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影响角度,谈年轻人择偶

“社会影响”是一个社会心理学概念,一款实用工具。

年轻人如何在择偶中利用好“社会影响”这个工具呢?月老将分享一个苏州某农家子弟的择偶思路:

从社会影响角度,谈年轻人择偶

私信:月老你好。我是苏州农村的二本大学生,现在在国企上班,扣除六险二金,每月到手5000多。父母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小学毕业,现在在镇上的小厂子上班。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父母完全“尊重”我的意见,也就是说婚姻大事需要我自己拿主意,因为我一直觉得他们文化不多见识少,老实本分,在很多有关“择偶”“职业规划”“社交”等方面给不了实质性有用的参考意见。可是对于没有恋爱婚姻经验的我来说,在择偶上很困惑,不知道哪些因素重要?哪些因素次要?随着时间的推移,各个因素之间的重要性又会不会发生变化?

从社会影响角度,谈年轻人择偶

后来,启发于我买车的经历,我的一个学长是一家德国企业的研发工程师,当我准备买车时,面对大量广告又无从下手的时候,我买了一辆跟他完全一样的车。原因是他的主业是研发汽车的某一个零配件,他更专业。

于是,我有意识的观察了一下我身边的已婚或者即将结婚的过的相对不错的好朋友,主要是男A和男B。

男A:家里是镇上经商家庭,家境在我们小镇上属于比较好的。他的未婚妻是镇上的小学老师,明年十月份准备结婚;

从社会影响角度,谈年轻人择偶

男B:父母是公务员,文化水平在我们父母那一代属于高的。他已经结婚两年,现在家境和睦过的很好。他的老婆是我们镇上的幼儿园老师。

从社会影响角度,谈年轻人择偶

有一天,我请男A和男B吃饭,聊到恋爱结婚的话题。他们当时跟我一样,懵懵懂懂,刚从大学毕业社会经验浅,所以很大程度上参考了父母的意见,因为父母作为知识分子和商人,社会经验足见识多,在机关系统和社会竞争中,几十年来能够持续稳步提升,就是优胜者。所以在很大程度上,他们的建议很有含金量和可行性,他们也愿意相信。

对于女生而言,“老师”这个职业的优势主要有3点:1.工资高,年综合收入十几万,对于小镇上的物价而言,生活质量中上; 2.寒暑假,时间多,平时双休也可以兼顾到家庭,对于很多职业而言,这是压倒性优势; 3 以后孩子的教育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起到辅助作用;基于这三个原因,他们选择了娶一个老师。当然,这是基于其他方面都还可以的前提下。

虽然我的父母是农民,但是我在很大程度上“模仿”了两个发小的择偶思路。

月老很认可这个粉丝的想问题的思路,通过“模仿”比自己家庭略微优越,能力相对较强的人的做事思路去做同样的事情和选择,当然,这是在大前提一致的情况下。如果滥用,也会有不小的副作用,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