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祝允明:他的書法作品中流動著王書的精神和王書的血液。

再談祝允明:他的書法作品中流動著王書的精神和王書的血液。

允明《題文伯仁畫楊季靜小像》卷,29.1×23.9釐米。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楊季靜小像》,文伯仁作於1526年。楊季靜(1504以前-1530),蘇州著名的琴師,與祝允明、文徵明、唐寅等人友善,唐寅亦曾作《南遊圖卷》與《琴士圖卷》圖其貌。祝允明約六十四歲作此贊,原應題《琴士圖卷》,後為人移至此。此作用筆放縱自然,線條遒勁老辣。運筆雖狂而能收,無論提按頓挫,或轉折迴旋,都不踰矩。結體雖多橫向伸展,亦自有法度。此作代表祝允明晚年不受拘束的行書風格,寫來得心應手,為其本色行書。

再談祝允明:他的書法作品中流動著王書的精神和王書的血液。

再談祝允明:他的書法作品中流動著王書的精神和王書的血液。

再談祝允明:他的書法作品中流動著王書的精神和王書的血液。

再談祝允明:他的書法作品中流動著王書的精神和王書的血液。

祝允明小楷《毛珵妻韓夫人墓誌銘》(局部)

祝允明(1460-1526),明英宗天順四年生於蘇州府長洲縣(今蘇州市)名門,字日希哲,又作晞哲,晞喆,號支指生,枝指生,又號支指山人,枝指山人,枝山,枝山道人。

祝允明以其草書的磅礴氣勢鼎立於明代書壇,他五歲能作徑尺大字,九歲能作詩,稍長,博覽群集,文章有才氣,當筵疾書,思若泉湧,尤工書法,此卷自署書於成化二十三年。紙本,小行楷書四篇,凡一百十三行,計一千六百三十七字。長卷現藏故宮博物院。為祝氏二十八歲所書,是其傳世墨跡中最早的作品之一,也是其傳世作品中不可多得的小楷作品。帖後有文徵明,王榖祥,周天球、彭年閣,文逸等題跋。文徵明晚年在此卷後跋雲:“支山先生文章名世,尤工書法,此四文成化丁未歲作,於時專法晉唐,無一俗筆,非若晚年大草爛漫,人可學也。王榖祥亦跋雲:“支山逝矣,其字跡流佈海內,若草書大筆,往往而是。至於真行小字,未可多得。此卷亦謹見耳。當是其佳品也已。”

從風格上講,此作中流動著王書的精神,流淌著王書的血液。

從技法上來講,此時的祝允明技巧已純熟,情感的躍動比較均勻,持恆,沒有大起大落或脫節,猶如一個蓄水池,其水流潺潺緩緩,綿綿不絕沒有牽強,每一個字都閃動著情感的光澤,有著活生生的神采。

從用筆上來講,以巧為主,許多橫畫切筆直入,有的甚至沒有切筆就露鋒直入,因而顯得率真又有精神氣,其後期的草書作品也常用此法,而收筆多回鋒且力送筆端,每一筆的起訖乃至遊絲都勾勒得十分清晰,其遊絲更顯示其用筆的功夫。整卷用筆以中鋒為主,用了許多弧形線,大圓小圓大轉小轉熟練之至,恰到好處,尤其是使轉多圓線條不滯不糙,更顯示其用筆的精妙。

從章法上來看,縱有列而橫無列,字時大時小,有長有扁,字的結構以左低右高為主,偶有左高右低,如第三行“斬”字,因勢取形,不拘於常法,上下呼應,在既定的形中,看到活潑潑地來往不定的勢,從復不端正者,爽爽有一種風氣,明人“尚態”由此可見一斑。

古人所謂:“字高巧處在用筆,猶在用墨。”此作品用墨以潤為主,通篇一氣呵成,簡直看不出到底是什麼地方重新沾墨,一路瀟灑而去,毫無焦渴,滯澀之感,使線條富有彈性和張力,這與其後來草書用筆蒼茫,時見刷筆用墨方法大相徑庭。作品最後下了四行半題記,蓋了兩個白文印:一是祝氏枝山,另一枚是祝氏允明印。

祝允明此時正處在雄心勃勃地追求功名之時,楷法以晉唐法帖為主,也是此間打下的嫻熟技巧和文化修養,才有後期天真爛漫的草書佳作。

再談祝允明:他的書法作品中流動著王書的精神和王書的血液。

再談祝允明:他的書法作品中流動著王書的精神和王書的血液。

祝允明 小楷《關公廟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