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贈汪倫》是打油詩嗎?

顧宇博


我們如何來區分一首詩是不是打油詩?到底什麼詩才是打油詩?

打油詩是一種富於趣味性的俚俗詩體,相傳由中國唐代作者張打油而得名。

而這種詩體的特徵是在於“趣味”和“俚俗”,與格式無關。所以就算平仄格律十分嚴謹,但是你寫得太過通俗,內容是幽默諷刺的,也是打油詩。同樣,一首相對平直淺白的詩,如果作者自嘲自謙,自稱“打油詩”也沒什麼問題,但是並不一定真是打油詩。

就好像李白這首《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如此直白,淺近的畫面描寫,我們簡直能看到李白對汪倫抱拳:“到您這裡幾個月,吃您的,喝您的,還拿您的,叨擾您一大段時間了,又這麼客氣來送行,真是感激啊,無以為贈,就寫首打油詩送給您吧。”

李白這麼說當然可以。但是他這首贈詩並不幽默,雖然詞字簡單卻不落俗套,自然不能歸入打油詩。這是一首不合格律的古風,更像是一首離別興起唱起的民風歌謠,淳樸自然,只是把主客的名字都寫進詩去,讓汪倫在中國文學史上也留下了一筆。所以汪倫幾個月的招待真是太划得來的一筆買賣啊。

其實打油詩寫好也不容易。通俗,詼諧,機心。要成為一首好的打油詩,這三者還真缺一不可。我們來看一首比較有名的:

王梵志:饅頭詩

城外土饅頭,餡草在城裡。

一人吃一個,莫嫌沒滋味。

這裡面也都是大白話,但是將人比作饅頭餡,將墳墓比作饅頭,是有機心的佛教知識暗藏的比喻,同時讓人體會到“一人吃一個”這種看破天命不可違的幽默感。

這是很好,很標準的打油詩。同時還有許多格調不高的打油詩,以低俗為樂趣,以髒字為口標,那些作品即便在打油詩類,也是下品。

而李白的這首詩除了用字明白簡單之外,立意和感情抒發是以送別難捨為主題,既沒有機心討巧,很簡單地稱讚汪倫對自己的情義,也沒有幽默調侃的味道,而是發自內心的感激汪大地主對自己的款待。

所以這首詩是一首感情真摯的古風。

通俗,詼諧,機心。三大特徵都不符合,自然不是打油詩。


附贈一首近代打油詩巨擘張宗昌元帥的作品。

一家之言,歡迎指正評論。


梧桐樹邊羽


這首《贈汪倫》是不是打油詩,我們可以從詩詞格律和遣詞用句兩個方面看,順便也瞭解一下古體詩、近體詩和打油詩的不同。


首先,從詩詞格律看。

古體詩和近體詩、打油詩都講究押韻,但近體詩的韻需押平聲的同一韻,還要求平仄、對仗。很多人認為古體詩比較自由,所以對平仄押韻沒什麼要求,其實這個理解不全面,實際上古體詩發展到東晉南北朝階段後,已經有許多格律開始出現了,而且詩人已經普遍地比較喜愛這些在詩作中使用律句了,比如唐初王勃的那首有名的《滕王閣詩》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鑾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
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雖然上半部分的韻和下半部分的韻不一樣,但平仄是合律的,而且頸聯是很漂亮的對仗句。而這些實際上已經成為了唐以後詩人寫古體詩的一個習慣了。

那我們再來看《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雖然全詩沒有對仗句,不是格律詩,但是從平仄看,韻腳“行”、“聲”、“平”都是平音,全詩的平仄也合律,怎麼看呢,很簡單,你去看每一句的第二四六字是不是平仄音交錯,還有上下句和上下部分是否交錯,就大概能判斷是否合律。當然,要完全判斷是否平仄合律,還有其他方面,比如不能三連平,這裡就不詳細談論了。

而打油詩就基本上沒有這方面的格律講究了,所以從格律看,《贈汪倫》應屬古體詩。


其次,從內容和用詞看。

雖然沒有規定說格律詩和古體詩一定要用怎樣的詞語,但寫詩在我國的傳統上是有文化內涵和審美方面的要求的。因為格律詩出現的時間比較晚,那時候文人士大夫集團已經形成而且佔據社會和文化的中堅地位,所以格律詩的寫作從一開始對於遣詞用字就會要求比較典雅細緻一些。如果你讀慣傳統古詩,每當看到現代人用格律寫出的“老幹體”詩,會覺得十分別扭。當然,像是發展到西昆派那種每一字一詞都講究用典的路數,也很容易讓人覺得不勝其煩。

而古體詩因為其源頭本就是從民間採風而來,所以會有很多比較平易簡練的用詞和意境。哪怕到了唐以後格律詩成風后,很多詩人如果要比較自在寫意地表達一些情境時,也常會選擇用古體詩。

而打油詩遣詞用句和內容的最大特點,其實並不是用詞平白,而是詼諧逗趣。其實說穿了,打油詩就是古代詩歌界的講段子。

從這方面看,《贈汪倫》顯然並不打算講一個段子,而是要用一種很平白民歌小調的方式來表達對朋友的情感和感謝,應該算是一首古體詩。李白其實還有一首很有名的古體詩《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聽起來也過於平白,但你也不能就此歸之於打油詩,它依然是一首古體詩。


一點愚見,希望您喜歡我的回答。

手打完畢,走過路過戳個贊點個關注唄~


曲江家學


我個人覺得不是打油詩。

打油詩,是一種富於趣味性的俚俗詩體,相傳由中國唐代作者張打油而得名。

唐人張打油並不是名家學者,有人說他就是一般的讀書人,也有人說他是個農夫,總之是個無名小卒。但他的《詠雪》:“江上一籠統,井上黑窟窿。黃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一鳴驚人,開創了一個嶄新的打油詩體,在後世廣為流傳。

這類詩一般通俗易懂,詼諧幽默,有時暗含譏諷,風趣逗人。

而《贈汪倫》卻不是這樣的詩。

《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詩的前半是敘事,描寫的是送別的場面。是寫李白乘船準備離開,卻聽到一群村人踏地為節拍,邊走邊唱前來為他送行。

詩的後半是抒情。桃花潭水已經深千尺了,卻不及汪倫對我的情誼,離人的情懷,難忘汪倫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聯繫起來。

這首詩先敘事後抒情,雖然句子淺顯直白,卻不像打油詩那樣用俚語俗話用來表現幽默或諷刺。

宋代詩論家嚴羽提出作詩四忌:“語忌直,意忌淺。脈忌露,味忌短。”

然而,李白《贈汪倫》的表現特點是:坦率,直露。其“語直”,其“脈露”,但“意”卻不淺,韻“味”悠長。

我覺得這首詩與其說是像打油詩不如說更像民歌,用詞自然質樸,清新流暢,誦讀起來也是朗朗上口、回味無窮。

譬如我自己作了一首打油詩:

上班時倒頭就睡,

酒桌上千杯不醉,

髮廊裡捏腳敲背,

公費。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96, "thumb_url": "22a880006c0c6a63fc6d2\

播種火焰的青牛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流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這首詩寫的很直白,已經接近白話了,就是說李白準備坐船走了,突然聽到岸上有人大聲喊他,桃花流水縱然深達千尺,也比不上汪倫對我的情意。

前面兩句是是李白以第三人稱敘述,後面兩句借用比喻來突出汪倫對李白感情深厚,這是李白在當時有感而發,所以應該算抒情詩吧。



豬豬俠的懶球球


贈汪倫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規則-----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作品----

李白乘舟將欲行 押韻

忽聞岸上踏歌聲 押韻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押韻

【行:八庚(平)】【聲:八庚】【情:八庚】

全詩平仄、押韻符合為標準古體詩。

起:交代人物(主人),將要做的事情。

承:將要出發時,聽見岸上汪倫唱歌相送。

轉:用眼前桃花潭之水,借喻。

結:由些可見李白和汪倫的友誼深厚,依依不捨送別時所產生的情感。

佳作流行千古。

 古體詩在發展過程中與近體詩有交互關係。南北朝後期有一部分詩作開始講求聲律、對偶,但尚未形成完整的格律,是古體到近體間的過渡形式。


品茶論酒商城


這要從此詩的寫作背景去看。

該詩題目是《贈汪倫》,這汪倫是何許人也,和李白又有著怎樣的關係?其實這個汪倫不過是李白的一個讀者,按現在的話說,就是一個粉絲,和李白並不相識。當然,那個年代,能讀李白詩文的人,自然也是知識分子,家境也較富裕。此人家住涇縣,一天突發奇想,於寫了一封信寄給李白,邀請李大詩人到涇縣來旅遊。信中說:“先生好遊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飲乎?此地有萬家酒店。”一下子就把李白的心勾住了。李白於是興沖沖來到涇縣找到汪倫。汪倫在當地還是小有名氣的。李白便問十里桃花,萬家酒店在何處。汪倫笑道,"桃花者,潭水名也,並無桃花;萬家者,店主人姓萬也,並無萬家酒店。"李白聽了又不好罵他,只能一笑了之。這汪倫沒想到李白還真的來了,當然喜出望外,於盡全力熱情招待。汪倫是涇川名士,為人豪爽大度,倜儻不羈,因此李白與之相交堪歡,但二人畢竟是萍水相逢,並無深交,李白當然不會久留,說走就要走。離別時汪倫少不得前來相送,於是李白就寫了這首詩相贈。

瞭解了這段寫作背景,便可知李白的這首詩是帶有玩笑性質的。因為汪倫給他開了一個大大的玩笑,讓他哭笑不得,因此臨別也與汪倫開了個玩笑。所以這首詩中並沒有多深的感情。桃花潭水肯定不深,“深千尺”,顯然是說反話,正是說水很淺也。把“送我情”比做淺淺的桃花潭,正是說無情,不如說是騙得我好苦也。說白了就是:“桃花潭水淺見底,就如汪倫這廝情”。外人不知,汪倫肯定是心知肚明的。


宋公明5


我對本問題諸位回答的評價是過程混亂,結論正確。

過程混亂。大家都沒有講什麼叫打油詩,然後拿這個定義去套贈汪倫一詩,而是稀裡糊塗去討論一些不相干的事,距離問題實質太遠。

我認為,打油詩並非一種獨立的詩體,我早就否定百度關於打油詩的定義"趣味性的俚俗詩"。俚俗,即打油詩是非文人詩,只存在於文人階層之外,李白系文人,故此詩不是打油詩。至於何謂趣味性,才是所謂油,是一個很難具體化的確定掌控的概念。

我給出的定義是,打油詩是一種文人和俗人共有,以諷刺、暴露和負面情緒發洩(或稱洩憤)為內容的詩體。可見打油詩並非一種獨立存在的詩體,不具有任何形式意義。拿這個定義去套贈汪倫一詩,因該詩並不牽扯諷刺、暴露或洩憤內容,故不是打油詩。與諸位的結論相同,只是評價路徑不一。所以我認為諸位評價過程糊塗,結論是懞對的。

咸陽人


鄭秦雲


詩詞有較高的藝術水平,有一定的修辭方法,文學性較高,有欣賞價值。打油詩簡單直白、幽默,文學性差。李白《贈汪倫》雖然簡短,但比喻、擬人、誇張等修辭方法綜合運用,文學藝術水平較高,是一首很優美的詩歌。


荷畔聽雨725


該是一首描述情感的抒情詩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