投降到叛变直至灭亡,这个族群与契丹的基情非同一般

突厥武士

公元732年,在掌权人可突于死后,契丹李过折率契丹再次降唐,被封北平郡王。契丹与奚族从此重归于好,在大唐的边境区域一起,一边快乐地享受着唐朝皇帝赠送的公主,一边依然不停地进行着叛乱与内附的游戏。

唐中后期,契丹的实力渐渐超过奚族,开始有意识地加强对奚族的管治。阿保机成为契丹部落聪明首领之后,在公元911年,阿保机迫使奚族彻底臣服,奚族“不敢复抗”。

从此,奚族便完全丧失了独立的地位,而成为契丹统治下的一个部族。两族兄弟般的友情,变成了主从关系。奚王府所统奚众与契丹的五院部、六院部、乙室部一起,同列为契丹四大部。

契丹建国后,对奚族部众采取“扶其帐部,拟以国族”的特殊政策。不仅允许奚贵族继续保留其贵族身份,还能与契丹贵族一起享有同等政治待遇。在有辽一代的十六个奚王中,多数曾经兼任辽国中央、地方或军队要职。辽国还许奚王族“世与辽人为婚,因附姓述律氏”。

在这种特殊的待遇与政策之下,奚族成为辽国所依靠的重要军事骨干。而大部分的奚人,已经视自己为“契丹人”。

从相约投降到叛变直至灭亡,这个族群与契丹的基情非同一般

十二世纪初,女真人在阿骨打率领下起兵反辽。奚人以保家卫国的心态,坚定地参与了辽国对女真人的平叛之战。然而,这场战争,终于使奚族被契丹人拖入了灭亡的深渊。

1122年,在辽将亡之时,奚王回离保(即萧干),与耶律大石在南京(今北京)拥立耶律淳为帝,建立北辽政权。

北辽西迁后,萧干则退守奚人世代居住之地笴山(今河北青龙县境内),在此建立大奚国,国号“天嗣”,改元天夏,自称奚国皇帝。这是历史上奚族建立的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政权。这个政权只存在了数月,便在金军的进攻下崩溃。

金国初年时,金国对奚族采取的态度相对比较温和,不像对契丹人那样的防范与猜忌。

1160年前后,契丹人撒八、耶律斡罕起兵反金,许多奚人加入了他们的叛乱队伍。

叛乱失败后,金国彻底改变了对奚族的态度,对奚族开始采取以灭绝为目的政策措施。参与叛乱的奚族被“尽杀男子,以其妇女童孺分给诸军”。奚人各部族被彻底打乱,许多奚人被迁往中原居住,使其分散于各地。

从相约投降到叛变直至灭亡,这个族群与契丹的基情非同一般

奚人古崖居

此后,部分奚人被女真同化;部分与汉人融合;部分投靠了反对女真的蒙古人,随蒙古军队征讨四方时,融入蒙古族。还有一些随耶律大石西征的奚人,则在西辽灭亡之后,逐步被伊斯兰同化。

金代以后的历史文献上,就再也没出现过关于奚人的记载。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