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多斤魔芋賣出520多塊錢讓人高興
陳先宏分享3分蓮菜地增收後的喜悅
西部網安康訊(記者 毛明博)接過老伴孔祥梅剛賣掉的74斤魔芋種子收入的524元,望著房前即將收割的1畝多的油菜,62歲的陳先宏有了新打算:收罷油菜後就用這片地種藕養魚,管好2.5畝黃姜、1畝魔芋外,再喂好3頭牛,2頭豬、10多隻雞,“這些農產品年底至少能賣個萬把元,年底脫貧不是啥難題!”
鎮幹部幫“上訪”貧困戶治病打開心結
“現在,如果讓老陳再當上訪戶,他肯定是不樂意的。”
“那是肯定的!”
這是5月5日,陳先宏與到村上走訪的旬陽縣金寨鎮副書記石全林交談今年脫貧增收打算時的對話。
當陳先宏把這個脫貧想法向石全林彙報後。石全林說全力支持老陳藕田養魚促脫貧,“只要老陳想過好日子,大家都支持他”。
“以往,我上訪肯定是不給領導打招呼的,但現在咱發展產業可得及時給鎮上寫申請喲。”5年前,陳先宏承包工程的兒子與包工頭合作中,卻遭遇包工頭“跑路”。
陳先宏夫婦期盼著好日子向落成的新房一樣步步高
為幫助兒子給工人支付工資,陳先宏貸款8餘萬元後,家中又接連發生變故,加上其老屋失修成為危房,其準備蓋新房時也遇到不少麻煩事。
雖經鎮村幹部協調,但執拗的陳先宏認為,這些人都和他過不去。
因不斷上訪,老陳成了當地知名的“難纏戶”和“上訪戶”。
“有次上訪,我突發高燒,鎮上幹部沒有責怪我,給了3000元讓我好好治病外,還支持我‘維權’求幫助,這深深觸動了我。”陳先宏說,病床上輾轉反側的他意識到,“發展不能靠上訪,過上好日子更得靠好好奮鬥”。
陳先宏夫婦向鎮領導說出自身的脫貧計劃
“後進”貧困戶有了增收的新動力
2016年來,為解決部分貧困戶“等靠要”思想、內生動力不足問題,旬陽縣以村(社區)為單位,由群眾推選老黨員、老幹部、道德模範等“鄉能賢達”組成道德評議會,每季度開展一次道德評議活動。
在道德評議會上,金寨鎮各社區選取轄區內自強勵志正面典型和敗德“懶漢”後進典型各1-2名,採取面對面評議辦法,對正面典型予以表彰;對後進典型予以妥善曝光亮醜,還採取“一事一策”辦法,制定幫教方案,落實幫教責任人,幫助樹立正確的做人做事準則。
陳先宏講述新房建成的過程
2017年,在道德評議活動中,陳先宏將他情況在會上“和盤倒出”後,駐村幹部和村上幹部將此向鎮上做了反映並得到重視。
為激發陳先宏脫貧發展,金寨鎮指派幹部對其居住的老房子予以修繕,但因房屋受降雨影響且處於滑坡地帶,加上其妻患病等,他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整合相關資金後實行分散搬遷建房。
“等年底掙錢後再把房屋粉刷一新,日子會變得更好。”2018年,在鎮村幹部支持下,陳先宏已蓋起了新房外還飼養了豬、牛、雞。目前,陳先宏正準備加大種植蓮藕規模,“期待靠奮鬥,讓家裡的生活越越好。”
媒體記者現場採訪陳先宏從“後進戶”變身“發展戶”的故事
旬陽縣幫1837人後進群眾脫貧不掉隊
據瞭解,2017年迄今,旬陽縣已開展道德評議會2775場次,評議出後進典型2332人(件)次,幫教轉化1837人(件)次,形成“好壞大家評、落後大家幫”生動局面。
在旬陽縣縣委書記梁濤看來,通過“群眾說、鄉賢論、榜上亮”的道德評議,有效推進了“誠、孝、儉、勤、和”新民風建設,助力扶貧扶志,激發脫貧內生動力,為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有效提升鄉村治理能力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也為基層治理,化解基層矛盾,促進鄉村治理提供了新探索。
閱讀更多 西部網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