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北伐大都時,朱元璋為什麼還要走彎路兜圈子?

正是北伐大都時,朱元璋為什麼還要走彎路兜圈子?


正是北伐大都時,朱元璋為什麼還要走彎路兜圈子?


1367 年(至正二十七年),在這個天翻地覆的轉折時刻,身在應天的朱元璋對元朝崩潰前夕的局勢洞若觀火,毅然決定同時發起南征北伐

在南方,自從陳友諒與張士誠兩名勁敵覆沒之後,力圖控制江淮地區的朱元璋成為南方疆土最大、兵力最強的武裝集團的首腦,儘管獨霸一方的土皇帝還有不少,但有能耐向他叫板的英雄豪傑基本已經絕了跡。浙東的方國珍與福建的陳友定、廣東的何真以及雲南的梁王,此外還有四川的明升(明升是已故南方紅巾軍殘部將領明玉珍的兒子,以其為首的割據政權稱為“夏”),這些土皇帝都擁有一定的勢力, 他們當中除了明升之外,大多數人在名義上都與元朝保持隸屬關係,雖然實際上自行其是。臥榻之側,豈容他人安睡?朱元璋決定派湯和、胡廷瑞、楊璟等人南征, 逐一攻取浙東、江西、福建、兩廣等未服地區,而四川與雲南因路遠途艱,鞭長莫及,暫不在征討之列。

與南征相比,北伐才是重頭戲,而對手也強大得多

。但北方的元軍不能一致對外,所以實力大打折扣。當時,地方軍閥之中最有戰鬥力的是察罕帖木兒的舊部,他們遍佈於晉、冀、魯、豫、陝等廣大地方, 現在已經分裂為王保保、貊高以及李思齊等勢力,彼此勢不兩立。察罕帖木兒的繼承人王保保因屢次抗命而成了朝廷的眼中釘、肉中刺。元順帝為了最大限度地削弱王保保的軍權,於1367 年(至正二十七年)十月詔令將其軍隊分以數人掌管:其中,王保保只能指揮由自己直接掌握的“帳前諸軍”;河南諸軍則由察罕帖木兒一手提拔的李克彝統領,他現在官居中書省平章政事等要職;山東諸軍由蒙古貴族出身的中書省右丞相也速統領;山西諸軍由身為中書省左丞相的沙藍答裡統領;河北諸軍由背叛王保保的貊高統領,此人已在元朝的中央軍事機構樞密院中獲得了一個頭銜,被任命為知樞密院事;原屬王保保的關保仍然統領本部不變。這個詔令不管是否真正得到有效的執行,它確實使察罕帖木兒舊部的分裂合法化了。王保保從總制全國兵馬的顯赫身份淪為了諸將中的一員,甚至要與貊高、關保等人平起平坐,而且他在山東、河南等地的留守部隊要聽其他人的號令,王保保當然非常不滿意, 他於十一月率餘部駐于山西澤州,伺機而動。與王保保有嫌隙的皇太子落井下石, 指使陝西的李思齊、張良弼等人進攻王保保,但李思齊為了保存實力拒絕聽命,元順帝見風使舵,出面扮演和事佬的角色,下令暫時以潼關為界,潼關以西屬李思齊,以東屬王保保。

選擇這個時候北伐確實比較有利。朱元璋已經有所準備,他讓身邊的儒臣撰寫了北伐檄文。文中強調儒家的“天命論”, 指責元朝舊政府因施政不當而存在“失君臣之道”“廢壞綱常”以及“不知禮義”等種種不端的行為,活該被上天所棄,相反,新政府“恭承天命”,立志要“立綱陳紀,救濟斯民”,重建以儒家文化為代表的傳統封建秩序,以“治世安民”。這些思想對懷柔北方的漢族官紳地主階級無疑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北伐檄文雖然也有“華夷之辨”的民族主義思想,但為了爭取和分化蒙古、色目統治者,又指出異族之人如有知“禮義”而願為臣民者,與漢族人一樣撫養無異。

用兵謹慎的朱元璋不敢輕視北方之敵,他選擇了軍中最好的將帥承擔北伐重任,命令剛剛滅掉張士誠,征塵未洗的得力助手徐達再披戰袍,為徵虜大將軍,準備挺進中原。戰前,他召集諸將商議北伐的戰略,急性子的常遇春乾脆利落地建議說:“以我百戰之師,直搗大都,必定勢如破竹!”常遇春代表了軍中一部分猛將的意見,這些人恨不得立即從南京出發, 走捷徑搶渡黃河“一步到位”地衝到大都城下,與元軍一戰定輸贏。


正是北伐大都時,朱元璋為什麼還要走彎路兜圈子?


明軍北上滅元作戰示意圖

但朱元璋認為這個計劃過於簡單、粗糙和隨意,提出批評道:“元朝建國百年,首都的防禦必然堅固,我方孤軍深入,存在糧餉不繼的隱患,再加上敵人各地的勤王之師從四面八方趕來,後果會非常嚴重。”他的意思是北伐不能貪圖一時的快捷,而是應該不惜走彎路,兜圈子, 可這樣做絕不等於走冤枉路,因為在沿途攻城略地都是以確保軍隊側翼與後方的安全為準則,當一切準備妥當之後才直搗黃龍,與元軍在大都城下決一死戰。由於北伐中原最重要的目標是大都,因而整個軍事計劃圍繞著如何攻克這個地方而佈置,具體的步驟是先取山東,撤銷大都戰略上的天然屏蔽,再攻佔河南,“破其籓籬”, 然後分兵駐守於河南與陝西交界的戰略樞紐——潼關,以防止陝西軍閥李思齊等人反擊河南。完成這一系列動作之後,下一步是從容出動北伐軍主力從河南重返山東、取道河北而直撲大都。一旦攻克大都, 山西與陝西這些地方上的元軍“望絕勢窮”,滅亡只是時間問題了。

進軍大都需要取道山東與河南,但不需要通過山西與陝西。朱元璋特別強調在攻克大都之前不要過於刺激山西、陝西地區的軍閥,因為這些軍閥雖然勾心鬥角,但至少在表面上還聽命於元朝,假如在沒有攻克元都的情況下就匆忙與這些人決戰,反而會促使他們停止內訌,更加緊密地團結在元順帝的周圍,從而增加北伐的難度。戰爭的發展過程完全與朱元璋事前預料的一致。歷史證明,即使北伐軍攻下了大都,王保保等一些軍閥還是繼續流竄於西北地區,掙扎到最後。假設北伐軍在沒有攻下元都的情況下就匆忙從河南進軍山西、陝西,與當地身經百戰的各路元軍決戰,由於元朝的首都還存在,心存幻想的元軍會抵抗得更加頑強,就很可能會出現朱元璋一直極力所避免的“勝負未可知”的情況。

軍中大多數將領對這個深思熟慮的計劃紛紛表態支持。北伐大軍名將如雲,總指揮(對外號稱“徵虜大將軍”)乃是名將徐達。


正是北伐大都時,朱元璋為什麼還要走彎路兜圈子?


徐達之像

智勇雙全的徐達是朱元璋的同鄉,他於1332 年(至順三年)生於濠州鍾離太平鄉,後在追隨朱元璋打天下的過程中身經百戰,立下功勳無數,是朱元璋可以放下心來委以重任的第一人選。

徐達的副手是作風強悍、號稱“常勝將軍”的常遇春。常遇春比徐達大兩歲, 出生於安徽懷遠的一個農民家庭。論謀略, 他比不上徐達,但他的戰鬥風格以猛打、猛衝、猛追而著稱,是北伐軍中首屈一指的虎將。

此外,陸續參戰的各級主要將領還有: 右都督馮勝,都督同知張興祖,都督副使顧時,平章韓政,右丞薛顯,左丞趙庸、曹良臣,參政傅友德,衛指揮使華雲龍,衛指揮僉事郭英、張煥。

關於北伐軍的人數,正史記載有“甲士二十五萬”,而《明興野記》等書則稱這支軍隊的人馬達到四十萬之多。後一種說法比較誇張,不排除是為了迷惑敵人而故意製造出來的煙霧。

磨刀霍霍的將士們於1367 年(至正二十七年)十月開始出發,劍指大都!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