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哭窮,對孩子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鄺小希


看到這個問題,想到我女兒小的時候的一件事情。之前我們也一直對孩子哭窮的,從這件事情之後,我認識到哭窮教育的不當。現在分享給大家:


晚上,5歲的滋滋和爸爸一起去外面溜達。因為還要做家務,所以我沒有和他們父女倆一塊去。約莫一個小時左右,他們回來了。我正好在洗手間,滋滋奔到洗手間,摟住我的頭,貼著我的耳朵,輕聲地很嚴肅地和我說:“媽媽,我和你說件事。”

“你說吧,不要摟住媽媽的頭,這樣很不舒服。”

“媽媽,這個只能讓你聽見的,我們小聲地說。我告訴你:爸爸剛剛買了一雙鞋子,可貴啦!”

“哦,多少錢?”

“500多!”


“啊!媽媽也覺得挺貴的。”我配合地說道。

“你不知道,媽媽!本來800多,打折過後還要500多!媽媽,我就是覺得太貴了,才跟你說。爸爸這麼貴的鞋怎麼捨得買啊!記得你們和我說過,爸爸一天才掙10塊錢!他要買這雙500多塊的鞋子,要掙50多天才可以掙到!”

哦,我恍然大悟,原來滋滋認為爸爸這鞋太貴了,爸爸掙得太少了,這樣會入不敷出。(之前我們為了防止孩子養成大手大腳的毛病,我們就在孩子面前“哭窮”。滋滋爸爸曾經和滋滋說過:爸爸一天上班只有10元收入,你到外面不能看見什麼就要什麼。如果什麼都要買的話,我們家裡就沒有錢買米吃飯了)。


其實這種方法是非常不可取的。當孩子還小的時候,剛剛開始對這個世界有自己的認識。如果我們大人對孩子一味灌輸家裡很窮的觀念,會讓孩子在金錢方面缺少安全感。試想一下,如果一個孩子整天看著父母為錢發愁、擔憂,她如何能無憂無慮地成長?內心變得自信強大呢?

我連忙和滋滋說:之前你還小的時候,爸爸的工資是10元錢一天;現在爸爸工作年限比以前長了,工作技能提高了,工作經驗豐富了很多,另外爸爸還被公司派去進修深造過了,工資比以前早就提高了好多好多了。

“媽媽,那爸爸現在一天可以掙多少錢?”滋滋一副打破砂鍋問到底的勢頭。


“具體多少錢,媽媽一下子算不出來。因為我們工資還需要扣除很多的費用,比如社保,公積金,扣稅等等,同時爸爸媽媽還要準備一些錢還房貸,照顧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等。但是你放心,爸爸媽媽掙的錢,肯定足夠我們全家的吃喝開銷的;你上學的正常所需,興趣班的費用等等,這些爸爸媽媽都負擔得起的。當然爸爸買一雙500多塊錢的鞋,我們也不會餓肚子的。”

“哦哦,那太好了。”滋滋一下子又喜笑顏開了。

建議:可以不告訴孩子具體的金額,但是一定要以堅定的態度讓孩子知道:父母一定會保證家庭的正常開銷,孩子上學的生活,學習費用等,孩子不用擔心。這對孩子的成長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只有孩子的內心安定了,她才會無憂無慮,健康快樂地成長。


其實,現在的孩子們比他們之前的任何一代人都更早地知道錢的概念。關於錢的知識,我們應該在日常生活中讓孩子學習起來。經歷了這件事以後,我意識的,我們給孩子的財商教育太少了!哭窮教育是萬萬不可取的!


親愛的朋友們,你們對孩子“哭窮”過嗎?孩子們是什麼反應呢?歡迎通過評論,轉發的形式參與討論哦!


育兒路漫漫,所幸有你陪!我是有滋有味媽媽,家有學霸滋滋姐姐和萌寶味味妹妹,歡迎大家關注哦!更多的育兒歡樂和坎坷,大家一起來分享吧!


有滋有味媽媽



記得自己小時候,爸爸總是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家,看到孩子不聽話就更來氣,就會在我們面前哭窮:“你們知不知道爸爸在外面打拼,很辛苦很累的,錢都是辛辛苦苦賺來的,你們要爭氣,乖乖聽話努力學習,將來才有出息”。其實當時家裡也沒有想象中那麼窮,只是爸爸覺得賺錢很累很辛苦才這樣說,但是在我們幼小的心靈就埋下了“賺錢就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這樣的伏筆。



隨著自己長大,都不敢亂花錢,不捨得給自己買衣服鞋子包包,覺得買這些為自己的東西都有負罪感。找工作也是找很累人很辛苦的工作,那麼累賺的錢也不多。有時候真的很氣餒,但是又擺脫不了這種惡性循環。做舒服輕鬆的工作都覺得自己不配,賺錢不就應該是辛苦的,天上不會掉餡餅,做人就要踏踏實實。所以投機取巧或者股票基金彩票都與我無緣。

所以父母對孩子的金錢觀念真的是影響終身,而且根深蒂固。曾聽說過,金錢存在的目的就是來服務生命,滋養生命的,只有感受到金錢的美好,才能輕鬆創造財富。


輕鬆踏上育兒成長


有很多家長對於孩子的財商的培養有誤區,認為孩子要“窮養”,這樣未來孩子才不會“敗家”。事實上,這是家庭教育的誤區。

關於孩子的財商方面的培養既不可“窮”養也不可“富”養,而是要“智養”。財商、情商和智商同步教養出的孩子,才能在未來的社會中游刃有餘。



過於“窮”養容易養出“人窮志短”的吝嗇之人。很多家長有意無意的在孩子面前“哭”窮,表面上孩子會理解與感受家長的“窘迫”,他們可以階段性的控制住自己內心的“渴求”,尤其是小夥伴都有的、都吃的、都玩的東西,而他卻因為家長“哭窮”而無法滿足其因年段不同而有的物質需求。

這樣的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慢慢地開始越來越強烈的抑制內心的真實感受,想要的不說出來,與同伴的交往過程中也會感到自卑與無助,從而影響這些孩子進入社會後的人際關係,影響孩子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很多孩子長大後開始越來越自卑,越來越吝嗇,越來越貪得無厭(因為他們小時候的物質條件不能滿足)。有很多貪官就有這樣的經歷,當了官後被慾望迷失了方向,不正當的將財務佔為己有,而內心的感受永遠都是惶恐與不安的。更有很多人有了經濟條件後也不敢去消費,反而影響了自己的生活質量。



所以,家長在教養孩子的過程中,切不可過於“哭窮”,要讓孩子從小知道,父母努力工作的辛苦以及價值的體現,物品是要付出辛苦才能夠獲得的,所以在消費的事情上是要有規劃、有控制的。

可以讓孩子慢慢學會管理自己的零花錢;可以帶孩子去銀行感受存錢與取錢;可以帶孩子參加公益項目的募捐活動;可以教授孩子如何理財(把壓歲錢做理財等等)。當孩子的物質需求太多時,可以讓孩子做出選擇,學會等待,學會分享,學會勤儉生活。



馬秀老師:長頸鹿幼兒園園長,兒童心理行為諮詢師


教育秀秀看


哭窮和給孩子建立合理的金錢規則是不同的。依稀記得前幾年有則新聞,父母為了怕孩子喪失奮鬥,愣是從孩子出生後,隱瞞自家富裕的情況,偽裝成窮困家庭,一直到孩子高考後考上大學才告訴女兒,女兒知道後直接“崩潰”了。這跟石油大亨讓兒女做家務賺錢,不可同日而語。

這種思維簡單粗暴,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不僅給孩子嚴重的心理負擔和錯誤的金錢觀,還會讓孩子在面對金錢產生無力感。因為能這麼做的家長,一定會把“你看我們為你花了那麼多錢,你一定要有所回報”、“咱家窮,不能做……不能比……”這種話掛在嘴邊。它直接傳達的核心內容是:

1、錢是惡的,只要孩子不接觸錢,就不會變壞。

2、錢代表我對你的愛,這種愛需要回報。

3、金錢決定我的心情,開心與否跟有沒有錢息息相關。

4、在金錢面前我沒有能力做出改變。

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即便孩子成長過程中沒有太多的物質缺憾,每每碰觸到金錢這個話題,內心也常常是無力的——別問我是怎麼知道的。


南山與梧桐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戰鬥派!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vname": "\\u8ddf\\u5b69\\u5b50\\u54ed\\u7a77\\uff0c\\u5230\\u5e95\\u6709\\u591a\\u53ef\\u6015\\uff1f..m4v\

小神燒香


父母在被孩子問到家裡是否有錢時,通常會對孩子灌輸一些諸如我們家很窮的,所以要節約、不要浪費、不要和別人攀比之類的道理。

記得老大剛上幼兒園的時候,有次送她上學,在車上她問爸爸:“為什麼你的不是寶馬車”?我和爸爸愕然,不知道如何回答。過了一會,爸爸說:“以後會有的”。沒想到多年後,爸爸換車時,還說起這段,其實家長對於金錢也不能釋懷。

有次幼兒園老師告訴我,問她爸爸媽媽是做什麼工作的,老大回答說我們是撿垃圾的,家裡的錢是撿垃圾換來的。當時我只能尷尬的笑笑。

之後,我開始意識到在孩子對金錢有認知時,家長一味說道理,並且哭窮來讓孩子學會珍惜,效果不明顯,反而會讓她在跟同學相處時,感受到一些金錢帶來的匱乏!如果孩子動心的東西,在我的經濟能力允許的情況下,我會痛快的答應!如果經濟能力暫時滿足不了的要求,我會誠實的告訴她,買這個媽媽的錢不夠,以後再買!想想看有什麼可以掙錢的點子?讓孩子體會到金錢帶來的愉悅和滿足、積極啟發掙錢的點子或方法!


甜寶媽媽


與孩子“談錢“,的確是每一位父母無法避免的教育話題。聰明的父母從來不會跟孩子哭窮,而是努力自我拼搏,並規劃好預算,給孩子樹立健康用錢的榜樣。
對於孩子來說,他終會學到因為家裡經濟條件有限而自我約束,但是他更希望看到父母為了這個家過得越來越好而不斷努力打拼。


孩子都是善於模仿的。當他看到努力的父母,這本身對他自身也是個很好的激勵。然而現實是,很多父母雖然家裡並不是揭不開鍋蓋,卻仍然習慣和孩子“哭窮”。
比如家長會說出這樣的話,“家裡沒錢,只靠你好好讀書,以後賺大錢”“這是鄰居小明玩過的玩具,現在送給你玩,咱們明天就不去商場買變形金剛了啊,都差不多,商場的咱們真買不起”。
可是父母卻不知,你越這樣哭窮,越會在孩子幼小的心靈裡埋下對錢的渴望的種子。一時間,孩子可能會變得節儉,變得將就,但長此以往,他卻會被這種“貧窮——翻身”的觀念所綁架一輩子。
他可能變得越來越拜金,越來越把一切幸福與安全感的標準用錢來衡量,因為他小時候最想要的,永遠都因為錢不夠而得不到。


經濟上被嚴格管制,物質一直未能被滿足的孩子,不僅容易“拜金”,更很可能因為“掉錢眼兒裡了”,而被限制了更大的視野,喪失了更大的機遇。
被父母從小到大經濟上“窮養”,嚴格管控花錢,長大後渴望賺錢,又捨得花錢。對未來的規劃沒有魄力,因為不會花錢,只懂存錢。始終帶著“貧窮”的思維,不懂的通過花錢獲得更大的機會,也沒有更長久的人生規劃。哭窮,讓孩子長大後變得短視,錯過很多重要的機遇。


孩子從小被家長灌輸貧窮觀的結果,除了少數暴富外,大多數在長大成家後,基本仍然會把這種“惜財”的習慣繼續傳承給他的孩子,就這樣一代代傳下去。
假如你從孩子一小就經常對他“哭窮”,那麼孩子長大成家後,也很有可能繼續用“極端節儉”的方式要求自己的妻子和孩子。

睿愛正面管教家長課堂


您好我是一名高級育嬰師 很高興回答你哪的問題

這一定不要跟孩子說這些問題 就算說 也要一個很好的狀態 環境 正確的方式跟孩子溝通 對於孩子的影響實在太大了

我們調查的一位網友的心得:
我覺得影響還是挺大的,首先我家就是這樣的。我談談我的經歷吧。 我家媽媽管財政大權,所有事情都是她說了算。我要錢或者爸爸要錢都是管她要。我還好,但她每次給爸爸錢都是一百一百給,有一次爸爸送領導去別的地方,在高速上過路費都掏不出來(爸爸是司機),最後還是跟領導借的。而且爸爸每次回來拿錢,她都要追根問底,問怎麼這麼費錢。我覺得一個男人在外面,口袋裡多帶點錢是應該的,不然遇到個什麼情況怎麼辦? 每次我要錢的時候,我媽總會一臉心疼的說,怎麼這麼費錢,這些我都不在乎。最讓我覺得難以忍受的是,我偶爾要和同學或朋友出去玩,跟她要點錢,最多的一次也就是150塊吧,她每次都是說我們家窮,比不起其他人,你不要和別人比,我供你吃飽穿暖已經很好了,那家誰誰誰又自己出去找工作掙錢啦什麼的,然後黑著臉把錢扔給我,滿臉都寫著:你怎麼這麼不懂事,你怎麼這麼虛榮,我每天這麼累是為誰! 蒼天知道我每個星期回家一天半幾乎都不出門的,在家煮飯洗衣服,撐破天就是放個小長假什麼的和小夥伴出去玩一次!讓我心寒的是,她給我錢從來就沒有開開心心的給一次,說今天玩開心點,永遠都是一副拉著臉生悶氣的樣子,導致我平時沒什麼事根本不出門,朋友約我逛街我也要是想方設法拒絕因為我跟她要錢她又會生氣!所以後來朋友們出去都不喊我了,我媽媽還整天罵我只知道在家看電視都不找朋友出去玩!有人相信嗎,我,今年18歲了,還連一場電影都沒去看過! 她可能想要我瞭解自己的家庭情況,讓我節約一點,這我知道,可是她不知道,從小她對我的這種教育給我帶來的是什麼!是自卑!!同學約我看電影,她說嫌貴,看電視也一樣。我說要買書,她說可以去借不必非要買,可她不知道的是我跟同學借書看了以後同學問我有沒有什麼書可以交換看一下的時候我是怎樣的難堪!我,一個女生,想要買點護膚品,她也嫌貴,她說我都沒用過這麼好的,最後是我自己攢生活費攢出來買了一盒量很多的!我們有要在電腦上完成的任務她說你去別人家弄嘛,我們家買了電腦也用不起啊,其實老爸已經勸過她無數次說買電腦了,我家其實能買,本來她都答應了,可後來她又反悔了,我和她理論她還振振有詞說現在買了電腦以後生活費讓我自己負責,考上大學自己出學費,我現在還沒有能力,所以每次只能厚著臉皮去朋友家做任務。我覺得這其實是一種變相的威脅吧。 因為媽媽從小教育我說自己家很窮,所以在學校我樂觀開朗,可骨子裡的自卑像野草一樣瘋長,無論什麼東西我都要對價格斤斤計較,我做什麼事情都變得小心翼翼,變得很敏感。覺得自己怎麼都不如別人。我很羨慕身邊的一些朋友,他們家庭條件其實和我家差不多,但媽媽都很關心他們,在很多問題上他們的父母能夠聽取孩子的意見,然後互相協商。他們身上就有我很羨慕的一種氣質,什麼事情都很自信,不需要在心裡每天算計。而我媽媽永遠都認為自己是對的,根本不聽別人的話。我還討厭她的一點是每天下班回來都拉著個臉,然後挑每個人的刺,吃飯的時候還要罵人,家裡人每天都要小心翼翼的注意她的心情。我知道她下班很累,可是她以前告訴我有什麼不開心的情緒不要帶入到其他事情裡,可她自己怎麼就不知道呢?我不喜歡回到家裡,有時候我都懷疑自己心裡是不是有病? 好像有點跑題了,不過傾訴出來之後心情好像也好了很多,因為剛剛初中同學要去實習了,一年多都見不到說大家聚一聚,我跟媽媽要100塊錢,可是她拉著個臉,又開始數落我,最後說:你要是去了,這個星期的聽力考試報名費自己出,不要來跟我要。於是我只能找藉口推掉了,剛剛同學發消息問我為何說好又不去,我一下就崩潰了。我現在很恐懼跟別人出去玩,因為有很多東西我都不知道,沒見過。 因為心理的貧窮,使我見識匱乏,內心自卑。我知道這其中也有自己的因素,不過家庭給我的這種教育我決不要讓我以後的孩子體驗!!所以我現在要努力讀書,以後找個好工作,絕對不讓我的孩子將這種心理的貧窮延續下去!

諾諾媽的生活日記


影響很大的,媽媽和我說,老家有一個人,孩子上大學,應該是專科類吧,他一個月給孩子200塊錢,200!!!連一個月的伙食費都不夠,這怎麼活下去,就這麼點錢,他每次打電話還說,我們家沒錢,你省著點花,別亂花啊。就這樣一個月200,終於在某一天爆發了,有人找上門來,說他兒子借貸款,要還13萬,他問了以後才知道,他兒子因為別人的手機都是好的,自己的手機太破,就想借貸款買一個,然後錢滾錢就還了13萬,後來他爸把這筆錢還了,我就想說,能還的起13萬幹嘛不把錢給孩子用,這種行為還是法盲的行為,我媽讓他報警,他說報警人家會去把他孩子也帶進去。。。。。。

雖然這個孩子借貸這件事也做得不對,但是我覺得很大程度都是這對家長逼的,孩子大了,怎麼也有點自尊心,他每天吃都吃不飽,哪裡來的自信自尊。讓孩子一輩子都會有陰影。


Holly飄


我想問作者的是,我家孩子十六歲,前兩天還提出想打暑期工,問我做什麼好,我是這樣回答的“我也不知道你做什麼好,我們廠裡也不招暑期工,我說你放心學習好就是,你未滿十八歲,工廠也不會要你的,只要你認真學習,你生活上也不要太節約,學校生活伙食,自己儘量吃好,該買就買,錢不用擔心,爸爸媽媽掙來怎麼都夠你用的”不知道我這樣回答他,對嗎?請老師指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