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逻辑变革与非连续性看“知行合一”的重要意义

从逻辑变革与非连续性看“知行合一”的重要意义

今天几乎人人都探讨“知行合一”,但它的深层文化内涵究竟为何?今天将从李善友的“逻辑变革与非连续性”框架谈起,看看为什么“知行合一”几乎是人和人差别极大的一条分水岭。

先说说什么是“逻辑变革与非连续性”,这要从王东岳的“递弱代偿”谈起。“递弱代偿”是说,物种越原始,越初级,它的物质存在度越高,生存越稳定;反之,物种越进化、越高级,它的物质存在度越低,死灭速度越快,即物种的属性和能力与它的存在度成反比函数关系。所谓存在度高,有三个标准:时间分布长,空间质量大,存在状态稳定。

从逻辑变革与非连续性看“知行合一”的重要意义

把这个模型置于人类生存和生活的长河中,很明显地看到一条“生-老-病-死”的路线,人类只能相对被动地适应“递弱”这一规律,面对“存在度”示弱这一不可对抗的趋势,一般而言,集体潜意识中蕴藏了太多“恐惧”。在相对落后的农业时代甚至更早期——从人类文明长河这一大尺度来看——相对处于人类文明存在度较高的阶段,就“活得长”这一目的,人们用相对单纯的手段即可满足,与之相匹配地,形成一套相对简单的“求存”思维模型代代相传。但到了工业文明时代,直至经历了近现代以电力、电脑、网络(互联网和物联网)为时代进步标尺的文明形态更迭——纵观人类文明史——事实上我们整体而言的存在度越来越低,相应地,人类用以“代偿”生命“递弱”现状的种种策略,较之更早的文明形态,都要高级得多(才足以应对分化更为强烈、信息更为繁多、迭代更为神速的时代)

从逻辑变革与非连续性看“知行合一”的重要意义

如果说,人类文明早期,简单的“求存”生活还无需过于复杂的思维水平(可能吃饱穿暖,尽可能通过繁衍保存基因就够了),但到了现代,人们的需求更多迫于不断“递弱”的趋势而转移到了“代偿”上,对思维水平和生活水准的要求都越来越高了(从“活得长”转而“活得好”)。我们看到,当今社会各个领域的佼佼者,都具有较高级的思维模式和较成熟的心智系统,若非如此,不能在一个信息满天飞的时代把握大势,也不能在以互联网思维为主导的社会大势中以价值为导向,与人协作创造价值。

究竟怎样的思维模式和心智系统才算较为高级和成熟呢?今天给出两个标准:开放与负责。

开放:时代更迭,文明进步,我们骨子里还带着很多从农业文明时代传承至今的文化基因,还保留着一种以“归纳法”为基调的思维底色。什么意思呢,就是从有限的经验现象中拿捏出一些仅够自圆其说的“道理”,但是一旦出现例外的情况,这些“道理”就失效了。在相对不发达的文明时代,信息量少,人们沟通极其有限,这种思维方式有一定的存在合理性,但到了现代,如果还是仅能就有限信息进行“归纳”并信以为真,就会在更广阔的社会图景中显得格格不入,僵化保守了。

这是一个万物互联的时代,巨量信息瞬息万变,开放心胸格局是第一要务,其次,要有足够的脑力对其进行一种抽象化思考,建立自己安身立命的原则(否则,不是过于狭隘,就是因随“现象”而动、缺乏独立判断而惶恐),“演绎”的思维方法,恰有重要作用。演绎法从一个相对可靠度极高的公理出发分析具体问题,步步推演,可信度高,令人安心

从逻辑变革与非连续性看“知行合一”的重要意义

负责:有了相对稳定的认识自己与世界的基点(以“演绎法”为基础的抽象思考力),才能发展出一整套以“我”为核心的世界观(相对客观地看到世界更多可能性及其规律,培养自己的多维认知力)。什么意思呢?用抽象思考力和多维认知力重新认识你的人生,跳出“归纳法”这一障蔽世界更多真相的有限经验认知,反而能够因建构起一套相对自洽的体系而具备了行走世间的稳定性和确定性,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自信力”。获得自信力的前提是,需要对自己的人生高度负责,具有独立的探索精神和架构能力(成为自己的人生框架师)。我们见过很多人,虽然年岁增长,但认知模型依然固定在年幼阶段,用极为任性的方式向世界索取关爱(如哇哇大哭的婴儿),和最亲的人之间形成一种“共生绞杀”关系,得不到满足,就会十分生气(这是成本极低的一种生存策略)。但当他们步入社会生活,发现这套模式玩不转了(不能再通过任性的方式而控制他人了),便会停止自我发展动力,而且因有悖于社会发展大势而愈发痛苦(这就很明显地体现出“递弱代偿”中,自我成长与发展动力的重要性

,要之,还是得不断升级认知模型)。

关于升级认知模式以有效“代偿”,请看下图:

从逻辑变革与非连续性看“知行合一”的重要意义

“双S曲线”可以很好地解释人们提升认知模型的路径,可以总结三点:

首先,可将“S曲线”视为一种较之于经验感知的抽象思考力,但随着环境变迁等多种因素,它本身也自含有“递弱”的趋势。

其次,“双S”曲线告诉我们,升级认知模型是一个无有穷尽的过程,“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时代更迭太快,要求我们不断突破自己的认知边界,拥抱未知和多变,如此才能适应环境,活得更好。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认知模型升级应具有“知行合一”的特点,完成抽象与现实之间的统合。此处需要赘言一二。譬如很多学哲学的,学的是一套,但生活却成了跟理论背离的另一码事(请注意,我这里说的不是“抽象”与“具象”的杂染,而是,理论与你自身的关联,你是一位学识很高的人,但实践领域却很low?这个意思)究其根源,思维的发展与生活的发展出现了割裂,不是理论不好,而是你自己没有按理论活现出来(“听过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这句话是个大坑)。抽象思考力和多维认知力是适应时代发展的、人类“递弱代偿”的产物,如果不能用于指导实践,只能说,是因为你在实践领域,还延存着很多来自远古的“归纳”残余,说白了,是种思维的怠惰,并不情愿真正用抽象思考力考察自己的人生,而将自我的成长动力,仍然还是投注在了“常识”上面

(“未经反思地生活”,才将自己硬生生地活成了扁平的理论,而非活灵活现、能够滋养自己、指导自己的理论)。

从逻辑变革与非连续性看“知行合一”的重要意义

所以呢,理论没错,抽象是好,因为它是时代对人“代偿”的要求,它能够不断打破我们局限于经验中的有限认知,不断突破生命的边界,抵达更高维存在的彼岸——那些所谓智识追求、精神追求的东西,这就是逻辑变革与非连续性的意义所在(世界发展本身就是非连续的,这才为相对“连续”的逻辑建构和无限迭代提供了可能

)。人类突破自身的动力无有限制,时代发展,“代偿”的要求已从“求稳”到了“求变”,没有一种在文化上的创新意识,没有从安于现状到追求未知的动力,没有“知行合一”的觉悟,你将不能有效跟上“递弱”对你削减的速度

从逻辑变革与非连续性看“知行合一”的重要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