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临终关怀解释给你听!

把临终关怀解释给你听!

面临亲人即将过世,是件很煎熬也很不容易的事,不舍激动是免不了的心理反应,悲伤难过也是正常的情绪表达。但是,除了伤心难过,在亲人即将离我们而去之前,我们并非什么都不能做。

采取积极的临终关怀和照护行动,可以让挚爱的亲人在宁静、舒服、温馨的环境中,获得最无私、最真诚、也最慈悲的关怀和祝福,以便安祥、平静、从容的做好死亡准备,坦然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

在亲人临终之际,家属可给予的临终关怀有几个面向。第一个面向是身体和环境上的安排与照护;第二个面向是倾听心声并协助完成心愿;第三个面向则是协助并给予心理灵性上的支持与关怀。

只有做好死亡准备的人,才能安心地放下人世间的一切,坦然面对死亡;而也唯有真诚地关怀临终的家人,才能让我们毫无遗憾地继续我们的人生。

身体和环境上的安排与照顾

病人进入濒死阶段,在身体器官及系统功能上都会开始产生变化,包括:呼吸困难、严重虚弱无力、外观更形憔悴、吞咽及摄食困难,甚至肢体温度改变、皮肤颜色产生变化、逐渐无方向感、时间感渐失,及注意力变差等。

在精神意识上也会开始产生变化,例如嗜睡、躁动不安、反应变慢、昏迷、坐立不安、胡言乱语、认不得人、失去现实感、分不清楚白天或晚上,甚至出现看到鬼的幻觉等谵妄现象。

在临终者的身体照护上,家属的照顾及处置,应以缓解症状及维持病人舒适性为主。如果病人的身体状况仍有必要依赖医疗护理,则配合医院的治疗用药来缓解临终者的不适感。若病人的身体状况能够回家自行照护,且病人有意愿回家过世,则应以病人希望的环境及方式来安排和照护。

对临终者来说,提供他们合宜、安全、舒适的环境是很重要的事。因为,临终者在临终之际,绝对需要处在一个让他有很大安全感,宁静、舒适、清洁、温馨的环境中,同时身边还要有最亲近家人的陪伴和支持,这样才能协助临终者拥有安心且善终的最基本条件和勇气。

倾听其心声并协助完成心愿

临终亲人除了身体上的照护需求外,在心理及灵性上也是需要外界关切的。

首先,临终亲人是需要身边的家人帮他纾解其心理及情绪上的负荷的。家人可以的话,最好能够全程陪伴在身边,完全的分享临终者的感受、情绪和思想。不要打断,让他完全的表达和倾诉。若能做到真诚且深度的表达,让他充分表达心愿和想法,对即将面对死亡的亲人,应该是最为无憾的事了。

而临终者若已无法言语,亲人也应该充分的表达所有家人对他的关怀和对他真挚的爱,若临终者尚有放心不下或极欲了却的心愿,家人则可以帮他营造一个具有意义性和完成性的环境,让他感受到自己的愿望被重视以及有被实现的可能性。

另外,在亲人临终前夕,应赶快连络至亲,尤其是他想见的人最好想办法请他赶快来见临终者最后一面。因为,临终者在面临死亡关头,内心除了害怕失去自己,同时也会害怕失去亲人。能够让临终者在临走之前,和每一位心心挂念的亲人都见到面、谈到话,会是临终者最感安慰和宽心的事。同样的,对每一位家人来说,能够见到临终者最后一面,也会是一辈子无憾之事。

心理和灵性上的支持与关怀

临终病人在过世前,无论是心理上或灵性上,同样也是需要外界关怀和协助的。

临终者知道自己已面临人生的大限,他可能会有罪恶感,可能会有恐惧心,和不知何去何从的无意义感。这时候家人如果能够适时予其心理上或灵性上的支持,将有助于临终者,让他坦然、充满宽恕,感觉具有强烈意义感的度过人生最后的重要阶段。

陪伴临终亲人时,要注意一些事项,例如不要强把自己的信仰加诸到临终者身上。也不要在这个时候想要传教或拯救临终者。可以的话,帮助他接触他自己的力量、信心、信仰和精神,并对临终者表达无条件的爱。

而临终者若有个人宗教信仰,也可以在这个时候依其宗教信仰,给予他宗教性的祝祷和开示。帮助他坚实肯定他的人生意义和价值。在宗教的支持和协助下,临终者将更坦然无惧地接受和面对死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