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秦景公在位四十年,兩次大敗晉國,修建“秦公一號大墓”

春秋戰國秦景公在位四十年,兩次大敗晉國,修建“秦公一號大墓”

陝西鳳翔縣境內,考古發現這裡是秦國雍城的原址所在地。除此之外,秦國十幾個國君的陵墓也都埋葬在這裡,其中“秦公一號大墓”的挖掘,更是讓春秋戰國秦國的歷史又多了許多研究資料。既然考古證實此墓為秦國第十九任國君秦景公的陵墓,那他在位四十年都有哪些功績,為什麼要建造這個秦國第一大墓呢?

秦國在秦穆公稱霸春秋以後,他的幾位繼任都沒太大作為,在將近40多年的時間裡歷任了三位統治者,第一位秦康公跟晉國大搞甥舅外交,結果關係生變,秦晉之好變成秦晉交惡,河西戰略要地丟失殆盡。第二位秦共公無為而治,五年就刷了一次存在感,閉關不出。第三位秦恆公剛愎自用,自不量力不說,還非要跟晉國證明一下自己比他人強,結果在麻隧之戰中,遭到晉國聯軍大敗而逃。

等到秦景公繼位以後,他一人就坐位四十年,趕上前三任之和。他上任後比較滑頭一些,看到晉國實力實在是太強了,就採取了迂迴戰略,聯合強楚兩頭夾擊晉國,這樣的好處就是迫使晉國彼於應付,晉國的小弟也紛紛投靠秦楚兩國。

春秋戰國秦景公在位四十年,兩次大敗晉國,修建“秦公一號大墓”

秦景公一生可以說就做了兩件大事,一件是不斷地挑起跟晉國的爭鬥。一件是修建“秦公一號大墓”。

我們先看第一件事,秦景公如何跟晉國爭鬥的。在秦景公繼位之前,秦國基本上都處於長期被晉國欺負的地位,力量處於下風。但他上任後,不僅自己跟晉國打,還要挑起其它諸侯國聯合起來一起打。所以,在他任上對晉國進行的櫟之戰和遷延之役最終都以秦國勝利而告終。當然,在遷延之役中,秦軍使用了讓人不齒的往水裡下藥,但卻大大削弱了晉軍的有生力量。

雖然秦景公在位四十年打了兩次大仗,而且都勝利了,但人們並不買他的賬,相反,對於他的強勢性格,他的弟弟只用了“秦君無道”四個字來形容,說明秦景公在有些方面還是不得人心的。在這一點上,我們從他做的第二件大事上就能看出來。

春秋戰國秦景公在位四十年,兩次大敗晉國,修建“秦公一號大墓”

第二件事,秦景公如何修建“秦公一號大墓”。實際上,秦景公還沒死之前,就已經給自己的墓地找好了地方,也就是說風翔縣挖掘出的“秦公一號大墓”就是在秦景公自己手上設計並建造的。至於隨他殉葬的186人規模更是史無前例,說明也是他死前點名陪伴的。從這一點上看,秦景公是有意把自己跟祖輩秦穆公比較,秦穆公死時殉葬的人也才177人。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秦公一號大墓”到底有多大規模,為什麼會引起世人那麼關注?

民間有傳說,“秦公一號大墓”發現之前,陝西一帶的百姓見面,相互之間要是說自家房屋和田地下面沒有點破銅爛鐵,那簡直都會讓人笑話,因為發生在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混戰,陝西就是古戰場。所以,當上世紀七十年代時,一戶村民到自家地裡幹活,發現這塊玉米地年年怎麼施肥也不長,他一生氣想更換點新土,沒想到挖出來的土跟周邊完全是兩個樣,土裡不僅夾雜著瓦爍,還有黃有青的,不像是天然的黃土。

春秋戰國秦景公在位四十年,兩次大敗晉國,修建“秦公一號大墓”

消息傳到一支考古隊那裡後,專家們馬上意識到這裡可能是一處古墓,因為在這之前,鳳翔境內就發現了多處春秋戰國的遺址,經過發掘,專家們驚訝地發現,這是一個諾大無比的帝王陵墓,而且早就被盜墓者光臨了幾百次。經過進一步勘察,專家們還是從墓中提起了三千多件珍貴文物。尤其讓大家驚奇的是,墓里居然還發現了顯示墓主人的文字記載。

2019年4月18日,多家媒體直播“秦公一號大墓”挖掘現場,把它總結為五個之最:秦國最大的王室墓葬,陪殉人最多的墓葬,春秋戰國最高等級“黃腸題湊”槨具,保存完好的最早墓碑實物,最早刻有銘文的石磬。

春秋戰國秦景公在位四十年,兩次大敗晉國,修建“秦公一號大墓”

我們從秦景公在位和死後所作的表現得知,他是一個喜歡張揚的人,也是一個非常強勢並自私跋扈的人,雖然他大敗晉軍,削弱了晉國實力,加快了秦國東進中原的步伐,但修建“秦公一號大墓”勞民傷財不說,還致殉葬百姓的生命而不顧,功過相抵,後者失分更多一些。(圖片來源於網絡)

學史明理,知史悟道,關注島主說事,瞭解更多春秋戰國歷史解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