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北伐大都时,朱元璋为什么还要走弯路兜圈子?

正是北伐大都时,朱元璋为什么还要走弯路兜圈子?


正是北伐大都时,朱元璋为什么还要走弯路兜圈子?


1367 年(至正二十七年),在这个天翻地覆的转折时刻,身在应天的朱元璋对元朝崩溃前夕的局势洞若观火,毅然决定同时发起南征北伐

在南方,自从陈友谅与张士诚两名劲敌覆没之后,力图控制江淮地区的朱元璋成为南方疆土最大、兵力最强的武装集团的首脑,尽管独霸一方的土皇帝还有不少,但有能耐向他叫板的英雄豪杰基本已经绝了迹。浙东的方国珍与福建的陈友定、广东的何真以及云南的梁王,此外还有四川的明升(明升是已故南方红巾军残部将领明玉珍的儿子,以其为首的割据政权称为“夏”),这些土皇帝都拥有一定的势力, 他们当中除了明升之外,大多数人在名义上都与元朝保持隶属关系,虽然实际上自行其是。卧榻之侧,岂容他人安睡?朱元璋决定派汤和、胡廷瑞、杨璟等人南征, 逐一攻取浙东、江西、福建、两广等未服地区,而四川与云南因路远途艰,鞭长莫及,暂不在征讨之列。

与南征相比,北伐才是重头戏,而对手也强大得多

。但北方的元军不能一致对外,所以实力大打折扣。当时,地方军阀之中最有战斗力的是察罕帖木儿的旧部,他们遍布于晋、冀、鲁、豫、陕等广大地方, 现在已经分裂为王保保、貊高以及李思齐等势力,彼此势不两立。察罕帖木儿的继承人王保保因屡次抗命而成了朝廷的眼中钉、肉中刺。元顺帝为了最大限度地削弱王保保的军权,于1367 年(至正二十七年)十月诏令将其军队分以数人掌管:其中,王保保只能指挥由自己直接掌握的“帐前诸军”;河南诸军则由察罕帖木儿一手提拔的李克彝统领,他现在官居中书省平章政事等要职;山东诸军由蒙古贵族出身的中书省右丞相也速统领;山西诸军由身为中书省左丞相的沙蓝答里统领;河北诸军由背叛王保保的貊高统领,此人已在元朝的中央军事机构枢密院中获得了一个头衔,被任命为知枢密院事;原属王保保的关保仍然统领本部不变。这个诏令不管是否真正得到有效的执行,它确实使察罕帖木儿旧部的分裂合法化了。王保保从总制全国兵马的显赫身份沦为了诸将中的一员,甚至要与貊高、关保等人平起平坐,而且他在山东、河南等地的留守部队要听其他人的号令,王保保当然非常不满意, 他于十一月率余部驻于山西泽州,伺机而动。与王保保有嫌隙的皇太子落井下石, 指使陕西的李思齐、张良弼等人进攻王保保,但李思齐为了保存实力拒绝听命,元顺帝见风使舵,出面扮演和事佬的角色,下令暂时以潼关为界,潼关以西属李思齐,以东属王保保。

选择这个时候北伐确实比较有利。朱元璋已经有所准备,他让身边的儒臣撰写了北伐檄文。文中强调儒家的“天命论”, 指责元朝旧政府因施政不当而存在“失君臣之道”“废坏纲常”以及“不知礼义”等种种不端的行为,活该被上天所弃,相反,新政府“恭承天命”,立志要“立纲陈纪,救济斯民”,重建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封建秩序,以“治世安民”。这些思想对怀柔北方的汉族官绅地主阶级无疑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北伐檄文虽然也有“华夷之辨”的民族主义思想,但为了争取和分化蒙古、色目统治者,又指出异族之人如有知“礼义”而愿为臣民者,与汉族人一样抚养无异。

用兵谨慎的朱元璋不敢轻视北方之敌,他选择了军中最好的将帅承担北伐重任,命令刚刚灭掉张士诚,征尘未洗的得力助手徐达再披战袍,为征虏大将军,准备挺进中原。战前,他召集诸将商议北伐的战略,急性子的常遇春干脆利落地建议说:“以我百战之师,直捣大都,必定势如破竹!”常遇春代表了军中一部分猛将的意见,这些人恨不得立即从南京出发, 走捷径抢渡黄河“一步到位”地冲到大都城下,与元军一战定输赢。


正是北伐大都时,朱元璋为什么还要走弯路兜圈子?


明军北上灭元作战示意图

但朱元璋认为这个计划过于简单、粗糙和随意,提出批评道:“元朝建国百年,首都的防御必然坚固,我方孤军深入,存在粮饷不继的隐患,再加上敌人各地的勤王之师从四面八方赶来,后果会非常严重。”他的意思是北伐不能贪图一时的快捷,而是应该不惜走弯路,兜圈子, 可这样做绝不等于走冤枉路,因为在沿途攻城略地都是以确保军队侧翼与后方的安全为准则,当一切准备妥当之后才直捣黄龙,与元军在大都城下决一死战。由于北伐中原最重要的目标是大都,因而整个军事计划围绕着如何攻克这个地方而布置,具体的步骤是先取山东,撤销大都战略上的天然屏蔽,再攻占河南,“破其籓篱”, 然后分兵驻守于河南与陕西交界的战略枢纽——潼关,以防止陕西军阀李思齐等人反击河南。完成这一系列动作之后,下一步是从容出动北伐军主力从河南重返山东、取道河北而直扑大都。一旦攻克大都, 山西与陕西这些地方上的元军“望绝势穷”,灭亡只是时间问题了。

进军大都需要取道山东与河南,但不需要通过山西与陕西。朱元璋特别强调在攻克大都之前不要过于刺激山西、陕西地区的军阀,因为这些军阀虽然勾心斗角,但至少在表面上还听命于元朝,假如在没有攻克元都的情况下就匆忙与这些人决战,反而会促使他们停止内讧,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元顺帝的周围,从而增加北伐的难度。战争的发展过程完全与朱元璋事前预料的一致。历史证明,即使北伐军攻下了大都,王保保等一些军阀还是继续流窜于西北地区,挣扎到最后。假设北伐军在没有攻下元都的情况下就匆忙从河南进军山西、陕西,与当地身经百战的各路元军决战,由于元朝的首都还存在,心存幻想的元军会抵抗得更加顽强,就很可能会出现朱元璋一直极力所避免的“胜负未可知”的情况。

军中大多数将领对这个深思熟虑的计划纷纷表态支持。北伐大军名将如云,总指挥(对外号称“征虏大将军”)乃是名将徐达。


正是北伐大都时,朱元璋为什么还要走弯路兜圈子?


徐达之像

智勇双全的徐达是朱元璋的同乡,他于1332 年(至顺三年)生于濠州钟离太平乡,后在追随朱元璋打天下的过程中身经百战,立下功勋无数,是朱元璋可以放下心来委以重任的第一人选。

徐达的副手是作风强悍、号称“常胜将军”的常遇春。常遇春比徐达大两岁, 出生于安徽怀远的一个农民家庭。论谋略, 他比不上徐达,但他的战斗风格以猛打、猛冲、猛追而著称,是北伐军中首屈一指的虎将。

此外,陆续参战的各级主要将领还有: 右都督冯胜,都督同知张兴祖,都督副使顾时,平章韩政,右丞薛显,左丞赵庸、曹良臣,参政傅友德,卫指挥使华云龙,卫指挥佥事郭英、张焕。

关于北伐军的人数,正史记载有“甲士二十五万”,而《明兴野记》等书则称这支军队的人马达到四十万之多。后一种说法比较夸张,不排除是为了迷惑敌人而故意制造出来的烟雾。

磨刀霍霍的将士们于1367 年(至正二十七年)十月开始出发,剑指大都!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