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子洲⑤】能人帶動:為鄉村經濟注入新活力


【聚焦子洲⑤】能人帶動:為鄉村經濟注入新活力

現代農業看榆林-子洲篇

能人帶動:為鄉村經濟注入新活力

—聚焦子洲創建陝北山區現代農業樣板縣之四

陝西農村報記者 黃敏:站在子洲縣老君殿鎮紅柳灣村的後山上,遠處山坡上的一大片蘋果園枝葉繁茂,幾位村民正在園間勞作。作為這片果園的主人,紅柳灣村村主任封紅紅從當初回鄉開荒建園,到帶動近百戶農戶增收致富,他的返鄉創業夢從這裡放飛。在子洲縣,像封紅紅這樣返鄉創業的能人還有很多。

近年來,子洲縣著眼於富民強縣有機統一,把全民創業作為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抓手,出臺了一系列配套扶持、服務措施,鼓勵大眾創業、草根創業、能人引領創業、精英返鄉創業,培育“能人經濟”,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為鄉村振興注入新血液和新動能。

【聚焦子洲⑤】能人帶動:為鄉村經濟注入新活力

子洲縣老君殿返鄉創業人士封紅紅查看果樹

小山村:返鄉創業的大舞臺

今年43歲的封紅紅是老君殿鎮紅柳灣村人,中學畢業後外出務工。回鄉之前,他一直從事煤炭、天然氣、瀝青等能源經營,是外出打工創業者中的佼佼者。然而,安居城市,封紅紅卻常常牽掛著家鄉的發展。

“以前想為村裡做點事,卻沒有能力。現在生活好了,就想著一定要回來,幫助家鄉人民脫貧致富。”封紅紅說,有了村鎮幹部的動員和鼓勵,他很快就下定決心返鄉創業。

2014年,封紅紅回到紅柳灣村。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他成立合作社,流轉村裡的荒地打造山地蘋果種植園。果園建起後,封紅紅僱用周邊六七十名村民進園務工,並與其中11人簽定了長期僱用合同。“土地流轉後,村民每年有流轉費,進園務工有工資,而且可以用土地或扶貧資金入股合作社享受每年分紅。這樣,土地活起來了,人也動起來了,農村經濟就會強起來。”封紅紅告訴記者。

為了讓更多剩餘勞力就近務工,封紅紅髮展了林下養殖,形成有機循環產業鏈。生產的有機肥除了供果園使用以外,封紅紅還免費提供給周邊需要的人,隨後他在果園旁又流轉土地600多畝,建大棚發展設施農業,帶動更多的人就業和發展產業。

“剛開始人手不夠,我就自已開三輪車拉磚拉土,修路建棚。幾個月下來,我被曬得黝黑,家人都認不出我了。”封紅紅說,只有跟村民打成一片,才能獲得信任,真正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封紅紅能幹肯幹的精神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在2014年村委會換屆選舉中,他當選為紅柳灣村村主任。走馬上任後,封紅紅通過各種渠道爭取600多萬元資金,為村子修了大禮堂、水泥路,改造飲水系統,鋪設路旁花磚等,使村容村貌亮起來、鄉風民風美起來。

“鄉村振興是場大機遇,最缺的是人才。在外的年輕人、成功人士見識多,思路開闊,迴歸鄉村定會大有作為。”封紅紅說,現在營商環境非常好,農村的基礎設施和扶持政策都很全面,只要心有田園,人人都可迴歸,共建農村美好未來。

【聚焦子洲⑤】能人帶動:為鄉村經濟注入新活力

村民在子洲縣富發農業科技公司打工

廣動員:一個一個樹典範

子洲是一個勞務輸出大縣,全縣有10多萬名外出務工人員。這些走出大山的人,有很多在外創業獲得了成功。子洲縣立足地域和人才兩大優勢,以鄉情為紐帶,向在外的子洲籍企業家伸出“橄欖枝”。

子洲籍企業家、北京中同有機農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青山,正是看準了農村自然資源優勢而成為返鄉創業的一員。

“隨著人們對食品安全的關注,有機農產品需求持續增長,市場前景廣闊。”李青山說,乾淨的土壤和空氣已成為稀缺資源,而子洲恰好具備這些稀缺資源。所以說,在子洲發展有機農業,優勢很明顯。

2015年,李青山回到家鄉子洲縣淮寧灣鎮李家莊村,投資4000萬元,流轉土地2500畝,創辦了一個可持續發民展、循環生產的有機農業示範園,並配套發展物流、加工、包裝、倉儲等多項產業,成為子洲現代農業發展的典範。

為了吸引更多熱愛農村、有鄉土情懷的企業家返鄉創業,子洲縣先後與北京子洲商會、西安子洲商會進行懇談,並通過村鎮呼喚在外能人迴歸農村,發展產業,推進全民創業,帶動地方經濟發展。自2014年以來,全民創業推動子洲縣新增實體經濟2676個,新增就業人員6500多名,撬動社會投資10多億元,子洲縣因此被確定為全省“創業基地縣”。

搭平臺:優化服務補短板

全民創業,重在“全民”,初心就是要富裕一方百姓。子洲縣圍繞創業需求,為創業戶量身定製了一套完善的創業保障機制,加大全民創業的制度體系、資金支持、服務平臺、信息渠道、基礎設施等方面建設力度,逐步補齊創業企業基礎設施“短板”,為全民創業和農村發展增添活力,夯實基礎。

同樣熱愛家鄉的李長明也是在子洲縣政府的鼓勵和號召下,於2014年回到老家淮寧灣鎮麻塔村,流轉土地8000畝,打造萬畝核桃種植基地,基地的規劃面積是2萬畝,涉及周邊5個村806戶群眾。目前,基地已栽植了香玲、中林等新品種核桃樹8000餘畝,育苗200多畝,累計投資2000多萬元,成為子洲縣現代山區農業集約化、規模化、專業化經營的“領頭雁”。

優質的創業服務、優良的創業環境、濃郁的創業氛圍催生了一大批實體經濟。一時間,在子洲廣袤的大地上掀起“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滾滾熱潮。為了讓返鄉創業能人創好業、創大業,子洲縣立足資源、因勢利導,為創業者搭建好“舞臺”。優化創業環境,提升創業服務力,通過政策驅動,把創業者吸引到現代山區農業的發展軌道上。

目前,子洲縣“山上載林果、山坡種藥材、山下養牛羊”的立體生態產業格局正在形成;一幅大企業“頂天立地”、中企業“花開遍地”、小微企業“鋪天蓋地”的繁榮之景悄然呈現。

記者手記: 從致富一家到致富一方

黃敏

近幾年,農村經濟迅速發展,在鄉情的感召下,各地掀起迴歸創業熱潮。

回鄉一人,致富一方。能人返鄉創業,實施項目,創辦企業,或成為典型大戶、企業家,或擔任村幹部,加快了農村勞動力就地轉移,緩解了鄉村振興人才短缺的矛盾。

為了把在外能人的“金點子、錢袋子、好路子”吸引回來,子洲縣大力實施全民創業工程,建立健全在外能人信息庫,加強感情溝通,增進他們對家鄉的感恩之情;出臺一系列優惠和服務措施,有針對性地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為返鄉創業能人提供場地和資金支持,提供創業指導、培訓推介、稅費減免、法律援助等服務;創新發展模式,進行孵化培養,提高創業成功率。

能人帶動,是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緩解了鄉村人才缺乏的矛盾。通過示範引領,產業帶動,激發出廣大農民的積極性、創造性。同時,能人返鄉容易獲得更多的認可和支持,從而增強村民脫貧致富的信心和決心。返鄉創業的企業家和能人瞭解農村、熱愛農村、心懷農村,加上自身的資源優勢,在最短的時間內紮根農村;他們能吃苦、會發展、肯奉獻的精神吸引了大批群眾向其聚攏,以“頭雁”的姿態帶領廣大群眾實現鄉村振興的夢想。

用好返鄉能人,對農民脫貧致富和繁榮農村經濟意義重大。各級部門應加大政策、資金的傾斜,進一步完善保障和服務措施,力爭創造出更具魅力的營商環境,切實讓能人回來得、留得住,全力為鄉村振興添活力、強動力、增後勁。


轉自陝西農村報2.19.5.13六版http://epaper.sxncb.com/sxncb/20190513/html/page_05_content_000.htm

視屏鏈接

https://live.xinhuaapp.com/xcy/reportlist.html?liveId=155635058878355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