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偃师,谁才是真正的商汤亳都?这两座二里头城址揭开谜底

郑州,偃师,谁才是真正的商汤亳都?这两座二里头城址揭开谜底

郑州出土商代陶器

真知堂上古史研究:

最近灵感较少,动笔也不知道写点什么。在最近这段时间里,为了写文章,深入了解了我国古代不少遗址,也在读上古文字过程中,一次次的领会到一些东西。终于可以依稀看到中国上古史的一些朦朦胧胧的真实面貌了。

有些灵感必须当场抓住,否则就跑掉了。关于商汤都城亳到底在哪,说法很多。不过目前竞争亳都的有力选手,以偃师商城和郑州商城为主。

偃师商城,商汤西亳?

偃师,是河南洛阳下面的市。这里是著名的夏代二里头文化的中心地,但在离二里头遗址不到7公里的河对岸,还有一座商代早期二里岗文化时期的都邑级遗址。这座商代城址,北靠邙山,南临洛水。总面积190万平方米。其中,早期的小城大约80万平方米。

这座商城,大略为长方形,南北长1700多米,东西宽740-1215米,包括宫城,小城,大城三层城垣。根据碳十四测年,它的初建年代约为公元前1600年,废弃时代约为前1400年之后,存在了200多年。这样,偃师商城的建城恰好和夏商周断代工程推定的商代始于公元前1600年吻合。再者,偃师历史上被诸多文献备注为商汤都城:

郑州,偃师,谁才是真正的商汤亳都?这两座二里头城址揭开谜底

偃师商城遗址

真知堂上古史研究:

东汉时代《汉书地理志》河南郡偃师县条,作者班固自注曰“尸乡,殷汤所都”,但并未称“亳”。尸乡,就在河南洛阳偃师之西,即今天发现偃师商城的地方。

东汉郑玄在《尚书书序》中注曰:“亳,今河南偃师县,有汤亭。”始将偃师与“亳”联系在一起。

西晋皇甫谧《帝王世纪》称:“偃师为西亳。”后来的地理文献;

北魏郦道元《水经水注》、唐李泰《括地志》、张守节《史记正义》、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河南道偃师县》等都采纳此说。看来偃师为商汤都城亳,可谓证据确凿。

且慢,郑州还没有发言!还是先听听郑州的依据吧。

郑州,偃师,谁才是真正的商汤亳都?这两座二里头城址揭开谜底

偃师商城青铜器

郑州商城,商汤亳都?

说郑州是亳,理由好像更加充分,最主要的证据就是面积!

郑州商城遗址有2500万平方米,年代也和偃师商城差不多,而偃师全部面积仅190万平米,早期建城更只有80万平米。史料记载商朝早期一直都都于亳,并没有搬来搬去,只是到了

帝中丁迁于隞。”《史记 商本纪》。这个隞,【史记正义】上说:《括地志》云:“荥阳故城在郑州荥泽县西南十七里,殷时敖地也。”

很难想象,同时存在的商早期,190万平米的偃师商城会是都城,而2500万平米的郑州商城却不是京师。史料上也有郑州为亳都的说法:

《左传襄公十一年》西晋杜预注郑州为亳,

东汉服虔《史记晋世家集解》引与三国韦昭《国语晋语》注都持这种看法。

郑州,偃师,谁才是真正的商汤亳都?这两座二里头城址揭开谜底

郑州商代青铜器

真知堂上古史研究:

而根据公布的最新碳14测年数据显示,郑州商城外城墙的始建年代为约前1500年左右,内城和宫城的年代则肯定早于前1500年,这样就和夏商周断代工程推定的商代建立于前1600年有一百年的差距了。这样看来,郑州是否是亳还存在疑点。那么,还有证据吗?

据考古发掘报告,在郑州商城东城墙夯土内发现的木炭,碳十四测年经校正的年代为距今3570±135年。这意味着什么呢?

由于偃师商城碳十四测年的数据大部分早于郑州商城约一百年,而郑州商城城墙里的木炭由于误差较大,距今约为3705-3435年,也就在最早可能公元前1685,最晚可能是公元前1415年间,所以目前在没有更多更新的碳十四测年研究资料发表以前,一般认为偃师商城建城或略早于郑州商城。

这样看来,谁才是商汤都城亳,还真没有定论。我们该去哪里寻找答案呢?

郑州,偃师,谁才是真正的商汤亳都?这两座二里头城址揭开谜底

郑州商代卜骨

偃师非亳都的理由

本来,对于郑州还是偃师,谁才是亳都,笔者并没有敢直接下结论。

确实,各有各的理由,各有各的证据,一时都无法反驳。但偃师商城如果真是商汤都城亳,那么距离它仅7公里远的伊洛河对岸,就是二里头夏都遗址。如果我们确定二里头遗址确实是夏文化,那么不管它是不是夏朝都城,商汤如果真的是在此建立亳都作为攻伐夏桀的前线基地,我们只能说,夏桀的脑子真的进水了。

从战争的角度上看,任谁,也不会让一个敌对,或者有敌意的国家在自己家门口建城,这是古代战争史上的铁律。

郑州,偃师,谁才是真正的商汤亳都?这两座二里头城址揭开谜底

真知堂上古史研究:

孙子云:“倍则分之,十则围之。”没有十倍的优势兵力,进攻方相对于守城一方,是没有任何优势可言的。而野战方一旦开始筑城,则守城一方的优势不复存在。

所以,如果偃师商城和偃师二里头分属于夏商两个敌对国家,那么只有一种可能性存在,那就是:偃师商城是商灭夏之后修建的三监性质的军事堡垒!

这样也就能解释为何二里头没有发现城墙!

因为征服者商族会毁去被征服者的城墙,好让自己可以任意对被征服者夏民进行监督和屠戮。

当然,仅仅就是这样一个证据,显然是不足以说服偃师亳都说的学者的。说实话,也无法完全说服我自己。那么,还有没有其他证据能说明偃师商城并非亳都呢?

让我们把视野回到郑州。

郑州,偃师,谁才是真正的商汤亳都?这两座二里头城址揭开谜底

商代青铜钺

大师姑遗址和东赵遗址

郑州,除了一个2500万平米的郑州商城,还有两座早于二里岗时期的文化遗址存在!

那就是大师姑二里头文化城址和东赵遗址。

大师姑,是目前发现的唯一一座纯粹二里头文化城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批六大都邑之一。遗址位于荥阳市广武镇大师姑村的索河二级台地上。北距黄河13公里,东南距郑州商城遗址约22公里。这座城址:

城垣总周长已发现长度为2450米,复原长度为2900米。总面积约51万平方米。城址始建于二里头文化二、三期之交,在二里头文化三期早段之前进行过大规模续建,约在二里头文化四期偏晚阶段至二里岗下层偏早阶段之间被废弃。。。在早商时期仍是一处重要的聚落遗址。

郑州,偃师,谁才是真正的商汤亳都?这两座二里头城址揭开谜底

商代的白陶器

真知堂上古史研究:

除了大师姑二里头文化城址,还有一座夏时代城址,就是东赵遗址也在附近:

东赵遗址,位于河南郑州西郊的高新区沟赵乡赵村(东赵)南。。。遗址面积100余万平方米。迄今为止已有龙山文化晚期、新砦期、二里头文化时期、早商二里岗期、两周时期等重大发现。遗址东距郑州商城约14公里,北距大师姑城址约7公里。

东赵遗址发现大、中、小三座"叠套"在一起的古城,中城为二里头文化类型,遗物非常丰富。

关于新砦期文化,笔者暂时略过不讲,新砦期文化一般被考古学界认为是早于二里头文化的早期夏文化的一种,是河南龙山文化的继承者。

东赵遗址,前后三座城叠套在一起,也就是说从可能从尧舜禹时期到商代乃至于两周时期,这里一直都是一座区域性中心城市。。。

郑州,偃师,谁才是真正的商汤亳都?这两座二里头城址揭开谜底

东赵遗址航拍图

且慢,你说这些干嘛?这和郑州是不是商都亳有什么关系呢?请往下看:

郑州才是真正的商汤都城亳

郑州商城遗址距离荥阳二里头文化大师姑遗址仅22公里,距离夏文化东赵遗址仅14公里。这里也和偃师一样,出现了夏商文化城址对峙的现象!

而这个现象恰好能证明,郑州确实是商汤都城亳。

证据一:

从郑州到洛阳偃师,必须经过荥阳。

荥阳为古代军事重镇,刘邦项羽曾经在荥阳和成皋大战,成皋就是离荥阳不远的西边的虎牢关!战国时期建有成皋城,该城北面和西面临黄河,南面和东面为深涧。不夺取荥阳和成皋,是无法进攻洛阳的!

郑州,偃师,谁才是真正的商汤亳都?这两座二里头城址揭开谜底

真知堂上古史研究:

所以,东赵和大师姑就是夏都二里头东边的两道防线,并且二城为掎角之势,相互依托,易守难攻。想进攻偃师二里头,绕不开东赵和大师姑。

如果偃师商城为商汤都亳,那么,在偃师商城建城年代明显晚于荥阳大师姑城址的情况下,商汤怎么能跳过大师姑和东赵城,进到夏的京畿地带二里头地区呢?

再者,就算让你进去了,孤城远悬于二里头夏城和大师姑,东赵两城的包围之下,又怎么能生存呢?

换了我是商汤,没有解决后顾之忧的大师姑和东赵,打死我也不敢进驻偃师伊洛河畔!

郑州,偃师,谁才是真正的商汤亳都?这两座二里头城址揭开谜底

证据二:

这两座古城的面积都小于二里头遗址(300万平米),一个为50万平米,一个为100万平米。其文化特征和二里头相符,可以说明,此二城应该是夏城或者夏的方国都城。

其中,大师姑城址

城址始建于二里头文化二、三期之交,在二里头文化三期早段之前进行过大规模续建,约在二里头文化四期偏晚阶段至二里岗下层偏早阶段之间被废弃。

可以说明一点,大师姑是在代表商文化的二里岗文化早期被废弃的,也就是说这座城如果是夏城,则是被商汤攻破之后废弃的。

而东赵城址则一直被沿用下来,说明当时东赵城一直是郑州地区的上古都邑,也就是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时间很长,规模也比较大,所以就算被征服之后,东赵城依然还在使用。

东赵应该是夏方国的都城,而大师姑则是这个方国或者夏本国的军事重镇,负责拱卫京畿。那么,史书上关于这两座城有记载吗?

郑州,偃师,谁才是真正的商汤亳都?这两座二里头城址揭开谜底

郑州商代城墙

证据三:

关于商汤伐夏,笔者做过很多考证。笔者认为:

夏桀最后的都城是安邑,也就是山西运城夏县鸣条岗一带。

商汤伐夏,没有走温县-济源-王屋山-垣曲

那条轵关陉,而是西进,走荥阳-偃师-三门峡-山西永济-安邑,这就是夏桀为何猝不及防被一战而败的原因。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笔者头条找来看看。

而二里头,则是夏桀本来的都城斟挕!

《史记》没有记载,而《竹书纪年》却记录得很清楚:

“帝癸 一名桀。元年壬辰,帝即位,居斟挕。

十年,五星错行,夜中,星陨如雨。 地震。伊洛竭。。。

十三年,迁于河南。”

也就是说:夏桀迁过都城,原因是原来的都城斟挕地震了,地震之后,伊洛河干涸了!

郑州,偃师,谁才是真正的商汤亳都?这两座二里头城址揭开谜底

偃师二里头夏代铜钺

真知堂上古史研究:

我们看到偃师二里头遗址就在伊洛河边上。这样,就能合理的说明夏桀为什么自己放弃了偃师这个易守难攻的都城,而跑到山西运城夏县去了的原因。

在夏桀放弃偃师二里头都城之后,不到两年,商汤就迁都于亳,并且展开了一系列的军事行动:

”十五年,商侯履迁于亳。

十七年,商使伊尹来朝。

二十年,伊尹归于商,及汝鸠、汝方会于北门。

二十一年,商师征有洛,克之。遂征荆,荆降。“

看到没有,夏桀前脚刚走,商汤后脚就把都城搬到了离夏桀故都偃师二里头只有一百公里的郑州!

但此时的商汤还是夏桀的臣子,他还把自己从民间获得的贤人伊尹奉献给夏桀王。不过,此时的夏桀已经荒诞不经,并没有重用伊尹。结果,伊尹在夏桀处呆了三年,带着情报又回到了商汤身边。最近发现的清华简《尹至》就清楚的记载了伊尹回到亳跟商汤汇报夏桀情报的过程。

郑州,偃师,谁才是真正的商汤亳都?这两座二里头城址揭开谜底

二里头出土绿松石铜牌

真知堂上古史研究:

最关键的部分出现了,伊尹会到商汤处的第二年,商师征有洛!

这个有洛并不是洛阳,而就是东赵夏城和大师姑夏城。东赵是有洛国的都城,而大师姑是东赵的卫星城。夏初太康失国,就是因为去有洛打猎十旬(三个多月)没有回都城,而被后羿堵住回都城的路(这件事改天再写文章论证了)。

有洛就是荥阳地区的那两座城-大师姑和东赵。

也就是说:只有商汤都城建立在郑州,才能先征服东赵和荥阳大师姑,打开攻击偃师二里头的门户!

证据四:

在征服了有洛后,商汤接着征服了荆。

我们知道荆就是荆蛮,因主要活动在湖北荆州地区得名。而湖北北上中原,必须通过襄樊这个战略要地到达河南南阳盆地。而取得了荥阳之后,就打通了荥阳到南阳盆地的通道。

郑州,偃师,谁才是真正的商汤亳都?这两座二里头城址揭开谜底

荆蛮的形象,湖北石家河文化

真知堂上古史研究:

也就是说,在上古时代,要从郑州攻击南阳(荆蛮之地),一条路是走许昌,一条路就是走荥阳。而许昌的路是走不通的,因为,夏桀的死党昆吾就在许昌。《竹书纪年》写的很清楚:

”帝廑,一名胤甲。

元年己未,帝即位,居西河。

四年,作西音。 昆吾氏迁于许“

要借道许昌攻击南阳,必须通过昆吾氏的地盘,前后夹击,腹背受敌的事,商汤是做不来的,就算是纸上谈兵的赵括,也不会这么傻。

郑州,偃师,谁才是真正的商汤亳都?这两座二里头城址揭开谜底

石家河文化玉人

证据五:

除了荆降以外,商汤伐夏过程中还有一些重要情节,《竹书纪年》也记录下来了:

”二十二年,商侯履来朝,命囚履于夏台。

二十三年,释商侯履。诸侯遂宾于商。

二十六年,商灭温。

二十八年,昆吾氏伐商。“

夏桀曾经囚禁商汤于夏台,也就是河南禹县鈞台,这是以前最难以解释商汤为何伐夏于山西夏县的一个节点。但如果搞清楚了偃师二里头为夏桀迁都之前的故都,许昌为昆吾氏的地盘之后,这一点也就迎刃而解了。

我们在地图上可以看到:鈞台离许昌非常近,仅有40公里!

郑州,偃师,谁才是真正的商汤亳都?这两座二里头城址揭开谜底

二里头出土陶器

真知堂上古史研究:

这就很好解释了。在商汤征服了位于荥阳的有洛国和位于南阳的荆蛮之后,夏桀开始紧张起来。他极有可能在此时从安邑夏县采取回到了偃师二里头视察。夏桀突然回来,商汤还没有做好全面翻脸的战争准备,此时的商汤就好像先入关中的刘邦一样,硬着头皮去到偃师二里头参加了夏桀的鸿门宴。

结果可想而知,商汤被夏桀一把抓住,投入了监牢。关到了夏朝起家的鈞台,死党昆吾的势力范围内,交给昆吾监管。此时群龙无首的商族,如果想硬着夺回商汤,必须跟昆吾兵戎相见。伊尹没有这么做,而是采取特别的手段,让夏桀主动下令释放了商汤。

结果,在关了两年之后被夏桀释放,商汤好比龙回大海,名气更大,诸侯来朝。又过了三年,商汤渡过黄河,灭了温国。

郑州,偃师,谁才是真正的商汤亳都?这两座二里头城址揭开谜底

王屋山

证据六:

商汤为什么灭温?又为什么要西进走殽函古道从山西永济绕道伐夏?这也是一个难以解释的问题。

我们知道,商汤在鸣条打败夏桀后,夏桀跑了,跑到了山东定陶,

《尚书》曰:”夏师败绩,汤遂从之,遂伐三朡,俘厥宝玉。“《尚书正义》曰:”三朡,国名,桀走保之,今定陶也。桀自安邑东入山,出太行,东南涉河。“

《竹书纪年》也有相同记载。

郑州,偃师,谁才是真正的商汤亳都?这两座二里头城址揭开谜底

郑州出土商早期青铜大鼎

真知堂上古史研究:

夏桀的逃跑路线,就是山西夏县-垣曲-王屋山-河南济源-山东定陶。而这个温国,就是河南温县,距离夏桀逃跑路线上的济源仅有50公里!也就是说,商汤灭温,本来的目的是取道夏桀逃亡路线进攻夏县的!

然而,攻下温之后才发现,从温县仰攻王屋山上的轵关陉根本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夏桀在此驻有重兵。

而伊尹在夏都安邑(夏县)的三年没有白呆,他告诉商汤,我们可以走偃师二里头,三门峡,绕道山西永济进攻夏县,也就是清华简上说得很明白的”自西哉西邑!“

郑州,偃师,谁才是真正的商汤亳都?这两座二里头城址揭开谜底

商代玉戈

证据七:

东赵遗址极有可能就是商“帝中丁迁于隞。”《史记 商本纪》的。这个隞,【史记正义】上说:《括地志》云:“荥阳故城在郑州荥泽县西南十七里,殷时敖地也。”

商汤崩后,先后有外丙,中壬,太甲, 沃丁,太庚,小甲,雍己,太戊为商王,中丁是太戊之子。也就是商代第十王。

这个时间和郑州二里岗文化被废弃和东赵商代遗址相匹配。地理位置也和《括地志》所说吻合。也就是说郑州商城出现状况后,中丁短时间迁都于故有洛都城东赵,这个可能性极大。(不久又迁都了)

郑州,偃师,谁才是真正的商汤亳都?这两座二里头城址揭开谜底

商代陶器

郑州为亳都的证据链:

看到这里,商汤灭夏的过程和商汤都郑州,夏桀旧都偃师,新都夏县就全部和历史以及考古发掘吻合上了。我们再来梳理一下:

第一:夏桀都城本来在伊洛河畔的河南偃师二里头,后来由于地震,伊洛河水干涸了,不得已迁都山西夏县,也就是安邑。他是从河南孟津渡过黄河,走温县,济源,翻越王屋山,经垣曲到达夏县的。夏县有盐湖和铜矿,如果把守住殽函古道和太行轵关陉,基本上是完全无法攻破的。再者,荥阳大师姑城和虎牢关控制了古代通往夏旧都偃师二里头的咽喉,也在夏桀手上,所以迁都夏县可谓高枕无忧。

第二:商汤迁都郑州之时,还是夏桀的臣子,所以他在东赵城和大师姑城边上筑城,没有被禁止。更何况此时的商汤乃仁义的代表,著名的商汤网开三面的故事就是证据。

郑州,偃师,谁才是真正的商汤亳都?这两座二里头城址揭开谜底

殷墟甲骨文

第三:商汤建都郑州第六年,才攻伐有洛,拔掉了攻击偃师二里头的钉子。而此时就算攻下二里头也没用,因为无论是济源还是三门峡都不在商汤控制下,夏桀还是高枕无忧。

第四:商汤去朝见夏桀,根本不可能去安邑,而夏桀回旧都偃师二里头则可能性极大,这才是商汤去朝见夏桀的真相,也是商汤没有被囚禁在山西夏县,而是河南禹县鈞台(昆吾)的合理解释。

第五:商汤灭温,原因是想从济源轵关陉进攻安邑,可惜这条要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商汤灭温后才知道此路不通。后来夏桀逃跑到定陶,商汤在垣曲建立城址,就是为了控制这条要道。垣曲并不是商汤都城。

郑州,偃师,谁才是真正的商汤亳都?这两座二里头城址揭开谜底

商代玉簋

第六:商汤打通了荥阳,占据了虎牢关,所以才能征服位于南阳盆地的荆蛮。而位于郑州之南的昆吾(都许昌)攻击郑州,商汤只好逃回了商丘,并在山东西部河南东部一带召开了诸侯大会,取得诸侯支持(景亳之命),然后伐韦顾,伐昆吾,最终伐夏桀。

第七:夏桀兵败后,为何要逃奔山东定陶?原因在于他本来建都于河南偃师二里头,如果战败后北上太原,应该没有太多的根基。再者,他在山西消息不灵通,根本不知道位于河南山东交集处的死忠韦国,顾国已经被商汤灭了,所以他想逃到山东,联络韦顾,再联系昆吾夹攻商汤,乃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郑州,偃师,谁才是真正的商汤亳都?这两座二里头城址揭开谜底

夏商时期镶嵌绿松石铜戈

看到这里,我想大家应该没有什么争议了。关于夏都安邑何在?二里头到底是不是夏都?郑州,偃师谁才是商汤的亳都?偃师商城的性质?郑州大师姑二里头文化城址的性质?郑州东赵二里头时代城址的性质?山西垣曲商城的性质?中丁迁都的隞在哪?等诸多历史和考古学问题,都在本文一次性解决了。

这是真知堂上古史研究多年心血得出的重大成果,首次发表于网络平台,请勿剽窃和抄袭。违者必究。

分享真知识,传递正能量!如果你也喜欢收藏和中国历史文化,欢迎关注瓷器鉴定真知堂!谢谢你的收藏和转发!图片来源于网络,感谢原作者的辛苦工作。

需要更多历史文化和文物鉴定知识和图片,可以百度瓷器鉴定真知堂!去笔者博客寻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