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焦慮症的症狀和調節方法——你需要知道,痛苦不是一天形成的

當前社會,焦慮成為了現在年輕人的一種普遍情緒,長期壓力作用下焦慮給人帶來很多身體上的不適,和焦慮不同的是,焦慮症卻是軀體症狀和精神上的雙重痛苦。我們這次不講焦慮,著重講一講焦慮症。

它又稱焦慮性神經症,是神經症這一大類疾病中最常見的一種,以焦慮情緒體驗為主要特徵。

關於焦慮症的症狀和調節方法——你需要知道,痛苦不是一天形成的

焦慮症的早期症狀

一、行動的改變:患者毅力活動減低,很難聚精會神地作業,雖然他們可能有遠大理想和志向,但很少兢兢業業去做。他們想參加交際,但又缺少交際的勇氣和決心。患者處處體現被迫和過火依靠,心理上的癥結在於不肯負責任。通常說,鬱悶性神經症很少自殺,但也有有些患者感受活著空無,人生庸俗,宣稱想死。

二、心境的變化:體現為表情憂鬱,萎靡不振、疲倦、易流淚和啼哭。患者常用“悶悶不樂”、“蒼涼”、“煩悶”、“空無”、“孤單”。患者常常感到心境壓抑、鬱悶,常因小事大發脾氣。在很長一段時期內,大都時刻心境是失落的,即便其間有過幾天或1~2周的心境好轉,但很快又墮入鬱悶。

三、認知的變化:焦慮症患者對平常活動缺少愛好,對各種文娛或令人興奮的作業體會不到興奮,常常自卑、自責、愧疚。常感到腦子反應遲鈍,思考問題艱難。遇事老向害處想,對日子失掉決心,自認為出路昏暗,毫無希望,感到日子沒有意義,乃至妄圖自殺。

那麼怎麼樣才能夠減輕焦慮感,使自己變得更加放鬆呢?

一、提升自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價值。

自信或自卑實際上是一種心理行為。自卑者常見的心理行為和語言是:你很糟糕、你很差勁、你一無是處、你就是個廢物,沒有人喜歡你,你註定失敗,你很討厭……自信者常見的心理行為和語言是:你很好,你很棒、你很優秀,你一定能取得成功,你值得被愛,我很喜歡你……所以說我們可以有意識的給與自己積極的自我暗示,相信自己、肯定自己。

二、自己過去的成功之處。

看待自己當下的優點、長處和富足,展望未來的美好可能性,以此來相信和愛自己。

三、在生活中採取積極有效的行為。

把一些事情做好,獲得他人更多的接納和認可,以此來提升自信心。需要注意的是,要定立合理的目標,降低對自己的要求,從一小步做起,看到自己的進步,穩步的提高。

關於焦慮症的症狀和調節方法——你需要知道,痛苦不是一天形成的

四、學會放鬆和愉悅自己。

比如說對自己好一點,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去自己喜歡去的地方,吃自己喜歡吃的事物,和喜歡的人在一起。還可以通過長期堅持運動,來降低自己的整體焦慮指數。在感到比較焦慮的時候,可以做深呼吸,暗示自己放鬆,或者做全身繃緊放鬆訓練。

五、學會轉換、發散思維,從多個角度來看問題。

看問題的不同角度和和對問題所做出的不同詮釋,會引發不同的情緒體驗和身心表現。首先是發生了一件事情,然後我們快速的給出了自動化的解釋,然後才會有情緒反應,這一過程往往非常快速,不易被察覺,我們需要有意識的覺察自己的心理活動過程,然後給予事件更全面、真實、合理的解釋。

六、經營好人際關係,獲得更多的人際支持。

常用的改善人際關係的方法有將心比心、推己及人、換位思考,少論是非對錯,多談彼此的感受,看到自己和對方的需求與不滿,多給予關注、理解、接納和認可。主動承擔起人際關係的責任,從自身做起,帶動人際關係的改善。

關於焦慮症的症狀和調節方法——你需要知道,痛苦不是一天形成的

問題並非一朝一夕形成的,都是幾年甚至幾十的積累,所以改變也並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大家有足夠的改變的意願和堅持的決心。腳踏實地,一點一滴的從一小步做起,持續的提升自信心和安全感,減輕焦慮和症狀。只要你開始做了,做一點就會有一點的收穫,如果只是盼望奇蹟的發生,後果可想而知。路就在腳下,沒有什麼捷徑可走。改變也是幫助你綜合了情緒情感疏導、認知觀念調整、行為習慣養成的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