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人对话企业人】战略与经营的高效契合就是“知行合一”

企业运作的两大难题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讲到王阳明这句话时,薄连明老师在白板上一字一画地写了下来:真切、笃实、明觉、精察。

前TCL集团总裁、现深圳光峰科技的合伙人、CEO薄连明,说起话来慢声慢语,但细细品味,却每一句都切中要害。

“北大的汪丁丁老师在你们EMBA课上讲到了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其实,企业运作也有它的基本问题”。

“这基本问题,或者说两大难题,一是战略与经营的脱节,战略找不到落脚点,经营找不到方向;二是战略、运营、绩效之间的循环不封闭,找不到螺旋式上升的基本路径”。

那些下定决心读EMBA的企业家或高管,谁不曾在这两大难题上“山重水复疑无路”?

两天的《战略与经营的高效契合》课程,能让他们柳暗花明吗?

“我没法告诉你答案,但可以告诉你找到答案的路径”。

【企业人对话企业人】战略与经营的高效契合就是“知行合一”

临危受命:年利润从4.5亿到8.7亿,薄连明做到了

4.5亿和8.7亿,是他在两天案例授课中反复提及的数字,之间只差了一个“战略研讨会”。 2012年底,薄连明临危受命成为TCL投资一家公司的负责人。一开始,李东生设立的2013年年度利润目标是4.5亿元,薄连明一来,带着高管团队开了两天的战略研讨会。会后他拍着胸脯对李东生说,“我今年可以做到8.7亿”。

可就是这样一个数字,还是“留有余地”——仅仅用了半年,薄连明就把利润做到了10个亿。这究竟是怎样的战略研讨会?他又是如何把战略与经营“高效契合”?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薄连明把他做了无数次的战略研讨会流程“原汁原味”地呈现给了同学们。

【企业人对话企业人】战略与经营的高效契合就是“知行合一”

第一步,复盘。过去的一年我们做对了什么?又有哪些没有做对?各小组讨论的结果,经工作人员的梳理会马上条分缕析地呈现出来,给会议参与者强烈的视觉冲击。

第二步,识别企业当前的发展阶段和主要特征。“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邓小平对国情的基本判断;而薄连明认为,一家企业也要首先对自己所处的产业发展阶段有深刻认识。

第三步,剑指未来。新的一年,企业的目标是什么?跨部门的小组讨论,将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多元视角。紧随其后,则是量化、分解目标,并在研讨中找出实现目标的关键成功要素。

这样的战略研讨会是一个“集众人之智,借众人之治,达众人之志”的过程,通过“取势、明道、优术”,把企业对市场、行业大势的判断、企业发展目标以及具体的落实措施紧密结合起来,形成闭环反馈机制。

在领衔TCL集团旗下华星光电的过程中,薄连明带领高管团队首先判断企业处于“效率领先”的阶段,而非产品领先或技术领先的阶段。因此,他把发力点放在了扩大产能、提高产能利用率、提高产品良率、简化产品线结构这四个关键成功要素上,实现了产能增加40%而投资基本没增加的奇迹,华星光电由此成为当时全球面板生产效率最高的公司。

“我的终极目标,是创建一部运转得极好的机器,我只需在一旁坐看美好的事情发生”

这是《原则》一书作者达利欧对企业运作的美好畅想。

【企业人对话企业人】战略与经营的高效契合就是“知行合一”

在薄连明看来,企业家就应该有这样的终极目标,因为构建企业机器虽非易事,却也有章可循。

在高校教过管理学,在深圳航空打造过“全民航的盈利冠军”,在TCL参与经营管理18年,跨界给了薄连明独特的视角与体验:从管理理论到企业实践,再从企业实践到管理理论——薄连明创建了全景式管理模型、战略推演方法论和组织激活的齿轮理论。

其中,全景式管理模型为企业机器提供了一个架构:人成为决策的核心,通过对企业内部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维度的评估,找到企业变革的突破点。这一理论的实操直接促成了TCL在国际并购受挫后的“鹰之重生”。

而在组织内部创建一个又一个超越部门藩篱的“齿轮圈”,也成为了激发组织活力的“新武器”。小齿轮带动大齿轮,就是企业这部机器的传动机制。

“如果齿轮圈的工作,与原有部门工作冲突如何处理?”,

“齿轮圈的工作要评价吗?如何评价?”,

“一个人可以参加几个齿轮圈吗?齿轮圈的负责人如何产生?”

一个逻辑严谨的理论应用到千变万化的现实场景中,仍有许多进退之处需要拿捏。薄老师以他多年的实践经验,分享了行之有效的“操作秘笈”。

“如果说公司365天的运转是个大齿轮,那么每天的高管晨会就是带动大齿轮的小齿轮”,听到这样的会议管理体系,一名EMBA女企业家在课间就给自己的公司下达了最新的指示:重启晨会,即学即用,通过每日、周度、月度、季度、半年度、年度的会议,收集、分析公司的财务数据、运营数据和外部数据,真正做到“以绩效促改善”,让战略与运营高效契合。

脉动深圳:高科技企业光峰的“十年磨一剑”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课堂方法论学习之外,北大国发院EMBA把“躬行”的地点选在了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深圳。

早在1997年,深圳人就发出质疑:靠“三来一补”的加工贸易,深圳有现在,但是有未来吗?

今天,这里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创业之都,一批互联网和高科技公司雨后春笋般涌现:从华为到腾讯,从大疆到光峰。

3月23日上午,同学们来到光峰科技的展厅,一束束五颜六色的激光打造出一片片五彩斑斓的世界。鱼儿游弋在水里,海星却飞翔在天上——这是激光作为光源营造的高科技世界,是挡也挡不住的、技术变革的未来。

【企业人对话企业人】战略与经营的高效契合就是“知行合一”
【企业人对话企业人】战略与经营的高效契合就是“知行合一”

与其他高科技企业不同,光峰没有急于让自己的技术产业化,而是“十年磨一剑”,先全力以赴实现技术上的全球、全行业领先,积累了大量基础专利,然后再一点点寻求市场的突围。今天,光峰科技已经让多家影院“旧貌换新颜”,以更先进的激光作为光源,来为观众提供舒适美好的视觉体验;与此同时,光峰也逐渐摸索出了属于自己的盈利模式和市场空间。

“光怪陆离”却并不刺眼,源于激光作为光源的先进技术;上任第一年就让销售收入翻番,则源于企业家薄连明带给光峰的“方法论”。上了两天的课,回过头再去思考光峰科技的迅速发展,同学们不再觉得背后有什么奇迹,而是循着战略地图,一步一个脚印,从没有路的地方走出一条路来。

【企业人对话企业人】战略与经营的高效契合就是“知行合一”

温暖而湿润的深圳,偶尔一场大雨袭来,又会在某一时刻悄然不见了雨滴的踪迹。

企业的外部环境也如此充满了不确定性。

“战略就是要把外部的不确定性转化成内部的确定性”;

“战略与经营的高效契合,就是知行合一”。

【企业人对话企业人】战略与经营的高效契合就是“知行合一”

往期回顾

投资就是要尊重人性——北大国发院EMBA课堂来了位女投行家

朗润园的先生,汪丁丁

从赤脚医生到北大教授:刘国恩以经济学叩问“财富与健康”

从自我觉察到设计思维——北大国发院EMBA《组织学习与创新》课程侧记

天寒地冻,朗润园春暖花开——陈春花《巨变时代的组织管理》EMBA课程侧记

建立大数据思维:北大国发院EMBA的“阿里一课”

从朗润园到岳麓书院:北大《曾国藩管理方略》课程侧记

行走天地,逐梦汉唐:北大国发院《盛世领导力——丝路游学》现地课程侧记

【企业人对话企业人】战略与经营的高效契合就是“知行合一”

北大国发院EMBA

2020级招生火热进行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