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方黃土高原,這樣的傳統上墳掃墓習俗和你那兒一樣嗎?


地處北方黃土高原的稷山縣上墳掃墓習俗各異,汾河南岸的各村落,上墳掃墓全是男丁參加,只有剛逝去親人,第一年上墳掃墓女人可以參加,汾河北岸就不同了每年上墳掃墓婦女都可以參加,真是十里風俗不相同。

祭祖掃墓一般以家族、祠堂為主,人口少一點的村就在清明節當天集體上墳掃墓,新墳塋的掃墓,要在驚蟄前後擇日進行,所有上墳掃墓大都講究要早。

照片中就是稷山縣廟岔村王氏家族在祭祖掃墓。他們早早來到祖塋,燃香敬酒,追思親人,傳承孝道。

王氏家族老者告訴攝影師,他們家族龐大,所有墳塋祭奠完就要跑上六、七里坡路,上墳掃墓還必須帶鍁,用於清除墳塋上的雜草,為墳塋添加新土,寓意為逝去的親人修繕住處。

祭祖掃墓包蓬盒的袱子顏色不同,寓意也不同,花色的袱子表示親人剛去逝,祭祖掃墓的親人還在三年守孝期內,紅色說明已過三年守孝期。

畫面中老人手裡拿的白鐵酒壺已經很少見了。

蓬盒裡的每一種食物都有講究,青菜要帶根的,代表子孫綿綿,花饃上的棗代表早生貴子,雞蛋代表生活圓圓滿滿,麵塑蓮菜表示節節高,肉食代表生活富裕,滿滿的鄉愁,都是人們對先祖的祭奠和對家族興旺的美好期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