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滞血瘀中医用气血同治、肝肾同补、肝气疏泄方法让其无瘀滞

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处于社会各个阶层,各个阶段的人压力山大。经常熬夜加班,缺乏运动,导致了气滞血瘀证的发生。这种体质的人群需要好好调理气血,那么我们该如何改善气滞血瘀体质呢?

气滞血瘀中医用气血同治、肝肾同补、肝气疏泄方法让其无瘀滞

说气滞血瘀之前我们先来说一下气血的关系

1、为血之师,血为气之母

中医上认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简单来说气中有血,血中有气,气与血不分家。《景岳全书·血证》说:“人有阴阳,即为血气。阳主气,故气全则神旺;阴主血,故血盛则形强。人生所赖,唯斯而已。”了解气血的关系,下面我们就来说一下气滞血瘀。

2、滞血瘀,则百病丛生

本来想说一下什么是气滞血瘀,但觉得光说概念很多人还是不太了解。刚好我有一位朋友是典型的气滞血瘀体质。他经常气血不通,四肢酸软无力,腰背痛、睡眠质量差。舌头胖大暗红,有齿痕...等一系列症状。我想大家看到了我朋友这些症状,对气质血瘀大概也有些了解了。

气滞血瘀中医用气血同治、肝肾同补、肝气疏泄方法让其无瘀滞

接下来说一下身体出现哪些问题,是因为气滞血瘀

1、受伤处容易发冷

有个病人平时颈背很不舒服,突然发现后背发凉和手一下发凉,无论穿多少衣服,后背跟手都是凉的。中医上叫气滞血瘀,当气血在体内受到严重的阻碍堵塞时,气血循环不了,血液过不去,然后就会觉得发凉发冷。

2、月经失调

对于大多数女性来说,月经失调是最为常见的。比如说月经提前或者推后,月经量过多或者偏少,这些情况大多数都是身体出现了气滞血瘀的情况。

3、老年斑

显现老年斑是气滞血瘀的明显特征,肌肤出现斑块是临床血瘀诊断的一种依据。

4、毛发脱落或花白

鼻毛逐渐变白毛发为血之余,血瘀时,毛发受到影响而脱落或变白。毛发变白是气滞血瘀的一个重要特征。而人衰老的最大的特征则是鼻毛变白,随着衰老的加重,鼻毛变白的数量增加。

5、寐少或不寐

睡眠是人体阴阳之气在人体内外换位的结果,当阳气入体内,阴气出体外,则人就会产生瞌睡,反之则清醒。由于气滞血瘀,人体阴阳之气内外循环受到影响,发生寐少或不寐,这也是气滞血瘀的表现。

气滞血瘀中医用气血同治、肝肾同补、肝气疏泄方法让其无瘀滞

中医上如何去调理气滞血瘀

年前有一位40多岁杨先生,经常感到心气不足,睡眠质量也很差,舌头胖大,舌两侧有齿痕,嘴唇略显青紫。这些表现是气滞血瘀证。下面就来说中医如何调理气质血瘀。

一、中医在调理气滞血瘀上主要是从下面的两个方面入手。

1、气血同治

我们都知道气为血之师,血为气之母,气血不分家。如果单纯治了气,血还是不好,必然又会影响气,反之亦然,唯有气血同治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2、肝肾同补

气血与五脏六腑中的肝肾两脏关系最密切,“肾纳气、肝藏血”,气血不正首先影响肝肾,反过来肝肾不好也势必气血的化生,如果将气血和肝肾割裂开来治理,治疗过程势必会大大延长。

二、中医认为气滞血瘀的人,应该知道肝气疏泄

1、肝主疏泄,能调畅气机,使全身脏腑经络之气的运行畅达有序

气能运血,气能生津,气行则血行,故说肝气的疏泄作用能促进血液的运行和津液的输布代谢,使之畅达而无瘀滞。

2、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

因为肝气疏泄、调畅气机有助于脾胃之气的升降,从而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肝气的疏泄功能正常气机调畅,胆汁才能正常的分泌与排泄。

气滞血瘀中医用气血同治、肝肾同补、肝气疏泄方法让其无瘀滞

小结一下

中医认为,五脏不安就会导致:心肾不交,肝火郁结,脾胃虚弱,血不足,痰热上扰等五行失守,继而导致:失眠,多梦,易惊醒,耳鸣,心慌气短,胃胀,便溏,盗汗,湿热郁结,痰湿不化,肝气郁结,月经不调,乳腺增生,更年期综合症等五脏相关症状,调理首要也不在于病急乱投医一股脑的出现什么就改善什么的单一调理,需追根朔源五行同调,方可事半功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